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耳机偷走少年听力 (张华)

              ⑴近年来,伴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产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青少年成为娱乐性噪声最为广泛的受害者。 
               ⑵娱乐性噪声,是指由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所产生的、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的声音。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这样的噪声可能来自各种播放器,如MP3、MP4、复读机、电脑,也可能是各种乐器发出的,甚至各种玩具如电动玩具车、发声枪支等发出的声音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如迪厅、KTV、游乐园里的声音,都可以成为娱乐性噪声的来源。 
                ⑶当然,听力损失不像其他疾病一样来势汹汹、容易被察觉和重视。研究证明,噪声性耳聋最初听力损失的频率在4000赫兹(高频),这一频率的听力损失对我们日常生活影响小、不易被发觉。随着噪声的持续伤害,其他频率的听力会出现下降,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需佩戴助听器来解决听力问题。 
               ⑷俗话说:“聋人三分痴”。如果听觉灵敏度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引起听力损失,那么它带来的影响不只限于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语言接受能力和言语信号辨别能力下降,还有头痛、头昏、失眠、心情抑郁、反应迟钝和容易激动等神经症状;甚至影响胃肠蠕动和胃分泌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⑸早期、短期内造成的轻微听力损失,通过脱离噪声环境、给耳朵一个休息的过程,是可以恢复的。长期、慢性的噪声刺激,才是造成永久性听 (界限或范围的意思)上移的元凶。认识到这一点,学会科学、合理、安全用耳,可以避免噪声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伤害。 
                ⑹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这是隔离噪声损害的重要措施。经常戴耳机,尤其是喜欢戴内置耳机听CD的爱好者,应掌握“60-60-60”原则,即听音乐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戴内置耳机听MP3的爱好者,要遵循“80-9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80﹪,连续听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 
                 ⑺对于参加噪声活动者,必要时使用耳塞、耳罩和防声帽。演员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选用合适的耳塞进行防护,声音娱乐喜好者也尽量在参加音乐会等大型娱乐活动时佩戴耳塞。 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对保护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包括不经常挖耳,保持耳道干燥,正确擤鼻,耳部疾病及时治疗。 
                ⑻另外要提醒两种情况不要用耳机。一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噪声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听音乐,因为为了盖过噪声,人们常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更大。二是不在睡觉的时候听耳机,耳塞夹在枕头和耳朵之间,会对鼓膜造成伤害;如果听着音乐睡着了,耳朵处在休眠状态时,所受的损害会更加明显。 
                                                                                                                                              (选自《中国家庭医生》2015年第5期,有改动) 
              [注释]①张华: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 2.

              ①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等静体浅水中。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适宜生长,品类也有很多,其中,湘莲栽培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有记载云:“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长沙马王堆汉墓随葬瓜果蔬菜中,就发现有藕。这些都足以证明湖南2000多年前就生产莲藕,就有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湘莲”。

                 ②湘莲的花叫莲花、荷花,有纯白与粉红两种。莲花含苞时,形如一支支伸向蓝天的毛笔;开放后,花型硕大,花瓣如小船,清香四溢。莲花是一种圣洁的花,历来人们用它来比喻美人和美好事物。《诗经》中就有将莲比作美人的记载,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莲花也多用来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情操。莲花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宋代词人赵长卿用“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来烘托莲花的美。湘潭县河口镇,有一处3000亩的莲田,每至夏天,清荷泛碧波,水鸟翩翩飞,池中莲花随风摇曳,一片碧绿中点缀着洁白粉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③湘莲有地下茎,我们俗称藕,又称莲藕、荷藕。从莲田挖出的藕,长枝中有结节,如一根根中间扎着黑丝带的象牙;每节藕都洁白肥厚,形如婴孩白胖的小胳膊。奇妙的是每个藕节中都有7个或9个输送空气的小圆孔;更神奇的是折断的藕节还有细丝连在一起,“藕断丝连”,一点不假。据清代《湖南通志》载:“湘中莲藕胜于他处,藕粉甲于全楚,岁以充贡。”莲藕不仅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生吃鲜脆甘甜,能消暑止渴;下厨熟食,可做成莲藕炖排骨、鲜香藕夹等,更是湘潭一带人们餐桌上有特色的美味佳肴。

                 ④湘莲最为人称道和喜爱的,还是它的果实——莲子,以至于我们时常所谓“湘莲”,几乎就成了湘莲莲子的代称。湘莲,又称糯莲,是湖南莲子的泛称,它与福建的“建莲”、浙江的“宣莲”以及江西的“赣莲”,并称为“中国四大莲子”。湘莲分白莲和红莲两种,最著名的白莲色白、香醇、味甘、性温,口感独特;白莲又具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等功能,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在湘莲的众多品种中,湘潭县产的湘莲又最具特色,其品质居于四大莲子之首。湘潭县白石、花石、锦石“三石”出产的头茬上等莲子,粒大质美,三个莲子排在一起,正好是一寸,称为“寸三莲”,历朝历代都是进奉朝廷的贡品,因此,“寸三莲”又称为“贡寸三莲”。上好的白莲经过蒸煮,加放上等冰糖、白木耳,制成“冰糖木耳莲子羹”,清清爽爽,色、形、味俱佳,是湘中地区酒宴上的一道名菜。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莲业逐渐成为湘潭县花石、白石、锦石一带农村的支柱产业,而湘潭县则被国家指定为湘莲出口基地。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县之一。湘莲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 3.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  (1)  吨微藻,需要消耗约  (2)  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 4.

              互联网安全吗?

              李然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

              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 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摘自网络,有删改)

            • 5.

              牛肝菌

              ①在美丽的中国西南边境,在高海拔的神秘丛林,静静地生长着成片的牛肝菌。这种野生食用菌虽然外表平凡,却名扬四海,为人们深深喜爱。

              ②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它的表面很光滑,样子十分可爱,好像精巧玲珑的小伞

              ③牛肝菌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的品质与口感。它主要生长在600到1500米海拔的山区,高海拔针叶林与其他林木的混交带是牛肝菌生长的集中地方。湿度是影响牛肝菌的重要指标,而温度对于牛肝菌的菌丝生长也有影响,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3到28℃。生长的土壤也非常重要,味道鲜美的牛肝菌一般生活在山地黄土、暗棕壤、紫红色土壤等几种土壤中。尤其在树木落叶比较厚、松软和肥沃的土层中生长的牛肝菌,长势会更好。

              ④牛肝菌的组成成分较复杂,含多糖、生物碱、甾醇类化合物等。牛肝菌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岩藻糖。生物碱主要有胆碱、腐胺、腺嘌呤等。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一些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此外还发现牛肝菌含有可以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酸类化合物,如牛肝菌素A和B,降褐绒菌素A。

              ⑤牛肝菌可药用,它能够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近年来研究表明,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⑥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物质,味道独特、香甜可口,是常见的烹调食材,深受人们喜欢。无论爆炒、腌制、熬汤,都能调制出上好的美味佳肴。除新鲜的用来做菜外,大部分牛肝菌可以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有的也可以制成盐腌品食用。

              ⑦牛肝菌种类繁多,据统计全世界共有400余种,中国约有26种,云南就有22种,其中有11种是云南独有的。但是,有部分牛肝菌含神经毒素,从外观上几乎无法辨认。如果误食,会出现心律减慢,引发呕吐、腹泻和痉挛等症状,个别还会产生幻觉。

              (选自《植物之美》,有删减)

            • 6.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②北京的物候记录,  (1)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2)  年迟十天左右,比  (3)  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⑥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⑦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⑧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 7.

              (二)最贵重的东西(卓然)

                 ①2015年年底,英国牛津大学一所实验室合成出名为内嵌富勒烯的材料,它是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一个笼状结构,里面装着氮原子,可应用于制造小型便携原子钟,使无人驾驶汽车的导航做到精确定位。每克售价1亿英镑(约合9.6亿元人民币)。2016年初交易的200微克内嵌富勒烯材料卖了2.2万英镑,英国一年的GDP还买不到20公斤,因此它也被认为是目前人工合成的最昂贵物质。

                 ②然而,目前从某种意义说,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是反物质粒子。何为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质子、反中子和正电子构成,它是宇宙里能量密度最高的物质,并能达到百分百的质能转换。这意味着人类如果获得反物质,就找到了终极的燃料来源,只需很少的一点,便可满足我们千百年的能源需要。17年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预测仅1克反氢原子,即氢原子所对应的物质,就需要花费高达65亿美元,1克大约是一个曲形别针的重量。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全部资产(公司本身价值已高达7万亿美元,加上其所有资产,该公司价值约30万亿美元)只能购买半克氢的反物质粒子。目前,就是富得流油的美国,其全部资产也只能买25美分硬币一样重量的反氢原子。

                 ③那么,地球上还有比反物质价值更贵重的东西吗?

                 ④有。

                 ⑤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即无法再生的地球立体空间,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科学家保守估计,制造类似地球的生物圈的价值高达300京美元。京是什么数字概念,一万万是一亿,一万亿是一兆,一万兆是一京,京真是名副其实的天文数字。这个数字还只是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环境之间的初步费用,不包括几百万生物与人类的和谐相处所需的环境修补费用。

                 ⑥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天文数字是根据什么计算出来的,是否具有靠谱的科学依据呢?

                 ⑦是的,计算依据来自一项轰动全球的科学实验——“生物圈2号”实验。建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密闭的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该项目最初是为了测试在行星上建造一个能维系最多8名人类成员,以及一定数量不同种类的昆虫和植物生存两年的设施.看看它能否像地球生态圈一样自行循环起来。该项目历经数年,共耗资近2亿美元。可惜运转了不到半年,因实验环境内二氧化碳达到危险浓度,且大多数授粉昆虫相继死去,同时也难以生产足够的食物,科学团队不得不宣布“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再造地球生物圈的300京美元费用,就是以“生物圈2号”为蓝本得出的结论。

                 ⑧良性循环,才是最珍贵的。(原文刊于《知识窗》2016/7期,有删改)

            • 8.

                            空天飞机的身影


                ①虽然航天飞机在载人航天上显示出它强大的优越性,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弱点。如重复使用前检修十分复杂,发射费用过高等等。因此,近年来,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又开始设想一种更为理想的航天工具——空天飞机。
                ②空天飞机是航天飞机的简称。与航天飞机相比,空天飞机多了一个在大气层中飞行的功能,而且它在起飞时也不使用助推器。因为它安装有一种特殊的动力装置。这种装置既不同于飞机发动机,也不同于火箭发动机,而是一种混合配置的发动机。它有空气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喷气发动机两部分组成,空气喷气发动机在前,火箭喷气发动机在后,两者串联成一个整体,为空天飞机提供动力。起飞时,空气喷气发动机首先工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大气中的氧气,节省大量的氧化剂。当飞到高空时,空气喷气发动机熄火,火箭喷气发动机开始工作,燃烧自身携带的燃烧剂和氧化剂。降落时,两个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同起飞时相反。
                 ③空天飞机具有许多航天飞机无法比拟的优点:首先,它能够完成航天飞机所能完成的所有任务。它可以把卫星送上地球轨道,而且一次可以投放几颗卫星;它能对在轨卫星进行维修或回收;它还能向空间站运送宇航员和各种物资;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武器,破坏敌方的卫星,执行侦察、轰炸等军事任务。其次,空天飞机的发射费用低廉。这主要是因为它不需要专门的发射场,而是可以在一般的大型飞机场上直接起落。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重复使用。目前,一次性的运载火箭发射费用高达1亿美元左右,而空天飞机按同样目标一次只需要1000万美元。预计第一代空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200—500次,第二代空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上千次。再次,空天飞机由计算机控制,无人驾驶。由于它的制导、导航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因而大大减少地面控制中心的规模和复杂性。而且,空天飞机发射和返回的程序比较简单,对它可以像对待普通飞机一样加注燃料和进行检修,因而可以大大减少地面发射设备和检修人员。
                ④目前正在研究的空天飞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级型,一种是两级型。单级型空天飞机以英国的“霍托尔”空天飞机为代表。它长62米,水平起落,发射费用仅为目前美国航天飞机的1/5。预计这种空天飞机将于下世纪初投入使用。两级型空天飞机以德国的“桑格尔”空天飞机为代表。它由驮运飞机和轨道器组成。发射时,先由驮运飞机和轨道器送到30千米的高空,当速度达到6倍音速时,轨道器与驮运飞机脱离,轨道器上的火箭发动机点燃,使速度增加到音速的8倍,使轨道器进入400千米的轨道运行。“桑格尔”空天飞机可以乘坐两名宇航员,携带4吨重的货物,其发射费用为目前美国航天飞机的一半。预计它也要到21世纪才能升空。

            • 9.

              《厄尔尼诺现象》

              ⑴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 

              ⑵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遍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 

              ⑶原来厄尔尼诺来临时,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 

              ⑷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来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顾,造成全球气候急剧恶化。 

              (5)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 

            • 10.

               3D电视

                 ①我国首个3D电视试验频道于2012年元旦试播,该年春节正式播出。观众利用有线数字高清机顶盒和3D电视机,收看到了3D电视试验频道的具有立体效果的电视节目。

                 ②何为3D电视呢?

                 ③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3D液晶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④当你在看电视时,突然发现:英国100多年前的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行凶时竟然没有出现在伦敦的黑暗角落,而是在你家的客厅;“飞人”博尔特脱离了比赛的赛道,犹如一阵风般在你的身边“飘”过;体型庞大的恐龙从远古时代复活,气势汹汹地向你迎面扑来……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似乎都“耐不住寂寞”,统统“跑出”电视屏幕来。不过,不用怕,这只不过是3D电视的效果罢了。如今,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3D电视已经进入家庭。

                 ⑤与3D电影相比,3D电视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观看3D电影时,观众必须戴上沉重的特殊眼镜才能看到电影。而随着3D技术的不断精进,搬进家庭客厅的3D电视机,在不需要配戴眼镜的情况下也可用肉眼很好地观看。即将推出的3D电视机,可裸眼体验立体效果。

              ⑥3D电视虽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首先是易致“眼疲劳”。现在的3D电视画面不分远近呈现出的都是清晰的,刺激眼睛容易产生视疲劳。其次,3D电视价格不便宜。当前在美国要价每部1000到5000美元(中国也不便宜,只有少数人有这种电视)。最后,3D电视易引发一些严重疾病。收看3D电视对身体健康不利,包括视力下降、头晕、视线模糊、眼睛或肌肉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恶心、抽搐、痉挛、方向障碍以及意识丧失等,其中最严重的疾病为中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