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1)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3)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4)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5)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6)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7)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1)段中,以鲁迅为例,论证了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的观点,进而引出并论证了中心论点。

              B.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C.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所以勤勉的人势必会成为最优秀的。

              D.第(7)段中“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这句话以酵母为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优秀的巨大作用,会给周围的人带来许多正能量。

              (2) 阅读文章,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 文章第(6)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君子知“怕” 

              ①朋友是个小心谨慎的人。生活中,家里没人他从不让家用电器工作,怕引发火灾;晚上睡觉他一定会关掉煤气,怕发生泄漏;上街绝对遵守交通规则,怕出现意外。工作中,他遵章守纪、秉公办事,怕一不留神成为阶下囚。

              ②我非常赞赏朋友的做法,因为他知“怕”。其实,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不都应该心存畏惧吗? 

              ③个人应该懂得畏惧。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就是老天爷赐予的命运;大人是指有地位、有号召力的人;圣人之言,是指古往今来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所发表的言论。孔子所说的“君子三畏”是否适用于今天的社会生活,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但对于他“人要知畏惧”的主张,我双手赞成。在现代社会,我觉得人应该“怕”的至少有两种:一是应该“怕”法律,就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与规章制度,用古人的话说,叫“畏法度”;二是应该“怕”道德,也就是那些虽不违法,但明显违背社会道德、会被人戳脊梁骨的事绝对不做。那些因为图一己之欲、逞一时之快而无视法律和道德的人,当他们为自己的“无所畏惧”痛悔不已的时候,不也正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吗? 

              ④不仅个人要学会知道“怕”,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许多国家都经历过苦难和挫折,人民曾经深受其害,国家的文明进程也大大受挫。有的国家不知“怕”,对过去的苦难和挫折毫不上心,总是好了疮疤忘了疼;有的国家却总是“怕”着,生怕类似的悲剧重演,因而他们总是居安思危,充满忧患意识。1845年,一种卵菌登陆爱尔兰岛,使得全岛土豆减少三分之一,灾荒一直持续到1852年。这场大饥荒使爱尔兰人口锐减20%至25%。爱尔兰人没有忘记这场苦难,他们在首都街头竖起了大型的纪念雕塑,其中一组饥民的群像栩栩如生,那哭天喊地的表情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在罗斯康芒郡的一座庄园里设立有大饥荒博物馆,里面有关于这场饥荒的最完整的收藏。爱尔兰的史学家和文学艺术家更没有忘记这场大饥荒,关于这场饥荒的著作、论文、文艺作品如潮喷涌。生活是公正的,像爱尔兰这样知“怕”的国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往往有备无患,因而幸运地躲避了后来一些灾难性的意外事件。 

              ⑤中国人一向讳言“怕”,在一些人看来,说自己“怕”,就等于承认自己怯懦,其实这完全是误解。一个人知道必要的“怕”,他才可能去做好人、善人,去做君子;一个国家知道必要的“怕”,它才会将各种社会规则和保障体系设计得很完备,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温暖、快乐的命运共同体。        (文/游宇明,有改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第④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你认为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做本文的论据?放在第几段?为什么?

              【材料A】洛杉矶当地时间6月18日,3名中国留学生因在校园欺辱同学,被指控酷刑折磨罪、绑架罪等6项刑事重罪,可能面临无期徒刑的惩罚。 

              【材料B】在南北战争以前,美国的黑奴畏惧于庄园主的势力,虽然心生愤懑,但是仍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为他们劳作。 

            • 3.

              阅读《生命的“裸重”》,完成下列各题。

              ① 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某男子手持一枚公章站在镑秤上,面对自己的巨额体重,满脸得意洋洋,旁边的文字云:“放下你手中的东西,才是你真正的重量。”

              ② 我喜欢这幅漫画,它揭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许多时候,人的所谓重量并不是生命内在的重量,而是包含了许多外在的事物,比如权力、金钱、良好的家庭背景、待遇优厚的单位……人们尊敬你,不是尊敬你生命的重量,而是阿谀你手中的权力、金钱、背景、所享受的良好待遇。一旦你失去这些外在的东西,你会感觉到那些从前像苍蝇一样围绕你的人一个也不见了。

              ③ 人最需要增加的其实是生命的“裸重”。

              ④ 生命的“裸重”范围很广,主要是三样东西:良好的操守、卓越的才华、勇敢的创造精神。

              ⑤ 人不是一个孤岛,只要活着,你就得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使别人乐于跟你交往,你先得拥有真诚、坦荡、善良、正直等等良好品质,让别人从内心里产生安全感。有朋友说,我宁可跟真小人打交道,也不愿意跟伪君子相处。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真小人的坏写在脸上,伪君子的坏藏在心中。朋友的话让我明白他并非真的喜欢小人,而是因为觉得真诚、坦荡可贵,觉得安全感特别重要,毕竟人的本性是渴望简单、轻松的。如果我们的品质纯正些,无形中就在他人心中有了重量。

              良好的操守可以带来人脉,然而,人脉只是一种氛围,一个人要真正走向远方,得有足够的脚劲,那就是卓越的才华。一个人有没有才华大不一样,有,你可称为人才;没有,你不过是穿衣的架架、吃饭的桶桶。当然,才华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模式,社会是多向性的,什么人才都需要,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去培养个人能力就可以了,别人善于写作,你可以长于耕种;别人有发明创造的天才,你可以锻炼自己的营销技巧;别人擅长驾驶宇宙飞船,你可以研究法律……只要你的所长对社会和他人有益,总体上推进了国家的进步,你就是有才华的,你的人生就会有“裸重”。

              ⑦ 生命的“裸重”还需要勇敢的创造精神。任何时候守成都是容易的,它最保险,也无需投入多少智力和体力。不过,如果只有守成,个人无法超越,国家、民族不能发展。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别人止足的地方执着前行,在泥砂中找金子,在乱石中寻美玉。湖南的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不要说全球关注,就是国内的人也不会多瞧一眼,然而,有了杂交水稻,有了草、青、鳙、鲢、四倍体鲫鲤的人工繁殖,湖南也就成了世界瞩目的农业高科技之乡。创造这一奇迹的袁隆平、刘筠院士一方面因为其对国家、民族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他们也同时创造了个人生命非同寻常的“裸重”。

              ⑧ 外在的重量不是附着在生命内部的,随时可能在岁月里风化,权力可能因为退休而丧失,背景可能因为后台的倒掉或去世而消亡,金钱可能由于投资失误而化水,待遇优厚的单位可能由于社会总体公平的原因而削减福利,唯有以良好的操守、卓越的才华、勇敢的创造精神等等为标志的生命的“裸重”永远不会消亡,时间越久,越能显示出个体的价值,越能得到他人的尊敬。

              ⑨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的“裸重”才是一个人真正的重量。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20期)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根据提示,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文章首先                            ,接着                            ,然后分别从良好的操守、                    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生人需要增加生命的“裸重”; 最后强调了                                                                           

              (3) 第 ⑥ 段画横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试结合文段内容作分析。(

                                                                                                    

              (4) 第 ⑦ 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 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对中学生成长有什么启示?

                                                                                                    

            • 4.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风口上没有“偷懒的人”    ①这几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一语风行,折射一种借风起飞的普遍心态。那些草根创业、底层崛起的传奇故事,更是让人们羡慕。然而,当每个人都在对此津津乐道时,我们是否因此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东西?他人的成功仅仅是因为遇到一个“风口”?
                  ②诚然,时势造英雄,如恩格斯所言“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又如梁启超所讲“路得非生于十六世纪,而生于第十世纪,或不能成改革宗教之功”。但英雄之为英雄,亦必有其非凡处,正所谓“英雄之能事,以用时势为起点,以造时势为究竟。”我们讲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③社会生活中,不少人总是习惯于投机取巧,不想脚踏实地,不愿下笨功夫、用实劲,而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人生寄望于形形色色的机会,希望兔子撞到自己的树桩上。实践中,有的喜欢“抄近道”,耍小聪明,见事有利可图便“一窝蜂”,听说有一本万利之事便趋之若鹜,其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不能说世间就没有巧事、无法讨巧,但从总体上看这只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大多数时候、大部分人身上。对于很多人来说,投机取巧就可能意味着失去机会、放逐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取巧也是一种懒惰,我们尤当戒之。
                  ④曾有人说,如果一个犹太人开了一家生意兴隆的加油站,旁边就会有更多犹太人去开便利店;但如果加油站是中国人开的,那旁边就会出现更多中国人开的加油站。这样的说法或许有些刺耳,却警醒我们面对商机,要有差异化发展思维,不可取巧投机、盲目跟风、扎堆上马。即便实践中遇到商机,但用这样的同质化发展思维,也只会让商机变成“伤机”,其结果就是一拥而上,一哄而散。
                  ⑤为人处世,有的人偷奸耍滑,投机钻营,不琢磨事,只琢磨人,寄望攀上某个高枝,“跟对人”以平步青云。工作中,有的人急功近利,热衷于“短平快”项目,不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文章。凡此,或得一时之利,或逞一时之势,终究经不起检验,沦为反面教材,可悲可叹。
                  ⑥无论是处世、干事,还是创业,苦干实干都是立足之本、立身之基。不是说事不能巧干,很多时候这种巧是一种远离愚笨的智慧,亦是我们的一种必备本领。但这和我们所说的投机取巧不是一回事。那种凡事图取巧的观念与做法,无法让我们行稳致远。尤其是治理,有学者评价“是件用力而缓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投机取巧,惟需兢兢业业,务实勤勉,励精图治,方能造福一方,干有所成。
                  ⑦大巧若拙,这是老子写下的智慧。风口上从来就不曾有过偷懒的人,想要乘风而起,需要的是守拙用劲的大智慧。
              (1)文章开头引用“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风行语有何作用?
              (2)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第四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第②段引用恩格斯和梁启超的话是为了证明“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B.“大巧若拙”文章告诉我们不要投机取巧,要下笨功夫,不能走捷径。
              C.第③段中“抄近道”、“一窝蜂”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为人处世投机取巧必将失去机会,放逐自己,弄巧反而成拙。
              D.一本万利的事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大多数时候、一部分人身上。
            • 5.
              另一种珍爱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 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
              (2)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 6.
              《莫让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美好》    ①智能手机和电脑让用户可采用拼音输入法,然后从列出的选项中挑出正确的字。结果呢?提笔忘字成了普遍现象。汉字书写与传承问题,甚至引发了国外媒体的关注。近日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便以《当中国孩子忘记如何书写时》为题,对此给予了报道。
                  ②国外媒体对中国汉字书写的报道,关注的只是现象本身,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在手机和电脑日益普及的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汉字文化。这一问题其实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所以类似《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等看上去应该没有什么收视率的电视节目一经推出,马上掀起了收视高潮。
                  ③这些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对传承汉字书写和弘扬汉字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电视节目毕竟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生活,在奖金和大赛名次的刺激之下,电视节目上的激烈角逐与精彩表现,并不能掩盖汉字在当代人的现实生活中书写的式微。
                  ④汉字既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丰富无比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象形文字来说,汉字每个字从古至今的演变,都有一段属于它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都包含着文化、文明与历史。所以传承汉字,也就是在传承文化、文明与历史。而要想完成这种传承,则主要须通过书写的方式,因为只有在一笔一画勾勒这个汉字的过程中,人们才能深切体悟出蕴含其中的文化与文明。
                  ⑤而现在各种智能输入法唯一的追求就是速度和效率,其代价则是剥夺了我们在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过程中品味的机会,自然也就谈不上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这才是汉字书写之所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的原因。
                  ⑥有人也许会说,汉字书写式微的真正原因在于它“没用了”。问题果真如此吗?即便你可以打印公文、报告,但是一张手写的便条、留言,必定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你更加真诚与友善。更别说一封手写家书给远方亲人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是任何打印字体都无法替代的。即便从功利的角度看,当别人的求职信都千篇一律用打印稿,而只有你用或遒劲或娟秀漂亮书法来书写,它必然能够更加打动人心。
                  ⑦这么说,并不是要人们放弃电脑和打印机,而只是想告诉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拿起笔来,写下一段文字,其实是件很美好,很“走心”的事情。
              (1)针对手机、电脑毁掉汉字书写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
              (2)文中的第④⑤段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自身实际,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能力?(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