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她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度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了一句话,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春天是春天的雨,夏天是夏天的雨,秋天是秋天的雨,冬天是冬天的雨。”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她接着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那个时候,外面有一大片荷花塘,我们至今还记得,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

              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间,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大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⑤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她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你的那些作文,字非常地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地认真。你再看看那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看看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们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⑦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⑧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卧室,走进校园,月亮特别的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的道路。

              ⑨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个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⑩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 从文中可以看出“我”对“语文老师”的情感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二字词语概括并填入下面的括号中。

                欣赏 ——— (       ) ——— (       ) ——— 敬佩

              (2) 读完全文,请简要概括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3) “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充满了哲理,请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结合语境,赏析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的妙处。 (5) 细读⑤、⑥自然段中老师对“我”作文的点评,想一想这给你的写作带来了哪些启示。请至少归纳两点。 (6) 读完此文,令人联想到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再塑生命的人》,请写出它的作者以及那位作者的自传体小说名。
            •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打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 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 3.

              别样的礼物


                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

                 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

                 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竟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

                 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

                 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自己的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

                 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同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

                 ⑦噢,是他!这是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

                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似一捧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

                 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棒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

                                                                                           

                                                                                        。   

            • 4.

              (一)阅读古诗《破阵子》,完成下列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这首诗上片描述          ,下片前四句描写         。 (2) 为什么作者说自己写的《破阵子》是“赋壮词”?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 5.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0.)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表达了                       的感情。

              (2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C.诗中“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尾联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 6.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手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比喻________,以“雨打萍”比喻________。 (2) 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作简要分析。
            • 7.

              下列对《秋词》和《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在表达手法上,《秋词》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天净沙·秋思》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D.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写法,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豪迈乐观之情。

            • 8.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中“锁”字蕴含深意,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2) 下面各项中,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描写词人身临目睹的景物,下阕直接抒发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D、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读起来真切感人。

            • 10.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