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说 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 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子中的加横线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漫谈桂文化

              ①我国是桂花的故乡。桂花在中国分布极广、栽培历史极长,国外栽培的桂花均由中国传入。《中国植物志》第 61 卷说明桂花时,引用了唐朝郭橐驼《种树书》中的记载,注明桂花原产地是在中国的西南部。

              ②桂花在中国名花的排行中名列梅、菊、兰、莲、牡丹等等之后,但它却是和人们生活贴得最近的一种植物。当我们刚懂得用味觉去认识世界,桂花蜜、桂花羹、桂花糕就到了口边。懂得听故事以后,父母会在飘散着桂香的庭院里指着明月给我们讲吴刚伐桂、桂树随创随合的神话;父母还会不失时机地给我们讲蟾宫折桂的典故:一次,晋武帝问起当时的名士、官拜雍州刺史的郄诜对自己的评价,郄诜对曰:“臣……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从此,人们便开始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比喻特别出众的人才。科举制度形成后,“蟾宫折桂”又成了考中进士的形象说法,而桂花甚至逐渐演变成了科举前三名的代称:丹桂代表状元、金桂代表榜眼、银桂代表探花。

              ③当我们会吟咏古诗了,咏桂佳作就一首首地进入了我们的读本。宋代朱熹的“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让我们从观赏角度领略了桂花的姿态与馥郁的芬芳。屈原《九歌》中的“援北斗兮酌桂浆”,让我们了解到在楚地早期文献中便已提及桂花的食用价值。欧阳修的桂花诗则更富有情趣:“有客赏芳丛,移根自幽谷。为怀山中趣,爱此岩下绿。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更待繁华白,邀君弄芳馥。”对友人赠他所喜爱的桂树,欧阳修不仅以诗答谢,还在诗中发出了改日共赏“芳馥”的邀请。其实,像欧阳修这样热爱桂花的古代名人实在是很多,大文学家柳宗元在居所附近一种就是十余株,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天竺寺得到桂苗后带至苏州城里种植……

              ④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吉祥和光荣。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 相互馈赠桂花。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吕氏春秋》中赞叹道:“物之美者,招摇之桂。”意指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招摇山上的桂树。还有“桂冠”,本意是月桂树叶编织的帽子,后来竟成了“光荣称号”的代名词。一些研究桂花的专家据此向北京奥组委推荐: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 桂冠”?

              (1) 本文题目为“漫谈桂文化”,那么主要漫谈了哪些“桂文化”呢?请分条列举。

              (2) 选文第③段为什么要引用朱熹、屈原和欧阳修的诗句?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你对文末提到的专家的建议(画线部分)有什么看法?请简述理由。

            • 3.

              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

                                                                  王思磊

               ①2015年11月2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总装下线。C919的命名颇具深意,“C”是 “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代表“China”,也恰好与“空中客车(Airbus)”和“波音(Boeing)”的字头构成顺序排列。第一个“9”代表“长久”,后面的“19”则代表最大载客可达190座。C919承载着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它将在首飞和通过适航测试之后,进入航线运营,填补航线上没有中国干线喷气客机的空白。

               ②科研人员除了考虑大飞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还在努力提升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飞机的耗油量与飞机的升阻比(升力和阻力的比值)有直接的关系,升阻比越高,飞机的气动效率越高,耗油量就越少。而飞机的升力主要来源于机翼,为了保证飞机的座级,避免“油老虎”的出现,在飞机机翼上动脑筋,便成了提高飞机气动效率的关键。

               ③C919的机翼设计运用了这一超临界翼型。相对于古典翼型,超临界翼型可使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巡航速度提高100多千米/小时;如果用同一厚度的标准来设计古典翼型和超临界翼型,超临界翼型的整体阻力比古典翼型要小8%左右,而这可以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

               ④在C919飞机的设计上,超临界机翼与发动机、机身和吊挂之间还采用了性能更为优化的局部融合设计,这些设计进一步提高了C919飞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⑤在中国武术界,有“内练一身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也诠释了这一思想。在机体主结构上,设计人员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使用铝锂合金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⑥如武学人才内外兼修一样,C919也在“内功”上狠下功夫。在民用飞机产业有个形象的说法:航电系统是“大脑”,飞控系统是“四肢”,EWIS系统是“经络”。就像人一样,一架先进的飞机应该拥有聪敏的大脑、灵活的四肢、通畅的经络。

               ⑦C919“最强大脑”航电系统的核心——IMA,使用的是目前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这种网络化数据处理方式,较之前一对一的数据传输处理方式,是巨大的变革,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比如说,飞行速度、高度等数据,以前要由大气数据计算机分别建立通路,传输给显示系统、发动机、环境控制等系统;现在,只需“把工作都交给网络”。 这要归功于C919使用的目前国际先进的ARINC664网络集成技术。C919在数字化和扩展潜力方面,达到了目前民航先进机型的水平。

               ⑧C919已顺利下线,并将于2016年迎来首飞,着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研制大型客机的国家。(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第1期,有删改。)

              【注】(1)是一种高性能的跨音速翼型。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919国产大型客机具有经济性、安全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性能。
              B.文中的“外练筋骨皮”是指:C919在机体主结构上大量使用了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锂合金材料,可以实现结构减重并大大提高飞机寿命。
              C.文中的“内练一身气”是指:C919航电系统的核心——IMA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度集成数据处理和网络传输技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处理效率。
              D.第③段画线处只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超监介翼型具有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增大结构空间及燃油容积的优点。
            • 4.

              春风十里,何时花开

              ①来到户外,十里春风扑面而来,又见草长莺飞,全国各地也陆续进入暖春赏花季。那么,花何时会开?这背后有什么科学秘密吗?

              ②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气象部门往往会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推测花期,发布花期预报,比如北京市气象部门自2015年起对公众发布樱花花期预报。2017年,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根据气象资料预测,玉渊潭公园的杭州早樱(最早开花品种)的开放时间比往年平均开放时间提前近半个月,预计杭州早樱将在3月20日前后进入观赏期,市民们有望看到公园里三分之一以上的樱花绽放。

              ③花开花谢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影响植物物候期的各个气象要素中,气温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准确预报樱花开放期,气象专家对去冬今春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北京城区气温持续偏高2℃左右,特别是2月24日以来气温持续偏高4℃~5℃,降水较历史同期偏少近四成。

              ④光、温、水是植物生长最主要的三个气象条件,在影响花期的环境条件中,气象因素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植物开花来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气温。如春季开花的植物,一般都要满足一定的积温条件。其中,冬末初春平均气温的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气温高则花期早,反之则花期晚,尤其是开花前30天至40天的积温高低最为关键。

              ⑤根据中国科学院物候观测网络的26个观测站点的物候资料,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深入分析了近40年来我国木本植物物候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

              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温上升,我国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我国木本植物的春季物候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而且其变化的趋势与我国春季温度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地理分布上,除华南外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及长江下游地区等地,早春与晚春物候均有提前趋势。

              ⑦花期预报是以温度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一般春季开花的植物,是以积温作为开花的温度条件进行预报,当累积温度达到一定条件时,植物便会开花。但是不同植物或是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计算积温时所需的界限温度和积温阈值均不同。

              ⑧导致花期变化的气象原因综合起来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花期的提前预测比较困难,必须实时监测每天的天气状况。据了解,目前的预报水平能够提前10天至15天较为准确地预测花期。

              ⑨而物候观测资料稀缺是制约花期预报的另一个难题。界限温度和积温指标一般都是通过长期物候观测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才能得到,由于缺少物候观测资料,对物候模型的建立及模型准确度的实现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气象和园林部门正在携手做好花期预报。如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已与上海气候中心合作,开展上海城区主要园林植物花期预测及物候期气候响应研究,希望建立花期预测的数学模型,提高市民赏花的“气象指数”。

              (选自《光明日报》)

              (1) 文章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文章第⑧段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据了解,目前的预报水平能够提前10天至15天较为准确地预测花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通读全文,简要分析花期难以准确预测的原因。

            • 5.

              你了解紫菜吗

              ①紫菜泡不烂?是用黑色废旧塑料袋冒充的吗?近来,一则关于“废旧塑料袋制成紫菜”的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并直接导致国内大量紫菜在超市下架,紫菜生产、销售企业损失巨大。紫菜有无造假?为什么有些紫菜口感偏硬呢?

              ②菜是生长在海洋里,汲取海水中的氮、磷、二氧化碳等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而生长的具有优质高蛋白、低脂肪的一种大型红藻类海洋食品。

              ③紫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的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优质的紫菜蛋白质含量甚至超过50%,是牛肉的2.5倍、猪肉的3.8倍。同时,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且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促进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预防人体衰老。

              ④最为神奇的是紫菜多糖,占紫菜重量的20%至40%,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紫菜中的无机元素也异常丰富,且含丰富的膳食纤维,比其他蔬菜食物纤维更柔软优质。膳食纤维具有调节结肠功能,而且,对减少肥胖病大有好处,适合亚健康人群食用。

              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以坛紫菜为例,坛紫菜的藻体较条斑紫菜厚,一般加工成圆饼干紫菜,用于泡汤、烤食。

              ⑥坛紫菜的整个养殖过程可分为丝状体培育与叶状体养殖两个阶段。每年的一月份至九月份,是丝状体培育阶段,在室内完成,就是长在贝壳里的坛紫菜苗种培育阶段。第二阶段,是叶状体培育,长在贝壳中的坛紫菜丝状体通过放散壳孢子,附着在维尼龙网绳上,张挂于海区天然培养。此阶段坛紫菜一般在每年白露前后下海,经十天左右可在网绳上看见细长的坛紫菜叶状体,再经一个月左右,叶状体生长至一定长度后即可采收,这就是头水坛紫菜,口感细嫩,营养丰富。

              ⑦坛紫菜一般分多次采收,三水产量最大,四水以后口感越来越差,韧性越来越强。头水紫菜在每年的九月份至十月份上市,而到了来年的二月份,坛紫菜采收已接近尾声,由于末水(通常是六水)坛紫菜纤维素含量可达5%以上,胶质含量显著增加,故菜叶坚韧,口感偏硬。

              ⑧不少业内专家也指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且紫菜成本低廉,根本没有造假的必要,大家无须谈“紫”色变!

              (摘自《经济日报》2017年4月24日,有删改)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



              (2) 选文第①段由哪些作用?




              (3) 18. 选文第③段画线的语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 

              19.选文第⑤段加下划线词语“目前”一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目前,我国生产的紫菜品种主要为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5) 20.晚饭时,妈妈端上一碗紫菜蛋花汤,爸爸尝了一口,说:“这紫菜太硬了,是假的吧!”结合选文⑥⑦⑧段内容,请你这样跟爸爸进行全面科学的解释。
            • 6.

              A.

              气候变化的利与弊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 1.8℃至4℃。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 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渡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结合链接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连接】

              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减排”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月7日电,《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终于落幕,上海复旦附中16岁高中女生武亦姝冠军武亦姝连创三关,不负众望,夺得冠军。武亦姝凭借在节目中的吸晴表现,获得了“满足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的荣誉。随着该节目的热播,社会上掀起一波品读诗词的热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以多种诗词竞赛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者的目光。雅俗共赏的题目设置使受众更为广泛,而王立群等专家的精彩点评,透过诗句挖掘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引发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关注。

              材料二:最近,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这是一档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嘉宾运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可以说,该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

              (1)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5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探究两档节目走红的共同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阅读邓万祥的《怪风揭秘》,完成下列各题。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地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约1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狂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至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⑦怪风家族里的一些“微风”也具有一定的破坏力。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座70米高的铁塔在一声巨响中轰然倒塌了。当时除了阵阵微风外,没有任何异常情况,人们不知道铁塔为何而塌。后来,人们才发现当气流贴着物体流动时,会形成一个个小旋涡,这旋涡会产生一种使物体左右摇摆的力,从而危及建筑物。建筑物的设计师们没有注意到这种微风的破坏力,那座铁塔就是被这微风吹倒的。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选自《生命与灾害》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 阅读文章三到五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

              作者都是从怪风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

              (2) 根据文中第三段内容,给“焚风”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 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回顾你学过的课文,并结合上文说说科学家们的“揭秘”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①2014年3月马航MH370航班失联,7月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落,12月亚航8501航班失联,后确认坠毁。空难频发,2014年成为亚洲航空史最黑暗的一年。空难事故发生后,人们为了了解事故的真相,往往会急于寻找一个东西,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

              ②上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工程师大卫· 沃伦设计了一款“座舱 通话记录器”,并开始试用于空难事故调查。到70年代末期, 全球所有民航客机都安装了黑匣子。在西方文化中,黑色往往 象征着灾难和不祥,所以人们将它称之为“黑匣子”。事实上, 为了方便搜寻,黑匣子的外壳一般都是鲜艳醒目的橙色或橘黄 色。

              ③现在的黑匣子,其实是两种飞行记录器的的总体,一种是 “座舱语音记录器”,另一种是“飞行数据记录器”。

              ④座舱语音记录器由拾音盒和记录盒组成。前者安装在飞机 驾驶舱内,可以将舱内每个人的语言及与外界通信的音响信 息全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记录盒。记录盒一般安装在不易损害、不易着火的飞机尾部。

              ⑤飞行数据记录器可以自动记录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包 括高度和速度,飞机的姿态、位置和航向,氧气和烟雾情况, 驾驶员输入控制系统的指令,各台发动机工作的参数,油料 残量,油箱温度和液压系统情况,以及通信系统的状况等各 种资料。一般飞机能记录1000多项数据,大型喷气客机记录 的资料则多达3000项。不过,造成飞机失事的可能性数不胜 数,目前的飞机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

              ⑥无论是哪种记录器,通常都安置在一个密封盒内。这个密封盒 异常坚固,壁厚约为0.64厘米,所用材质多为钛合金。它能排除 磁场干扰,能在1100℃的火焰中经受30分钟的炙烤,能承受2吨 重的物体挤压5分钟,能承受海平面以下6069米的海水压力,能 够在汽油、机油、油精、电池、酸液、海水中浸泡几个月。总之, 它能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依旧安然无恙。所以,一般飞机失事后, 黑匣子还是能完好无损,成为最关键的“证人”。

              ⑦此外,黑匣子还装有超声波信标器。当它坠入水中,信标就会 被激活,用37.5千赫的频率,每秒发出一次157—160.5分贝的超 声波脉冲信号,其作用半径可达1.6千米。这种犹如心跳般规律的 无线电波信号,就像黑匣子向人们“宣告”自己所处的方位。它 即使坠入6000米深的海底,人们也可以用声呐探测到它的“声音”。黑匣子一般由两个动力发生器驱动。一个是28伏特的直流电源, 另一个是115伏特,400赫兹的交流电源,他们能连续30天发出信 号。30天后,信号由强变弱,逐渐消失,虽然我们仍有可能通过 水下扫描器、水下摄像机等设备找到黑匣子,但难度大大增加。由于座舱语音记录器只能循环记录最近两小时的信息,因而 会给分析判断飞机失事的原因增加难度。以这次MH370事件 为例,如果MH370从马方军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又飞行了5个 多小时,那么飞机突然偏离航线那一刻发生的戏剧性事件就无 法通过黑匣子记录的数据进行还原,有些谜团依旧无法解开。 (节选自《科学24小时》2014年第6期,有改动)

              (1) 黑匣子作为空难中的关键“证人”,它能够提供哪些关键的证据?
              (2) 为了在飞机失事后能快速搜寻到黑匣子,获取数据分析事故原因,人们在设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子“目前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还不能完全保证记录所有的可用数据”一句的语言特点。
            • 9.

              阅读《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基因疗法离我们还有多远

              ①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13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20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

              ②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③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

              ④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測,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年4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

              ⑤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罝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

              (1) 下面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
              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
              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
              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
            • 10.

              嘘,植物在骂街呢

                “咚咚咚”的鼓点响起,就像手掌击打在兽皮制成的小鼓上,声音浑浊而低沉。若是配上“乌拉乌拉”的歌谣,就如同置身于非洲原始部落的篝火晚会。

                这是植物干涸时发出的声音。生物声学家伯尼·克劳斯(Bernie Krause)用一种特殊的仪器,从一截干瘪的树干上收集到这样的声音。仪器具有和这种声音高传播频率相似的频率(47kHz),因此可以录制普通人无法听到的天籁。克劳斯将这段频率放慢到1/7,制作出这段音频。

                原来,树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的细胞充满了空气,这些空气对植物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产生渗压,这样树木才能源源不断地通过根部吸收水分。

                当树木体内的水分不够时,这些细胞开始“说话”甚至“唱歌”。它们发出一种杂音,这种杂音单单靠人耳是无法听到的,但昆虫可以听到。昆虫一旦听到这种细胞发出的声音,就会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兴冲冲地赶过来。因为它们中的一些需要吸汁,鸟儿也会被吸引过来。

              “这是微生态环境独有的平衡。”克劳斯解释说。

              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一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他当时无法解释植物为何能发出表达自己意愿的特殊声音。而这种微小的声音,一度让伐木场的工人以为是神灵在谴责他们滥砍树木。

              几年后,一个叫做米切尔的英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小实验。他把微型话筒放在植物茎部,倾听是否发出声音。经过长期监听,他并没有找到证据来说植物确实存在语言。不过,米切尔坚持认为,遇到特殊情况,植物会和人一样,发出不同的声音。

              植物生长的电信号一度被认为是它的语言。1980年,美国科学家金斯勒和他的同事,在一个干旱的峡谷里安装上遥感装置,用于监听植物生长时是否发出声音。结果,他们发现,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养分转换成生长原料时,就会发出一种信号。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他们并未知道这种信号是否能用声音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像电报的密码,只要翻译出这些信号,我们就能了解植物的生存状况。”金斯勒在日记里写道。

              金斯勒的研究成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超越。直到2002年,英国科学家罗德和日本科学家岩尾宪三合作,设计出别具一格的“植物活性翻译机”。这部机器由放大器、合成器和录音器组成。

              通过翻译机,人们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如果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的照射,它能发出类似“哎呀”之类的惊讶的声音。而当变天刮风,它们就会轻轻地呻吟,声音低沉而混乱,似乎正在忍受某种痛苦。

              有的热带植物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就像希腊神话里唱腔妖娆的海妖;有的却像是久病的老妇人,发出长长的喘息声。而原来一些叫声难听的植物,只要获得适宜的阳光,或者接受充足的水分后,声音就会变得优雅婉转。

              这一发现被后来的植物学家用于对植物健康状况进行诊断。他们还试图用“植物活性翻译机”测试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不过,科学界一直对“植物语言”的存在莫衷一是。很多科学家甚至拒绝承认植物的这一特性。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相信,植物世界里存在着某种语言或声音系统。这种特有的波段一直在维系着它们的生存。不过,当伐木工人们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背上大大的电锯,植物们只有一种选择——忍受并且接受。

              “植物也是会骂街的。”克劳斯提醒人们。他深信,那些植物正在用尽最后的力气,将抗议大声地呐喊出来,通过干瘪的年轮、枯萎的树叶,以及时刻准备倒下的躯干。

              (1) 下面对本文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 下面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文本中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态度?下面对其态度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对“植物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
              B.各个时期科学家对植物发声现象的研究。
              C.植物语言,其实就是植物生长的电信号。
              D.科学家研究植物发声现象的意义及价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