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回答下列问题。
                  ①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②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③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
                  ④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⑤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⑥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
                  ⑦“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⑧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⑨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
              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
                  ⑩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
                  ⑪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着辛勤的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就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它买回来。
                  ⑫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
                  ⑬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
              (1)根据提示,将玛娅对货主老人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2)第④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含义。
              ①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②说完,她可怜地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
              (4)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谁?请说理由。
              (5)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题“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的含义。
            • 2. 卖石头的少年    来这里之前,就有朋友警告过我们,加德满都的乞丐和小贩都很会缠人,比起印度的虽然逊色,但对我们这些从台湾去的观光客来说,已经很够我们吃不消的了。
                  他们一点也没说错,阵势果然惊人。不管到哪一个风景区,乞丐和小贩都是一涌而上,要从他们之中脱身实在不容易。眼前美景根本没有办法看,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边战边走,到最后受不了的时候真的只有拔足狂奔的份儿了。
                  那个少年就是在那种时刻里出现的,所以,一开始,我根本不要理他。那天我们一早就上山,要观看一种在别的宗教中已渐渐消失的祭典。
                  从停车的地方到祭祀的庙宇有一长段路,一下车,小贩就围上来了。这已经是到加德满都的第二天了,同样的经验已发生过很多次,所以,同行的导游和朋友都互相告诫:
              “千万别停下来买东西,赶快走。”
                  在我埋头疾走的时候,那个少年一直跟在我身旁,手里拿着两块红色的小圆石头要卖给我,一路上,从四十卢比已经降到二十卢比一个了。他个子不高,瘦瘦长长的,一脸羞怯的笑容,声音也比旁人来得尖细,还带着点童音。也许就是那童音触动了我,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抬头向他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现在不能买:
              “也许等一下回来再跟你买吧。”
                  我是想这样把他打发走的,可是,他有点失望地对我说:
              “不行啊,等一下我就要去上学了。”
                  是真的吗?眼前的这个孩子竟然是个半工半读的可爱少年吗?
                  他大概看出我的惊讶与猜疑了,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个小夹子,把里面的学生证拿给我看。他告诉我他上几年级,现在我已经忘了,但是我还记得他迫不及待想让我相信他的那种感觉。
                  “你今年几岁?”
                  “十四岁。”
                  浅色的眸子,深棕色而瘦削的双颊,脸上有一种很天真顽皮却又很知礼的表情,我开始喜欢起他来了。我想,他的老师一定也喜欢他的。
                  当然,他手上的石头是以二十卢比的价钱卖给我了,我又帮他向同行的朋友们推销了一些,然后,很高兴地和他摇手说了再见。
                  在路上,我看他还在人前人后地推销他的红石头,大概想在上学之前多赚一点吧。在一个下坡的斜梯之前,我还帮他照了几张相,他在我的速写本上很整齐地留下他的英文地址,希望我把相片冲洗好了以后寄给他,我也很慎重地答应他了。
                  这时,有些买了他石头的朋友跑来向我抱怨了:
              “你叫我买他的,可真是上当了。别人才卖五个卢比一个哩。”
                  我心里只是觉得很好笑。本来就是嘛,在台湾本乡本土上,我也从来没还讨过价,从来没买到过真正的便宜东西,到了这么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做观光客,当然是应该上当的。抱歉的是把朋友们给连累了,而连累的原因是由于我对这个半工半读的少年的一种偏爱罢。
                  可是,等到参观完祭典回来,在原来的路上又遇到他时,我的感觉就不对了。已经快十点钟了,他还没去上学,还能面对着我笑,我想,我那时候的脸色一定很难看:
              “怎么?你还没去上学?”
                  (A)他大概也感觉到了,脸红了起来,讪讪地说:“我马上就去了。”。”
                  我也没理他,自顾自地往前走,心里很悲伤,这样小的孩子就为了生活开始讨好,开始欺骗,实在也由不得他。我本来不应该对他生气的,可是,我也找不到其他的对象来生气,穷困的生活、文明的侵入、物质的诱惑,没办法把它们抓过来痛骂一阵,我因此也只好用冷酷的面孔来对待眼前的少年了。
              走了几步以后,他忽然从后面跑过来,追着告诉我:
              “我现在就去上学了,再见。”
                  我敷衍地回了他一声再见,看着他慢慢地向山路上后退,心里想:何苦呢?要等着我们这一车观光客走了以后再出来做生意,恐拍要耽搁不少时间,损失不少金钱吧?
                  上了车,心里还在想这件事。刚好有个朋友坐了过来,劈头第一句话就是:
              “上当了!二十个卢比买块破石头。”
              “是啊!上当了啊。”我嘴里漫应着她,心里却还想着那个红着脸在后退的少年,此刻正躲在哪里呢?该不是正在哪一处草丛里目送着我们的游览车慢慢地开走吧。
                  车子在山路上慢慢地开着,路旁草木葱茏,好一片仙境般的土地。也有些学生拿着书在前面走着去上学,车子过来的时候,他们嬉笑着闪开。原来也有这样幸福的年轻人,不为生活所愁困、所羞辱的年轻人。
              “哎呀!席慕蓉,快看!那不就是你的小朋友吗?”
                  全车的人都跳了起来,回过头去,从后车窗的大玻璃看出去,在四五个手上都拿着书的、高高大大的男孩子中间,那一个显得特别瘦小的少年,兴奋地向我们挥着手的少年不就是他吗?他手上拿着几本书,跟在我们车后奔跑着,一面咧开嘴笑着,一面拚命向我挥手,脸仍然是红红的。
                  (B)我的脸一定也红了,手忙脚乱地,又想打开旁边的窗户,又想继续朝车后的他挥手,嘴里还一直嚷着:“唉呀!是他啊!是他啊!”
                  感谢那宽厚的命运,给我们安排了这样的一次相会,让我们两个人都没有抱憾,让他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让我能心满意足地离开,上天待我们真厚!
                  他们的学校就在路旁,车上的朋友在车子经过时都看到了,唯独我没有看到,因为,我仍然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向我挥手、越来越小越模糊的身影,心里小声地向我的少年朋友说再见。
              那时候,我心里的快乐是说也说不完的了。
              (作者:席慕蓉,有删改)(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情节发展作者心情的变化
              少年一开始出现根本不愿理他
              看到他羞怯的笑容,听到他的童音    
                  开始喜欢他
              朋友抱怨上当了好笑
              参观完祭典又遇到他    
                  快乐
              (2)分析开头第一、二自然段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①请从人物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A)处画线句。
              他大概也感觉到了,脸红了起来,讪讪地说:“我马上就去了。”
              ②结合语境,赏析文中(B)处加点词语。
                  我的脸一定也红了,手忙脚乱地,又想打开旁边的窗户,又想继续朝车后的他挥手,嘴里还一直嚷着:“唉呀!是他啊!是他啊!”
              (4)作者结尾写道“那时候,我心里的快乐是说也说不完的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3. 拓展探究。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自选角度,谈谈你对柳宗元、苏轼两位散文大家在描写景物特点时艺术手法运用的理解。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答:    
            • 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题目.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子俩遛网打鱼--    --砸冰行船--    --看到希望
              (2)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3)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4)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 5. 找回颤动的感觉
                                                        林夕
                (1)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主任童老师说了许多祝福和叮咛的话,然后发给每人一张稿纸,让他们写出自己认为未来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算是高中最后一篇作文.
                (2)童老师话音刚落,他就在稿纸上写出答案: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
                (3)二十年过去了,已成为京城富商的他,又回到故乡,参加母校五十年庆典.他为老师准备了一份贵重的礼物--LV皮包.
                (4)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这位一辈子生活在小镇、奔走于校园的中学女教师,似乎对来自法国的著名品牌并无多少印象.相反,他自己,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地感动了!那是二十年前他离开学校时完成的最后一篇作文.
                (5)他看着那有些发黄的纸上写着:赚一万元钱、住有阳台的楼房、看罗大佑演唱会.他百感交集,眼泪一瞬间涌了出来.
                (6)他早已实现这些梦想.实现之后,并不觉得它们重要.
                (7)“如果现在,让你写下过去二十年,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三件事,你会写什么?”老师问.
                (8)他思考片刻,拿出笔,在稿纸背面写下:            
                (9)老师看了,微笑着道:“给我讲讲吧.我相信,每件事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
                (10)那一年,他二十九岁,辞职创办自己的公司,忙的晕头转向,春节也没回家.除夕夜,他往家打电话,母亲问:“有没有吃饺子?”他说:“吃了,在超市买的速冻水饺,一点儿也不好吃.真想吃你包的三鲜馅饺子.”初一晚上,他刚刚上床睡觉,就被门铃声叫醒,开门一看:是母亲.她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给儿子送饺子来了!
                (11)他对老师道:“那是我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饺子!现在回想起来,还能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香味.”
                (12)一年后,由于各种原因,公司倒闭了.当初创办公司,他欠下几万元债,心灰意冷,萌发轻生念头.这时,一位平时并不十分亲近的朋友找到他,给他一本存折,告诉他密码,转身走了.
                (13)“存折上有6500元钱,是他的所有积蓄.他是一名公务员,每月薪水不到一千,每次发薪就存一二百,每次存钱的记录都在上面.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我起作用的是存折主人的真诚和信任.就算是为了报答他,我也一定要收拾残局,东山再起!”
                (14)说到这,他停住了,陷入深思,仿佛又回到那充满艰辛的拼搏岁月.
                (15)老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他道:“那第三件事呢?一定是个浪漫的故事吧!”.
                (16)“不,一点儿也不浪漫.那字条上没有写‘我爱你’,‘我想你’这些甜蜜的话.当时那种情况,我们根本没有心情.”
                (17)“发生了什么事?”
                (18)“两年前,我由于长期劳累和工作紧张,患上了耳疾,医学上叫乳突炎.我先是左耳感染,后来右耳也染上了.那段时间,妻子一直陪着我,每天帮我热敷、清洗耳道.病情越来越重,我需要动手术.手术前夜,我担心手术失败会失聪.她就给我写下那张字条:亲爱的,别担心,我愿意永远做你的耳朵!”
                (19)老师被他的故事打动了,像一位慈爱的母亲,伸手在他的背上拍打几下,意味深长地道:“二十年前,你们写在纸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很虚幻,有的很物质.二十年后,你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读来读去,我只读出两个字--感动.其实想想也对,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
                (20)是啊,生活中还有什么比感动更重要的呢!它只轻轻一下,就拨动了心的弦律,荡起的涟漪久久挥之不去!无论何时何地,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事,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那些感动里包含着岁月老人无法带走、死亡之神无法摧毁的真情.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精华本,2014年9月第一版,略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请在第(8)段内填空缺处填入三个恰当的短语.
              (2)为什么“他的礼物,好像并没让老师感动”而“相反,他却被老师的礼物深深感动”?请结合全文说出原因.
              (3)小说第(6)段能否删去?请结合上下文说出理由.
              (4)请说说你对题目“找回颤动的感觉”深刻内涵的理解.
              (5)小说常常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
              ①上面是《最后一课》中运用这种写法的语段,请从“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角度进行赏析.
              ②请发挥想象,运用这种写法将本文第(10)段“他”见到母亲那一刻的内心独白描述出来(80到100字)
            • 6.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 7. 悦读中外经典【材料1】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
              ----节选自《西游记》【材料2】
                  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节选自安徒生《》【材料3】
                  眼前陡亮,铁舟已然出洞,两人不禁同声喝彩:“好!”原来洞外是个极大的喷泉,高达二丈有余,奔雷溅玉,飞入半空,嗤嗤之声就是从喷泉发出。那溪水至此而止,这喷泉显是下面溪水与瀑布的源头了。郭靖扶着黄蓉上了岸,将铁舟拉起放在石上,回过头来,.当此美景,二人纵有百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
              ----节选自金庸《射雕英雄传》【材料4】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1)【材料1】节选自    的《西游记》,请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情节:    
              (2)【材料2】节选自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    》:其中画横线的句子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写出你的理解:    
              (3)请根据前面内容的提示,把下边两个句子还原到【材料3】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A.却见水柱在太阳照耀下映出一条眩目奇丽的彩虹
              B.一条巨大的水柱从石孔中直喷上来
              ①处应为      ②处应为    
              (4)【材料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材料1】和【材料4】在描写人物时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请分别指出这两则材料主要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6)少年正是读书时,悦读经典,快乐一生!请写一则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 8.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公交车上
                                                 旸 子
                  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一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④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
                  ⑤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
                  ⑥男孩“嗷”的一声
              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
                  ⑦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
                  ⑧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⑨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而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
                  ⑩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
              ⑪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
              ⑫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车厢通道又恢复了通畅.
              ⑬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一场风波,人们冷漠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
              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
                                                                                      (原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的主要内容.    
              (2)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在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方框中.
              司机斥骂→    →脸上有了冷笑        →温和的笑意
              (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
              ①男孩“嗷”的一声
              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品析加点词)    .②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②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    
              (4)第⑦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    
              (5)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 9. 现代文阅读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①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②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③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④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
              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⑤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
              出现在视野里
              .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⑥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⑦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2)根据提示,填充方框.
              情节:突遇暴雪→①    →发现黑点→②    →发现村庄
              心理:③    →焦急万分→④    →失望之极→放下心来
              (3)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表弟
              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分别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②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句话的妙处)
              (4)第五段划线句子中的“真的”一词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请以第一人称写出来.(40字以内)
              (5)文中的“水井”一词表意丰富,请说明.
              (6)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希望,脚下不停步,就可能实现人生的目标.你有类似的感悟吗?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 10. 名著阅读
                文段一: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文段二: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①文段一中的“他”指的是    ,这两段文字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
              ②文段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