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回答问题

              年消耗99亿个纸箱 海量快递渐成“污染大户”

              ①随着快递业迅速成长,大量累积的垃圾亦成为待解难题。包装材料繁多,但是大多数的快递公司或电商都没有回收计划。快递用的胶带和填充泡沫等,往往连收废品的人都不要,只得直接扔掉。

              ②动动手指点几下鼠标,心仪的商品一两天就送到了自己手上,网购已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③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而当中国快递进入200亿件时代,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快递包装物料的极大消耗以及数以百亿计算的快递包装垃圾。

              ④正所谓“兴一利,生一弊”,网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带来了大量快递垃圾,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就资源浪费而言,据估算,2015年快递行业消耗编织袋29.6亿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就环境污染而言,目前快递包装所使用的塑料材料大多不可降解,诸如快递胶带和填充泡沫等,往往连收废品的人都不要,只能直接扔掉,如果把去年全国快递行业消耗的胶带连接起来,长度可以绕地球赤道286圈。

              ⑤问题几乎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而且不难预见,随着快递行业蓬勃发展,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由于缺乏专门的回收管理途径,快递袋、胶带纸,填充泡沫等塑料制品都会被丢弃变成垃圾,快递纸箱也如此下场。大量材料一次性使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对水土环境的污染亦不容小觑。

              ⑥快递数层包装,包装总量上百亿。“每到节假日,手签得都酸了。”王师傅是一家单位的门卫值班人员,每天除了管理单位进出人员和车辆,现在自己的工作还增加了一项:签收快递。一个单位里三四十个人,每天来十几个包裹都算少的。王师傅指出这些快递件包装得也尤为严实,有一次自己看到一个员工买了瓶化妆水,先是要撕开层层胶带,打开快递箱之后再取出里面的塑料袋,再解开用胶带包裹的气泡垫,最后才拿出了一小瓶化妆水。

              ⑦对于快递公司来说,回收二手纸箱利润很薄,通常也不会花人力和物力去回收。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透露,现在工作节奏很快,他们不会在回收环节上浪费时间,“如纸箱上留有运单信息,有些客户考虑到隐私,也不会交给我们回收。而公司仓储空间有限,堆放废旧纸箱要占用很大场地,无法较好地储藏。”

              ⑧其实,解决这类环保问题需要一个替代方案。这并不是说纸箱、塑料袋的概念不可取,而是纸箱、塑料袋等的构成和处理方式不可取。

              ⑨首先,国内快递包装缺乏统一的标准,快递包装的结构、规格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可执行,其生产、仓储和物流过程必然带来许多麻烦。在国家层面上,急须统一推出“绿色包装”的概念。其次,对废弃包裹不能随随便便一扔了之,要有强制性的环保处理方式。在文明社会,学会垃圾的环保处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

              (1)分析选文第④段中画线的词语“目前”和“大多”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指出了快递行业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根据文意,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说明快递垃圾既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B.解决这类环保问题需要一个替代方案,纸箱和塑料袋是不可取的。

              C.选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快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D.在文明社会,学会垃圾的环保处理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4)选文第⑥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 2.

               春色正中分

                                                刘汉杰

                 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订立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事历法,早见于汉代刘安的 《淮南子》.所谓节气,即时节和气候。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岁有二十四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这一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恰逢春季之半,致名“春分”;又因是昼夜时长相等之日,古人也称其为“日中”“日夜分”。

                 ②按古人“候应”之说,每候都有一个物候现象与之对应。春分有三候: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生活于北方的古人认为它“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二候雷乃发生,春天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增大,天空开始打雷;三候始电,雨多了,闪电也开始出现。此时,甘霖滋润,万物勃发,人们可以欣赏到“花重锦官城”的美景了。

                 ③春分是农事播种的季节,与乍暖还寒的惊蛰节气不同,春分时节的气温回升较快,因此民间有“冷惊蛰,暖春分”之说。天气变暖,意味着农忙季节的开始,农谚讲“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讲,仲春二月, 可以把树枝埋在土里,令其生长;可以种地黄,采桃花、茜草、土瓜根等。各地气候条件不一,播种的农作物也不一样。

                 ④春分是祭祀的日子。春分时节有         等祭祀活动。帝王祭日是春祭的重要活动,从先秦开始,祭日已经成为帝王的独享祭祀。明清之前,帝王一年之内要有多次祭日活动;明清之时,则固定在春分这一天,地点设在京城的日坛,祭日的仪式颇为隆重。百姓祭祖也在春分举行。此俗流行于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尤以南方的客家人聚居区为盛。祭祖一般从春分这一天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之前。春分前后,还有一项祭祀活动——春社祭神。社,为土地神;春社,即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也称“春社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南北朝时期楚地春社的情形:这一天,四邻宗亲在神庙树下搭棚屋,宰牲祭神,祈求社神赐福,祈盼五谷丰登。

                 ⑤春分有特有的饮食习俗,春分吃“春菜”。春菜可以泛指春天里的各种应时蔬菜,但在广东开平一带,春菜特指当地的一种野苋菜。每逢春分之日,村民们就到田野里采摘春菜, 把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俗言“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春分这天还有吃汤圆,喝汤面的习俗。汤圆不仅人们食用,还要分享给鸟吃:把煮好的汤圆用竹叉插着,置于田边地头,名曰“帖雀子嘴”。据说,这样能粘住麻雀等鸟的嘴,以防它们来啄食稻谷,以保年景丰收。春分酿春酒的习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浙江于潜,民众春分造酒存于瓮,过三伏天糟粕自化,色赤味醇,谓之“春分酒”,预示着甜美生活长长久久。

                 ⑥春分还有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据说春分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人们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这种玩法简单的民间游戏叫“春分竖蛋”,深受百姓喜爱。在我国南方地区,春分日妇女多出游,称“踏青”;儿童则竞放纸鸢为戏,谚云“杨柳青,故风筝”。

              ⑦“促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裴回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诗人徐铉的《春分日》,道出了春分时节春色的美妙,万物的变化。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 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⑥段依次从候应现象、    、祭祀活动、     和       五个方面介绍了春          分的相关知识。

              (2) 祭祀是春分的重要活动,请根据文意在第④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春分时节有                        等祭祀活动。

              (3) 根据提示完成下表,来一次传统文化的探究。

              名称

              时间

              有关习俗(至少两种)

               

              相关古诗词句或谚语

               

              春 分

              3月20日或21日

                    ②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中秋节

                ①

              吃月饼、玩花灯

                       ③


              (4) 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恰逢春季之半,白天和夜晚的时间一样长。

                 B.选文中介绍的春分习俗,大多蕴含着祈福的美好愿望。

                 C.人们之所以喜欢在春分玩竖蛋的游戏,就是因为这天最容易把蛋立起来。

                 D.选文引用的谚语、俗语、诗句,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 劳动人民在总结“候应”时关注了哪几类物象?人们总结“候应”有什么作用?请根据选文的内容作答。 (6) 积累链接:人们喜欢用花、鸟这些事物来写春天,请你写出杜甫在《春望》中通过写花、鸟来表达亡国之悲,离别之悲的两句。
            • 3.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 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 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 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 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 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 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 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 灵宛如秋天雨+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 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 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 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 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 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 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3)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 4.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地的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里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因桥上桥下,往返行人,各样船只,必然展现生动活泼的场面,两岸街头浓厚的生活情调也被桥相连而成浓缩的画图。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绘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极目一片庄稼地,有些单调,小径尽头忽然出现一座小桥,桥下小河里映着桥的倒影,倒影又往往被浮萍、杂草刺破。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高山峡谷间,凭铁索桥、竹索桥交通。我画过西藏、西双版纳及四川等地不少索桥,人道索桥险,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激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

            • 5.

              青 蛙

              ①各种蛙都有出色的捕鱼本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青蛙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农民以青蛙鸣声的早晚和大小,来估计庄稼的丰歉情况。唐人章孝标有诗云:“田家无五行,水旱卜青蛙。”

              ②说到青蛙的捉虫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青蛙的舌头又长又宽,前端分叉,舌面上有一层胶粘的液体。它的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也很特别,舌根生在口腔的前部,舌头是向里伸向咽喉的。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地突然向前一    ,就把食物   到口中。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看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看静止的东西却几乎看不见。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青蛙都能分辨清楚;同时能判断在什么时候跳起来把虫子吃掉。如果虫子停住不飞,它就看不见了。科学家作了一个试验,把青蛙养在一只笼子里,拿一大堆死苍蝇来喂它,结果青蛙一只也不吃,不几天就活活地饿死了。后来又把死苍蝇拴在细线上,在青蛙面前摇晃,青蛙   起来就把它   了,跟吃活苍蝇一样。

              ③青蛙的食谱很丰富,甲虫、蝗虫、稻螟虫等好几十种害虫,都是青蛙所爱吃的。有人作了统计,一只青蛙平均一昼夜能够吃70多只害虫,一个月约吃2000只。如果按青蛙每年活动期6至8个月计算,可以消灭各种害虫15000只左右。全国各地青蛙千千万万,帮助人类消灭的害虫是多么可观啊。

              ④青蛙不仅对农作物好处极大,也为仿生学的研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科学家研究了青蛙的眼睛构造,制成了“电子蛙眼”,用它来遥控万里蓝天中航行的飞机。机场上的指挥员,凭借“电子蛙眼”的帮助,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

              ⑤青蛙的幼虫蝌蚪,不少画家常爱以此为题进行创作。我想起已逝的画家齐白石的一段故事。1957年,我国著名戏剧家老舍曾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白石老人作画。命题要求把无形的青蛙声描绘成有形可见的画面,着实很棘手,但白石老人苦苦构思之后,挥毫画成这样一幅杰作:一片急湍的流水从山间乱石中泻出,水中夹着几只活泼的蝌蚪,高处再抹几笔远山相衬,把诗的意境含蓄地烘托出来了。人们透过这几只蝌蚪形象,仿佛听到十里山泉里传来的阵阵蛙鼓。这个故事虽然是指文艺创作要独辟蹊径,但也说明白石老人对于蛙的生活史是多么熟悉啊。一只蝌蚪大约经过五六十天就发育成蛙。

            • 6.

              ①云雀是最典型的田野里的鸟类。这是庄稼人的珍禽,她总是yīn勤地伴随着他们,在艰辛的犁沟中间,到处都有她的足迹,她为他们鼓劲,为他们歌唱希望。希望,这是我们高卢人的古老铭言,正因为如此,大家把这种平凡的鸟儿尊为“国鸟”。她的羽毛并不美丽,然而天性勇敢,充满欢乐。

              ②大自然似乎有些亏待云雀。她的脚爪长得使她不适宜于在林间栖息,她只好就地筑巢,与野兔为邻,田沟是她的穹庐。当她孵化幼雏时要度过多少动荡不宁、布满风险的生活啊!无数的烦扰,无数的忐忑不安!一片浅浅的草皮,怎么能替这位母亲掩藏起她的小宝贝儿,抵挡住狗、和鹰隼的窥伺呢。她匆忙地把小鸟孵化出来,又匆忙地把颤颤抖抖的幼雏抚育成长。谁能想到这不幸的鸟儿和她那忧郁的野兔邻居有着同样的悲怆呢!

              ③然而由于她生性愉快,善忘,或者你愿意,也可以说她轻率,总之是洋溢着法兰西式的乐天精神,于是相反的情况发生了:一旦脱离险境,国鸟又重新获得静谧,她又像从前那样歌唱,显示出无法抑制的喜悦。更令人惊奇的是……

              ④两样东西支持着并鼓舞着她,那就是阳光和爱情。一年之中有半年她都恋爱。每年有两三回,她得承担起做母亲的、多灾多难的幸福,忍受无数风险去尽那份哺育的辛劳。在没有爱情的时候,她拥有阳光,阳光令她兴奋。____有一丝太阳出现,她____会引吭歌唱。

            • 7.

              互联网时代解说词(节选)

              【片段一】

                 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的华裔科学家吴恩达,与谷歌合作构建了一个由一千台电脑组成、含有一万六千颗处理器、多达十亿个连接的全球最大的电子模拟神经网络,在向这个人工神经网络展示了来自视频网站上随机选取的一千万段视频后,在没有外界指令的环境下,这个人工神经网络自主学会了识别猫的面孔。甚至还能认出人的脸和身体。

                 机器的这种自我学习能力,被视为越来越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

              【片段二】

                 “人的大脑实际上是一个网络,这是大量神经元非常简单的部分,每个神经实际上都很愚蠢,但是我们可以将他们连接在一起,智能就这样涌现出来了,因为智能是网络连接涌现出来的属性。同样的,一个单独的微处理器是愚蠢的,但当你将其连入网络,就像互联网一样,你就会拥有潜力,会涌现某种新兴智能,有点像“全球脑”。

                 “互联网就像一个神经系统,可以立即感知周围细胞的情况,全球脑确实存在,并非是一个大脑,而是一个庞大的人类与机器的连接体。”

                 “全球脑”面前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那个网罗人类、网罗地球的唯一大脑,近在眼前。

              ——埃隆马斯克·特斯拉首席执行官

              【片段三】

                 互联网时代会把我们连接在一起,然后再把我们与机器进行连接,成为一个更大的结合体,这就是互联网时代意义所在。

                 那个全球脑面前的人类是怎样的人类呢?人们必须在飞速成长的网络和机器的能量面前。重新面对地球的文明、面对社会的样貌、面对人生的意义。

              【片段四】

                 12月20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雷丁镇上,近万名临近城镇的居民相约而来,为兰妮·布朗一个八岁女孩祈福。人们在互联网得知,这个不幸的孩子已是白血病晚期,这天可能是她人生最后一个生日,冬日的傍晚,互不相识的人们持久地汇聚在兰妮·布朗居住的栗树街,注视着偶尔会打开的那扇窗帘,期望为兰妮·布朗短暂的人生提供一份安慰。在傍晚的昏暗中,在那些颜色质朴的冬装的纹理上,都流淌着灼热的人的精神的温暖。

                 我们相信有关互联网未来的种种大胆的预测皆有可能,但汇聚在兰妮·布朗窗前,这份积累了万年的人类的情感,如同天边的一抹晚霞,在人类社会的天际,永远不会消散。

            • 8.

              苏州园林

              ①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 9.

              植物本是有情物

              ①植物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观测得出一个结论:植物是有着丰富感情的。

              ②动物长着眼睛,植物长着“眼睛”没有呢?其实植物也有“眼睛”,它的眼睛就是植株细胞上的一种光感受器。植物依靠自己的这双“眼睛”,不仅能够“看见”光,还能感受到光的波长以及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正因为植物有了“眼睛”,它才能根据时间开花、换叶和生根, 在感光的过程中,植物“眼睛”对光照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植物光照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例如稻子、小麦等:但也有光照时间不足12小时开花的,例如大豆、豌豆等:还有对光照要求并不高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植物。当然植物学家们发现所有植物的“眼 睛”都喜欢阳光。只不过不同的植物偏好光照时长不同的阳光。

              ③如今,植物学家们从植物细胞内提取出一种感光视觉色素,它是一种带着染色体的蛋白质,它就是植物的“眼睛”。这种“眼睛”能使每一个细胞都成为一个 光感受器,这样不仅能“看见”光,还能识别光的强度和光照时间。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眼睛”显得特别活泼;黄昏时分,视觉混沌,植物就闭上“眼睛”。随着色素的变化。“眼睛”就能分辨出是早晨还是夜晚了。

              ④飞机、轮船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紧急求援,那么植物也会求援吗?2011年春天,南亚湄公河闹旱灾,中国、美国和日本植物学家赶赴越南进行探测研究。他们用遥感装置检测植物,发现这些受干旱的植物都在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这种信号声发自植物体内,由植物体导管震动所引发,近似于人的呻吟声,这就是植物在危急时刻发出的呼救信号。

              ⑤为了了解植物的“语言”,植物学家制造出一种别出心裁的“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机器也是通过遥感装置,不同的是装上一种合成器,人们就可以直接听 到植物发出的不同声音。例如,当植物受到强烈的光照时,会发出“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上雨水泛滥的天气时,会发出“痛苦”的声音。“植物活性翻译机”不仅可以对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判断,而且对植物本身是否遇上疾病等也能帮助判断。

              ⑥人累了要休息,那么植物要不要睡眠呢?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植物长期处在阳光或月光下会对自身的生长速度带来影响,植物生长必须要有“睡眠状态”。例如合欢,一到夜晚便垂下叶片。其实,植物通过“睡眠”不但有利于生长,而且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例如花生、山芋等植物的叶子在夜幕中下垂,既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叉避免了水分的蒸腾:牡丹 等花瓣在晚间闭拢,也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适应。经研究还发现,植物在夜间的温度往往比白天低1℃。正是这细微的温差变化 成为影响植物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也才能使这种植物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生长。

            • 10.

              被折腾的头发

              解百

              ①一头柔顺闪亮的秀发,大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除了各式发型的美容效果外,头发还有不可取代的保护功能,可以缓冲外界对头颅的各种损伤,遮蔽紫外线对头皮的伤害,甚至可以把人体内有害的重金属如铅、砷、汞蓄积起来排出体外。通过测定毛发中的微量元素,可察觉身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得知健康状态。

              ②头发是整齐排列的角化细胞,缺乏身体内广泛分布的血管神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头发在撕断磨损时不会出血,也不会疼。同类的还有动物的甲、角、鳞和羽,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称为角蛋白的蛋白质。角蛋白由许多细小的原纤维组成,这些原纤维长得像弹簧一样,又细又卷。不同原纤维之间有一种称为二硫键的作用力,像魔术贴那样紧紧相连以维持头发的宏观形状,这才是我们人造卷发的原理。当这些二硫键整齐地两两结合时,我们的头发就会显示出竖直划一的模样来。而要是我们先切断二硫键,再把它们维持在卷曲的角度使二硫键这些魔术贴重新黏合,我们就可以得到永久的卷发。

              ③上个世纪30年代人们发明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对头发的酷刑——化学烫,它巧妙地运用了两道化学用剂,先物理性地将头发卷在不同直径与形状的卷芯上,在烫发水第一剂的作用下,大约有45%的二硫键被棒打鸳鸯地切断,变成单一的硫键。这些单硫键在卷芯直径与形状的影响下,产生挤压而移位,并留下许多空隙。烫发水第二剂进入发体后,在这些空隙中膨胀变大,使原来的单硫键无法回到原位,而与其他一个与之相邻的单硫键另结新欢重新组成一组新的二硫键,使头发中原纤维的角度产生变化,使头发永久地变卷。

              ④这两种化学用剂作威作福,在我们的脑袋上大肆凌虐。作为第一剂的碱破坏了头发原本的弱酸性环境,蛋白质纷纷投降变性,毛发结构松弛变得溃不成军。第二剂是氧化剂,人们本意用来固定卷度,不料它竟然成了毛发干燥褪色的罪魁祸首。

              ⑤化学烫因其对头发的伤害早些年已经饱受诟病,不得不从时尚宝座退下。但这几年它被杜撰出五花八门的名字,什么冷烫、空气灵感烫、喇叭烫和螺旋烫,便又重整旗鼓了。也许人们在盲目爱美的同时应该对我们的脑袋保护神们多一些关怀。尽管深知染发、吹风都会对头发造成一定的损害,许多人还是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空调的暖湿风和冷风都可以成为脱发和白发的原因,因为空气过于干燥和湿润对保护头发都不利。夏季要避免日光的暴晒,游泳、日光浴更要注意防护。

              ⑥人类不光虐待自己的头发,还用头发虐待他人。少数不法分子利用头发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制作无益甚至可能致癌的黑心酱油。正常的酱油生产用豆类发酵半年左右,提取植物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对人体有益。而一些小厂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让酱油中的氨基酸含量达标,采用“秘方”来生产酱油:用酱色和盐、水、动物氨基酸(毛发提炼出的氨基酸液,俗称毛发水)兑在一起,就做成了成本低廉、毫无醇香滋味可言的劣质酱油。毛发中提取的动物氨基酸对人的身体是不宜的,国家也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何况现在洗发染发都是使用化学药剂,对人体的危害更大。黑心商家们的“创意”并不仅此而已,他们甚至还能利用头发生产味精、中药。

              ⑦孔子很多年前就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先秦时科技落后物资缺乏,人们都能挤出耕地收粮的时间用皂角打理头发,我们却往往在护理头发上缺了个淳朴的心眼。古人们从不剪发,三天一洗,小心打理每次梳洗都犹如至宝。而有了各种花样的香波、润丝(护发素)、发膜和营养品的我们却工于追求头发的美容效果,也许该是我们拯救它们的时候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