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某种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和摧残、埋没人才的行为表达强烈的愤慨之情。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二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 2.

              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B.第二段中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
              C.本文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D.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形貌,“蒙络摇缀”写颜色,“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 3.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活泼。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 4.
              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描写)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
              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记叙)
              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记叙)
            • 5.

              《唐雎不辱使命》

              (1)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5) 下列是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6) 下列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7) 选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
              (8) 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D.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6.

              《出师表》

              (1)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 )

              (2) 

              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

              (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弛。③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4) 

              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5) 

              对下面语句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6) 

              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7) 

              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9) 

              下面是对一二两段文字的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10)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1)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12)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希望刘禅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  
              B.希望刘禅实行法制,严明赏罚。
              C.希望刘禅亲贤远佞。                  
              D.希望发动战争统一中国。
            • 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
              B.本文作者从正面来申述观点,并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
              C.作者认为一个人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也能经受住考验。
              D.“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作者认为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
            • 8.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3)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飞渡过30万人。(4)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5)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6)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7)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8)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9)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10)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11)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1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3)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4)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5)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16)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7)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 对本文导语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本文导语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 对文中“至发电时止”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4) 本文在记叙过程中穿插的议论句子是( )
              (5) 对详写东路军战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6) 关于新闻,说法错误的是( )
              (7) 新闻最重要的特点是( )
              (8) 关于新闻的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句           
              B.第(1)(2)句
              C.第(1)(2)(3)句         
              D.第(1)(2)(3)(4)句
            • 9.
              下列各项中的句式变换不符合改句要求的一项是( )
              A.原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要求语气表达更强烈)改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难道不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吗?
              B.原句:北戴河在清末就已经成为外国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要求缩写句子)改句:驻华使团的度假胜地.
              C.原句:他,是口的巨人.并且,他也是行动的高高的标杆.(要求前后句句式一致)改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D.原句: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铿锵有力地前行.(要求突出强调“铿锵有力”)改句:铿锵有力地,赣南苏区在先行先试中前行.
            • 10. 下列句子中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个“惜”字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但对成吉思汗在“文治”方面的批评要严厉些。
              B.《“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以速写的形式对杨利伟出征这件事进行了报道,角度独特,内容新颖,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彩,在众多报道中显示出明显的独特之处。
              C.《松鼠》从总括松鼠特点入手,生动具体地分说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最后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思路清晰,结构严密,语言生动。
              D.《木兰诗》北朝民歌,这首长篇叙事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详写了木兰十年征战的生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