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⑷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⑸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⑹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不知此次马航失联事件,可否成为新一代空管技术走上前台的助推剂。

              (1) 选文第⑴段有什么作用?

              (2) 第⑵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第 段加下划线词语“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 2.

              纳米技术改变世界

              彭科峰

              ①21世纪初,国内曾兴起过一阵“纳米热”,先后出现了纳米钢皂、纳米衣服……此后,纳米科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越来越脱节。其实,纳米,从未远离。它一直和其他技术相结合,默默为人类提供着便利。

              ②“我们的核心技术是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这是一种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的新型印刷制版技术,”在中科纳新工作的中科院化学所博士纪艺琼介绍,“如果进一步推广,它必将引发整个印刷业颠覆性的变革。”

              ③走进生产车间,几台看似不起眼的制版机躺在中间,几名工作人员正将一张铝板放进机器内,不多时,一张制好的版材就从机器尾端出口“跑”了出来。没有刺鼻的化学药水味,没有排污管道,甚至没有大的噪音,报纸、杂志制版过程轻而易举完成了。

              ④纳米科技给印刷技术带来新的突破,不但环保,还可节约成本。“用这样的印刷设备,可节约30%左右的成本。”纪艺琼说,“目前山东等地的报社已开始利用这种技术,印刷业革命已成为现实。”

              ⑤除了印刷制版,纳米科技其实早已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不过,它如同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以至于公众都忽视了它的存在。我们使用的智能手机大都是纳米芯片;看的电视、电脑的屏幕,也都是碳纳米管制作的;到医院检查身体,使用的试纸和试剂很多都是纳米产品。可以说,纳米科技是身边“最熟悉的陌生者”。

              ⑥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米技术呢?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一个计量单位的概念。科学家们发现,当物质的结构单元(如晶粒或孔隙)小到纳米量级(范围为0.1纳米至100纳米)时,物质的性质会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大大改革了原有材料的性能,甚至会具有新的性能或效应,而利用这些特性的技术,就称为纳米技术。

              ⑦改变尺寸就是改变一切。纳米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纳米技术研究的是以控制单个原子、分子来实现特定的功能,是利用电子的波动性来工作的;而微电子技术则主要通过控制电子群体来实现其功能,是利用电子的粒子性来工作的。人们研究和开发纳米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整个微观世界的有效控制。

              ⑧如今,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共同构成当今世界高新技术三大支柱。包括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各自明确的纳米科技发展战略,并投入巨资抢占战略制高点。美国甚至将纳米计划视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⑨对于中国纳米科技未来的发展,专家称和国外主要区别在于,国内发展纳米科技的主体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大型企业参与较少,导致很多技术“沉淀”在机构与院校。“科技创新本来就应以企业为主体,如果没有企业参与,国家的投入再多都没有用。”

              ⑩此外,纳米技术也急需建立标准以及认证、认可制度。现在国内在纳米试纸、纳米太阳镜等部分成形的产品生产方面有相关企业标准,但谈不上国家标准,更多产品则缺乏标准,行业有些混乱,急需作出科学规范。

              (改编自《齐鲁周刊》2014年1期)

              (1)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第⑦段中加下划线字“主要”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针对我我国纳米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请你提两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哪些因素决定人的相貌

              张田勘

              ①女儿更像父亲,儿子更像母亲。这一常识背后是否有更深的科学道理呢?科学家认为,相貌是由基因决定的。

              ②相貌主要指的是脸面,即一个人的脸部特征或脸部形态。既然相貌是父母给的,那就一定与遗传有关,因此可以说基因决定相貌。确切地说,是父母的基因决定一个人的相貌。那么,父母的基因是如何决定子女相貌的呢?

              ③鹿特丹市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的曼弗雷德·凯瑟尔研究团队,利用人的三维头部磁共振成像和二维肖像照片绘制面部标志,以此来估计面部特征。随后他们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这种分析被更频繁地用于寻找人类特殊关系中的基因变异。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有助于解释为何同卵双胞胎的相貌近乎一样。

              ④研究人员大约绘制了1万名来自不同国家有欧洲血统的人的面部特征,然后采用基因组关联寻找这1万人与面部形态有关的DNA。结果发现,有5个基因可以决定人们的相貌,或者说这5个基因对人的脸型有显著影响,其中3个基因与颅面部的发育和疾病有关。

              ⑤凯瑟尔认为,这个结果意味着人们对自己面部形态学的基因已开始有所了解。或许在不太遥远的未来,科学家有可能仅仅通过一个人遗留下来的DNA就能推断其脸型,绘制出其肖像。

              ⑥尽管现在研究人员还不能完全解释这5个基因是如何决定人的相貌的,但大致分析认为,这5个基因与9个面部特征有关。这9个面部特征与人的额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眶骨、鼻骨等有关,这些头面部骨头发育的成熟与否以及成形的大小和高低等,都决定着一个人的相貌。例如,眯眯眼就与眶骨有关,是因为眶距较小造成的。所以,决定眶骨和眶距的基因也影响和决定着一个人的相貌。

              ⑦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阿克塞尔·维塞尔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垃圾基因中有一些被称为“增强子”的基因片段,这些片段可以像开关或放大器一样影响脸部基因的作用。

              垃圾基因或称垃圾DNA,是指基因组中95%-98%的不编码任何蛋白质或酶的基因。垃圾基因的功能之一,就是调节基因的活动,如同一道指令一样控制着基因。一些控制基因开和关的特殊蛋白(转录因子),能特异地识别基因附近的非编码垃圾基因,通过与它们相互作用,参与基因的抑制与激活。大多数基因的开启和关闭是由附近的垃圾基因控制的,它们就像是基因的分子开关,调节着基因的活动。

              ⑨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每个人的相貌并不相同。既然相貌是由基因

              决定的,而且垃圾基因也参与和调控编码蛋白的功能基因,因此人的相貌也可能是由垃圾基

              因调控的。这个推测现在在动物身上已得到证实,从而可以推论,人的相貌也可能不只是由

              上述5种基因决定,而是由包括其他一些垃圾基因共同决定的。

              ⑩基因决定人的相貌,但基因也是在人类的生存和进化中积淀而成的,所以,人的进化

              和生命史也影响着人的相貌。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人类较早时候的相貌就与灵长类动

              物相似。不过,对照猴子和黑猩猩,人的面貌要和善得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现在人的脸部没有那么多皱,同时人的嘴脸不是前凸后凹的。

              人的嘴不前凸,而是与脸面基本保持在同一个维度或平面上,这才让人的面孔远离狰狞,显得平和与友善。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人的嘴向后收,与鼻子、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

              呢?答案是,人类的饮食和咀嚼为今天的容颜打下了基础。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马克·斯宾塞等人对南方古猿人的头顺进行了三维扫描后发现,人类的祖先拥有用牙齿开启坚果的能力。这一本领可以使他们在环境改变时寻找新

              的食物,改变饮食习惯,适应新的环境,也因此改变了容颜,成就了今天人类的眼、鼻口几乎与面部在同一平面的构造,也才有了现代人和善的面孔。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说说你的理由

              或许在不太遥远的未来,科学家有可能仅仅通过一个人遗留下来的DNA就能推断其脸型,绘制出其肖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既然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那么为什么人的面貌比猴子和黑猩猩和善得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拥有“这一本领”对人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5G≠4G+1G

              喻思娈

              万物互联,海量的数据需要强大稳定的网络来支持,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5G正向我们走来。5G的商用将推进哪些领域的发展?日前在英特尔(中国)举行的“加速通向5G之路”行业沙龙上,学界和业界专家给出了解答。

              英特尔(中国)通信与设备事业部无线标准首席技术专家吴耕说,5G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在4G上加1G,5G不仅能带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网络带宽,也将带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未来,无人驾驶、虚拟现实、智慧城市等领域将因5G而释放巨大的潜力。

              “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许志远说。

              当前一些应用,比如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的高可靠性、低延迟,4G没法满足,5G能够实现延迟低于1毫秒,峰值传输速率高达10G bps(比特每秒)。超低延迟和大数据文件的高速传输让5G能够像第六感一样近乎实时地获取与周围环境的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与路上其他汽车以及包括路灯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沟通”。

              虚拟现实将改变人们认知现实的方式。许志远说,从计算到传感,特别是在通信上,虚拟现实目前还没有做到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准备,5G将大大改进虚拟现实的体验,并让无处不在的实时视频分享、随时随地云接入等都将成为现实。

              全球统一的标准能为未来5G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全球统一的标准下,无论中国还是欧洲的智能设备都能正常接通,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给用户带来极大便利。由于以往的2G、3G、4G系统主要服务于通信,所以存在多制式标准并行的情况。工信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推进组专家罗振东表示,进入5G时代后,市场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

              我国已经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中国5G试验也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国家5G试验。今年美国通信运营商Verizon宣布将在美国11座城市进行5G试验性运营;中国5G网络第二阶段测试也计划于今年正式开启。业界普遍预计,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略有改动)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5G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都将连成一体,将构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中的“将”表明目前还没有实现。

              B.“真正意义上的融合网络”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实现5G标准化,在统一制式标准下服务于通信等更多领域。

              C.中国5G试验是全球首个5G试验,标准化的5G网络将于2020年前后实现商用。

              D.“5G≠4G+1G”表明5G不是4G和1G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讯技术在4G基础上所产生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可以预见,更远的未来还会出现“6G”“7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