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③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④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   )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   )很容易“现丑”。

                 ⑤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竞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⑥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 2.

              故宫为何不积水

                  单霁翔

              ①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间,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是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均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出现明显积水,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强大排水能力。

              ②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其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有坡度,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米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相对整个北京城区排水体系来说,紫禁城排水系统是第一级的,这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

              ③此外,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沟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沟、支沟,有明沟、暗沟,有涵洞、流水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槽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固定时间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并无积水之弊。 

              ④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均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方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值得一提的是,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兽,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刻成龙首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雨水从螭首龙头孔中流出,小雨时如冰柱,大雨时如白练,暴雨时则会呈现“千龙出水”景象,蔚为壮观。三台雨水逐层向下流,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⑤故宫人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永葆青春。

            • 3.

              ①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湖泊等静体浅水中。莲在我国的很多地方都适宜生长,品类也有很多,其中,湘莲栽培历史悠久、知名度很高。两千多年前的《越绝书》有记载云:“沉沉如芙蓉,始生于湘。”长沙马王堆汉墓随葬瓜果蔬菜中,就发现有藕。这些都足以证明湖南2000多年前就生产莲藕,就有了后来驰名中外的“湘莲”。

                 ②湘莲的花叫莲花、荷花,有纯白与粉红两种。莲花含苞时,形如一支支伸向蓝天的毛笔;开放后,花型硕大,花瓣如小船,清香四溢。莲花是一种圣洁的花,历来人们用它来比喻美人和美好事物。《诗经》中就有将莲比作美人的记载,在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中,莲花也多用来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情操。莲花也是一种美丽的花,宋代词人赵长卿用“绰约藕花初过雨,出浴杨妃无语”来烘托莲花的美。湘潭县河口镇,有一处3000亩的莲田,每至夏天,清荷泛碧波,水鸟翩翩飞,池中莲花随风摇曳,一片碧绿中点缀着洁白粉红,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③湘莲有地下茎,我们俗称藕,又称莲藕、荷藕。从莲田挖出的藕,长枝中有结节,如一根根中间扎着黑丝带的象牙;每节藕都洁白肥厚,形如婴孩白胖的小胳膊。奇妙的是每个藕节中都有7个或9个输送空气的小圆孔;更神奇的是折断的藕节还有细丝连在一起,“藕断丝连”,一点不假。据清代《湖南通志》载:“湘中莲藕胜于他处,藕粉甲于全楚,岁以充贡。”莲藕不仅口感独特,还有补中益气的功能。生吃鲜脆甘甜,能消暑止渴;下厨熟食,可做成莲藕炖排骨、鲜香藕夹等,更是湘潭一带人们餐桌上有特色的美味佳肴。

                 ④湘莲最为人称道和喜爱的,还是它的果实——莲子,以至于我们时常所谓“湘莲”,几乎就成了湘莲莲子的代称。湘莲,又称糯莲,是湖南莲子的泛称,它与福建的“建莲”、浙江的“宣莲”以及江西的“赣莲”,并称为“中国四大莲子”。湘莲分白莲和红莲两种,最著名的白莲色白、香醇、味甘、性温,口感独特;白莲又具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等功能,是传统的滋补保健食品。在湘莲的众多品种中,湘潭县产的湘莲又最具特色,其品质居于四大莲子之首。湘潭县白石、花石、锦石“三石”出产的头茬上等莲子,粒大质美,三个莲子排在一起,正好是一寸,称为“寸三莲”,历朝历代都是进奉朝廷的贡品,因此,“寸三莲”又称为“贡寸三莲”。上好的白莲经过蒸煮,加放上等冰糖、白木耳,制成“冰糖木耳莲子羹”,清清爽爽,色、形、味俱佳,是湘中地区酒宴上的一道名菜。

              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莲业逐渐成为湘潭县花石、白石、锦石一带农村的支柱产业,而湘潭县则被国家指定为湘莲出口基地。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湘潭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湘莲之乡”,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项目县之一。湘莲已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 4.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  (1)  吨微藻,需要消耗约  (2)  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 5.

              互联网安全吗?

              李然

              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地把自己的生活构建在互联网上,我们已离不开网络。但是互联网安全吗?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互联网都瘫痪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早期的互联网使用者丹尼·希里斯曾忧心忡忡地呼吁人们充分考虑互联网崩溃的可能性和后果,“互联网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只消一小时,一切都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赞成希里斯意见的人大都对互联网的脆弱性感到焦虑。

              互联网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健壮”

              其实想把整个互联网弄瘫痪并没那么简单。互联网的“结实”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这和它本身的结构有关。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总开关”,它的核心设施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要节点。这些节点包括解析域名的根域名服务器,连接各大洲的海底电缆,还有储存、管理和分发海量信息的超级数据中心。日常的网络服务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些重要节点来运行的。重要节点之间也不是由一台计算机来指挥运行的。比方说,全球共有13组504台根域名服务器,遍布世界各国。这些服务器又互相支持,并行运转,即使其中一台损坏,互联网也能在其他服务器的支持下继续运转下去。最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10月发生的一场黑客攻击,当时瘫痪了13组根域名服务器中的9组,但互联网并未因此彻底瘫痪。事件结束之后,全球各地的根域名服务器迅速加强了免疫措施。和十多年前相比,今天的互联网对黑客来说更难攻破。

              这种通过重要节点运转的网络被称作“无尺度网络”,它的结构其实和人类大脑或人际关系的结构非常相似。美国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尺度网络”中,除非将重要节点全部删除,否则即便大量地删除节点,网络的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方法能彻底摧毁互联网吗

              还真有可能。攻击计划的第一步是切断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海底电缆。这些电缆承担了95%以上的网络传输,没有它们,各大洲会变成信息孤岛。不过,想要阻断全球信息传输,你必须把目前正在使用的285条电缆都斩断才行。

              下一步,摧毁根域名服务器,如果你能跨越重重安保措施,将这些服务器摧毁的话,就等于给了互联网“致命一击”。

              最后,你要做的是攻击全球数据中心,首选的打击对象是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超级数据中心,它们出故障会导致所属区域大片网络瘫痪。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骤,你已经让全球99%的互联网瘫痪了。不过,鉴于互联网的超强修复能力,上述步骤最好同步完成。也就是说,不消耗规模惊人的人力物力来发动一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是不可能完成这个计划的。如果爆发了这样规模的全球战争,可能在互联网被彻底摧毁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崩溃了。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消失后会怎样显然已经不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5.2,有删改)

              链接一:

              互联网上的内容会一直存在吗?互联网现有的机制,就是用新信息冲刷旧信息,将“新”的价值放大,“老”的价值弱化。互联网还没有建立“保存有价值的历史资料”的系统,美国的学者悲观地认为,互联网上的“历史资料”会随着网站的关闭和内容的删除而消失,它们称之为“21世纪的数字黑洞”。很多现在看来平常但却具有历史价值的片段,将会随着互联网的变迁而消失得无影无踪。为此,英国数个图书馆联手开展一项历史资料保存计划,将互联网上的内容保存下来。杂志、图书、文学、新闻、评论、学术论文等内容,都会被收集存底,以便供历史研究使用。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绵羊墙”是西方各种黑客大会或安全大会上经常出现的趣味活动。在体验区中,组织者设置了专门的钓鱼WIFI,你的手机如果接入此WIFI,就会被人通过钓鱼页面盗取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这些信息会展示在“绵羊墙”上。此举旨在警示手机用户,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 WIFI,一旦登录,就可能被轻易盗取资料。因此,除了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外,提高个人网络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摘自网络,有删改)

            • 6.

              牛肝菌

              ①在美丽的中国西南边境,在高海拔的神秘丛林,静静地生长着成片的牛肝菌。这种野生食用菌虽然外表平凡,却名扬四海,为人们深深喜爱。

              ②牛肝菌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贵稀有的野生食用菌。它的表面很光滑,样子十分可爱,好像精巧玲珑的小伞

              ③牛肝菌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它的品质与口感。它主要生长在600到1500米海拔的山区,高海拔针叶林与其他林木的混交带是牛肝菌生长的集中地方。湿度是影响牛肝菌的重要指标,而温度对于牛肝菌的菌丝生长也有影响,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3到28℃。生长的土壤也非常重要,味道鲜美的牛肝菌一般生活在山地黄土、暗棕壤、紫红色土壤等几种土壤中。尤其在树木落叶比较厚、松软和肥沃的土层中生长的牛肝菌,长势会更好。

              ④牛肝菌的组成成分较复杂,含多糖、生物碱、甾醇类化合物等。牛肝菌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岩藻糖。生物碱主要有胆碱、腐胺、腺嘌呤等。甾醇类化合物主要是一些麦角甾醇及其衍生物,此外还发现牛肝菌含有可以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酸类化合物,如牛肝菌素A和B,降褐绒菌素A。

              ⑤牛肝菌可药用,它能够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近年来研究表明,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

              ⑥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物质,味道独特、香甜可口,是常见的烹调食材,深受人们喜欢。无论爆炒、腌制、熬汤,都能调制出上好的美味佳肴。除新鲜的用来做菜外,大部分牛肝菌可以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有的也可以制成盐腌品食用。

              ⑦牛肝菌种类繁多,据统计全世界共有400余种,中国约有26种,云南就有22种,其中有11种是云南独有的。但是,有部分牛肝菌含神经毒素,从外观上几乎无法辨认。如果误食,会出现心律减慢,引发呕吐、腹泻和痉挛等症状,个别还会产生幻觉。

              (选自《植物之美》,有删减)

            • 7.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②北京的物候记录,  (1)  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  (2)  年迟十天左右,比  (3)  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③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④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⑥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⑦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⑧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 8.

              自然中的炭疽释放

              ①2016年8月初,在俄罗斯遥远的西伯利亚传出炭疽病疫情,一名12岁儿童遭感染死亡,逾20人确认感染。出现疫情的是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当地官员表示,主要原因可能是西伯利亚地区今年天气异常炎热,气温高至35℃,导致先前封锁在冻土下的炭疽杆菌释放出来,并有超过2300头鹿因感染炭疽杆菌死亡。

              ②人类遭遇和认识炭疽在时间上都较为久远,但是,今天面临炭疽的伤害却近在咫尺。炭疽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可以上溯到古巴比伦时代。由于炭疽能够形成芽孢,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这种细菌都可以在外面形成几层坚硬的外壳,把中间浓缩的细菌DNA保护起来,炭疽DNA就像冬眠的北极熊,生命活动非常缓慢。虽然外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死亡,但孢子的核心部分并不会死亡,一遇合适的环境就会春风吹又生。

              ③过去认为,炭疽芽孢埋藏四五十年还有生命力,现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疫情表明,当地的炭疽杆菌孢子已经跨越了75年的岁月,这次的炭疽杆菌孢子来自一头75年前死去的驯鹿的尸体。因为今年夏天的气温格外高,导致了冻土融化,被冻土包裹的驯鹿尸体暴露出来,使得炭疽杆菌孢子释放和传播,一些人可能是因食用了以染病鹿肉或鹿血为原料的食物而感染炭疽杆菌。这说明炭疽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其生命力也无与伦比。

              ④尽管炭疽在时间上比较古老,但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却触手可及。西伯利亚的炭疽疫情虽然没有扩散,但是,此次疫情体现了两种危机,一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二是恐怖分子可能利用炭疽造成灾难的危机。

              ⑤当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时,不仅古老冻土中的炭疽可以释放出来,就连埋藏在西伯利亚冰层中达3万年之久的巨大病毒也能解冻,而且具有传染性。2011年法国马赛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克拉夫里等人把这种病毒命名为Pithovirus sibericum(希腊语酒坛之意)。解冻的这种病毒体长1.5微米,堪比一种微小细菌,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病毒。幸运的是,这种病毒只感染阿米巴,但谁也不会保证未来的冻土中不会因解冻而释放出对人类有害的其他病毒和微生物。

              ⑥当然,炭疽病是可治可防的,现在俄罗斯很快控制住了局面,除了进行药物治疗,还对人和动物进行免疫接种。俄罗斯政府已经调派军队和卫生专家前往疫区,并向当地居民运送了疫苗。为防止疫情传播,亚马尔地区大约4500头鹿已经注射疫苗,另外3万多头等待接种。

              ⑦无论是皮肤炭疽、还是肺炭疽及肠炭疽,都可以用青霉素来治疗,同时配以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或新霉素治疗,其他的抗菌药物,如磺胺、呋喃唑酮等对炭疽也有较好疗效。

              ⑧另一方面,现代人也研发出了成熟的炭疽疫苗,以预防炭疽。1881年法国的巴斯德首次研发出了毒力减弱的炭疽活疫苗,用42~43℃高温培养15~20天的炭疽减毒株,制成Ⅰ号疫苗;用培养10~20天的炭疽减毒株制成Ⅱ号疫苗。英国的斯特恩于1939年分离到无荚膜的炭疽减毒株并研发出疫苗,人们沿用至今。

              (《百科知识》2016.10有删减)

            • 9.

              可燃冰,再造能源神话?

              ①国际前沿科技杂志提出:海底可燃冰将会成为第三次能源转型革命性的替代品。

                 ②2013年3月12日,日本宣布成功从可燃冰中获得了天然气,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获得燃气。专家指出,日本政府选择在日本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公布这一消息,意在化解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能源危机。

              ③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据悉,1平方米可燃冰蕴藏的能量,相当于160平方米的天然气,为普通 煤的10倍密度。                                                                 

                 ④日本海底可燃冰的采掘试验利用探测船“地球”号,从爱知县渥美半岛附近1000米的海底挖入33米,在到达可燃冰层后,通过将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以降低其压力,并使水和甲烷分离,最后提取出甲烷,整个过程花费约4小时。

                 ⑤在日本,可燃冰在近海海域分布广泛,储藏量足够日本使用100年,本次试验采掘海域的储藏量,就可供日本使用10年以上。

                 ⑥日本期待通过可燃冰的商业化生产,降低甚至摆脱对外依赖,实现能源自给。

                 ⑦可燃冰的陆地开采技术,早已不再新鲜。相比之下,海底开采的难度要大很多。

                 ⑧日本科学家一开始在陆地上做试验的时候,采用的是“加热法”,通过可燃冰加热分解的原理取得甲烷气体。在做离岸试验时,科学家发现,往海底注入温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而且价格昂贵,于是改用“降压法”,通过把可燃冰中的水分抽出来降低其压力,使得水和甲烷分离,然后提取出甲烷。这次海底试验,是全球首次在海底成功“分解”可燃冰。

                 ⑨目前,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均己制定了可燃冰的长期研究计划。但开采成本昂贵成为开采可燃冰的最大阻碍。

                 ⑩在此之前,美国曾经对海底可燃冰开采成本进行过估算。当时,美国尝试利用潜艇潜入海底开采可燃冰,并在陆地上进行分解,后来发现每平方米的成本高达200美元,根据1立方米可燃冰相当于160立方米天然气换算,生产出每立方米天然气需12美元,然而美国2012年进口天然气的价格只有0.087美元/立方米。负责此次开采的日本公司JOGMEC公开表示,此次海底“分解”成功,让他们有信心突破可燃冰的开采成本瓶颈。他们的目标是在2019年前,把可燃冰的开采成本降至实际应用水平。

                  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可燃冰专题研究,制定的开发时间表显示:2008-2020年,完成勘探调研和技术准备;2021-2035年,进行海上商业化试采;2036-2050年,开展海上大规模商业化开采。

            • 10.

              《厄尔尼诺现象》

              ⑴在南太平洋的东岸,即南美洲的厄爪多尔、秘鲁等国的西部沿海,著名的秘鲁寒流由南向北流经这里,与赤道流(暧流)相遇,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渔场。这里的鱼产量曾占世界海洋鱼类总产量的1/5左右。但是近几十年来,约每隔27年,秘鲁渔场便发生一次海洋生物浩劫,鱼死鸟亡,渔业大幅度减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意为“圣婴”,即上帝之子。 

              ⑵厄尔尼诺出现时,不仅秘鲁沿岸的气候突然变化,其他许多地方的气候也一反常态:该热的地方不热,该冷的地方不冷;该下雨的地方赤日炎炎,焦土遍地,一向少雨的地方却大雨滂沱,洪涝成灾。这是什么原因? 

              ⑶原来厄尔尼诺来临时,海洋温度会变得异常高导致海洋上空大气层气温升高,打破了大气环流中热量、水流等动态平衡分布,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厄尔尼诺出没无常,很难找到它的规律。 

              ⑷20世纪以来,它出现了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来了个改变。如1972年厄尔尼诺出现时,热带和亚热带许多地方就经历了一场百年少有的寒流,1976年我国东北收回成命反常的低温气候,造成粮食减产。1982年、1983年,厄尔尼诺再次来临,这次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东太平洋海水升温最高达6°C—9°C,对全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灾害频频发生,如印度出现特大干旱,秘鲁发生雪崩。这一次,厄尔尼诺在全世界造成大约1500人死亡和至少1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进入20世纪90年代,厄尔尼诺更是频频光顾,造成全球气候急剧恶化。 

              (5)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呢?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太平洋赤道带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了平衡的缘故。这时,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暧水向东流动,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于是发生海水增温、海水抬高的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