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

                                                                                                                                     钱 晨

              ①在非洲草原上,角马永远是狮子捕获的对象。而刚刚成年的狮子,一般都会犯一个同样的错误,就是在捕捉角马时,看中的都是那些又高又大的角马。在狮子的眼里,只有这样大的猎物才够自己和兄弟们美餐一顿。何况,既然是面对一大群角马,为什么不挑选最大最肥的呢?

              ②能够捕获到角马群中最大的角马,难道不是最好吗?

              ③刚成年的狮子,都有这样的雄心壮志——这当然最好!

              ④只是,高而大的角马,都是角马群中最为强壮、最为凶猛的分子。因此,狮子在捕获他们的时候,风险也就增大了好几倍,不但会让角马逃脱,还会常常被角马顶伤或是踢残,十有八九(    )。

              ⑤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狮子们才会真正长大,也最终懂得,不要(    ),否则自己面临的只有被打击和失败。

              ⑥于是,狮子们这才开始去捕获那些老弱病残的角马。

              ⑦渔民们都知道,拖网越大,捕获的鱼也就会越多,这是成正比的。因此,有人为了多捕鱼,会把拖网一再地加大。作为渔民,多捕鱼是一种成就。

              ⑧只是,风浪中,常常因为拖网太重,网里的鱼太多,渔船反而会被拖网带走。那些人毁船翻的事故,也是多出于此。

              ⑨有一个农民,自从买了一辆农用运输车拉货,生活便明显地得到了改善。他的农用车能拉一吨的货,但要是能拉两吨,他的富裕程度也就增加了一倍,这是一个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术题,简单得很。这个农民如此就能更富裕些,更富裕难道不好吗?当然最好!

              ⑩于是,这个农民用一吨的车子,开始拉两吨的货物。财富的收益果然就多一倍,一点都不差。谁想,他却在一次狂风暴雨的天气里,因为车子超载而翻下山谷。他的人生幸福,也就至此被全部终结。

              ⑾其实,人与动物都是一样的,能够顺顺利利地走下去,无灾无难地活着,又能

              不断有所收益,按说已经是莫大的福分了。

              ⑿如果                                                            ,那么就会(     )。

                                                                                                                                                                                               选自《思维与智慧》


              (1) 为了阐述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请你仿照下面对第三个事例的概括,写出第一个和第二个事例的主要内容。

              例句:农民想得到更多的财富,用一吨的车子拉两吨的货物,结果却因为超载翻下山谷,车毁人亡。

              (2) 请联系上下文,将下面三个成语按正确顺序还原到文中的括号里,依次是     

              A.自不量力     B.得不偿失    C.无功而返

              (3) 文中第②③两段说“难道不是最好吗?这当然最好”,第⑨段又说“难道不好吗?当然最好”,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4) 请你结合对文章的理解,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 这三个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请将你的思考补充到第⑿段的横线上。 (6) 积累链接:蒲松龄在《狼》一文中讲述了两只贪婪狡诈的狼最终毙命的故事,请你默写出本文的中心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 2.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选自《义田记》

              【注释】①负郭:靠近城郭。②稔:庄稼成熟。③逮:及。④三公:泛指高官。⑤孥:儿女。⑥廪稍:公家给予的粮食。⑦沟中瘠:指饿死在沟壑中。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方(   )   既而(   )    遗(   )   为(   )

              (2) 下列哪一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两句用法不同( )。

                A、亲而贫、疏而贤  B、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  C、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3) 请用两条“∕”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准确断句。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5) 这个故事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请写出两个) (6) 文末“是皆公之罪人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 积累链接:范仲淹曾经做西部边境的统帅,《渔家傲·秋思》便是写于此时的诗句。请默写出其中揭示戍边将士思家报国矛盾心理的句子。
            • 3.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 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1)                                 

              (2)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3)                                  。

              (2) 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1)                                 

              (2)                                 

              (3) 你如何理解第⑧段画线句的含义。 (4) 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诗句,诗人陆游是_______(朝代)爱国诗人。
            • 4.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1)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2)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3)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4)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5)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6)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7)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 阅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2分)

              突遇暴雪→         ①         →发现黑点→        ②       →发现村庄

              (2) 文段(1)划下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什么作用?  (3) 文段(6)划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真的”一词包含着“我”丰富的心理活动,请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写出来。 (4) 文段(7)中的“水井”一词语义双关,请你结合语境,写出“水井”一词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5) 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6) 【积累链接】请根据你的课外积累,写一句咏雪的古诗名句。
            • 5.

              马头琴的黄昏

              大草原的日与夜无边无际,没有遮拦和阻挡,似乎遍地都是道路。

              我把自己交给了这苍苍茫茫的世界,去游牧点聆听巴音图老阿爸的马头琴。黄昏来临,草原上,一片片绿茵涌来,如爱抚、似轻吻、像牵扯,缠缠绵绵。行走间,又纷纷流淌远去,让人感觉有很多失落,可又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黄昏也是无限宽广,像一张巨大的黑茬羊皮不可阻挡地慢慢铺展。远近都是静止的状态,草色松软、深沉、凝重,又朦朦胧胧。没有风,也没有鸟啼,敖包山不语,古神树无言,一切都是自然而超脱的寂静。花朵暗淡了,怎么也看不见那种生机和灵气。夕阳像一嘟噜牛肉,在天边飘飘摇摇,滴淌着揪心的血色。

              我想起前些天过世的娜日斯老阿妈,还有那个悲痛的黄昏。她躺在风葬的勒勒车上,奔跑颠颠,掉落在荒草丛里,那就算她自己选择的墓地。那里空空荡荡,什么都不存在,一切归于平静。对她来说。

              静默中的惆怅一如黄昏,在眼前无边际的漫延。

              蒙古包前的巴音图老阿爸,头发如一蓬草,一蓬染满岁月霜雪的草。他坐在那里,凝视远方,倾听草原,蒙文字母那样一动不动。身后悬挂的古长弓紫红紫红的,仿佛紧绷着他的那块天空和他的这个黄昏。

              巴音图老阿爸用他全部的热爱与激情,又拉响了长者般的马头琴。

              那首世代相传的《奔马》出发了,缰闪、蹬动、马嘶、蹄响,粗犷而悠扬,豪放又恬润,有节奏地震撼草原,澎湃胸怀,令人不可抑制。黄昏渐渐逼近马头琴了,马头就拼力昂动,大声歌唱,我觉得心热亦心疼。

              力量涌动着,留恋强烈着,大草原却很自然地下沉着。天边的晚霞依然绚丽,一片片泼洒剩下的光焰。小伙子驱赶海浪般的马群,姑娘驾起云朵一样的羊群,把牧归的鞭花撒进起伏的琴曲,套马杆是他们没有尽头的道路。几头拉着勒勒车的牛,不抬头,也不张望,只是加快了蹄步。它们知道自己是牛,也许懂得老牛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

              马头琴还在轰轰烈烈地响亮,不留余地地迸发着情感、力量和向往,那大草原好像随着琴弓流来淌去。苍老的巴音图老阿爸,难道在他剩下的时间里没有疑虑与忧伤吗?“生命的节奏是爱。”不知道为什么罗曼·罗兰的话突然响在耳畔。谁能躲过人生中的黄昏呢?那么,就去爱,就去奋斗,就去快乐生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你还活着。

              生命的目的是享受生命。

              蒙古包后面的额吉湖陷进了黄昏,蓝蓝的、深深的、静静的,绝不是一片忧郁,而像巴音图老阿爸圣洁的心,可容纳辽阔的大草原。

              女儿塔娜给巴音图老阿爸披上一件皮袍,温暖中他更加昂奋,马头琴的曲调如欢奔的野马自由而欢快。琴曲漫过我的躯体、灵魂,乃至整个生命。蓦然间,我好像捡拾回来许多失去的什么东西,也释放出压在时间深处的那些灵动和激情。我也是大草原上的一棵草吧。

              老阿妈走出蒙古包,望望夕阳,又瞅瞅巴音图老阿爸,抿着笑熬奶茶去了。

              琴曲悠悠。

              蒙古包、炊烟、羊群、马头琴,一切都在美丽着黄昏。(有删改)

              (1) 全文围绕着“我”聆听巴音图老阿爸的马头琴和心绪的变化来写,请梳理作者思路。 (2) 结合全文看,第三段的景物描写与第四段写娜日斯老阿妈的“风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写作技巧来看,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 巴音图老阿爸的琴声有哪些特点? (4)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 (5)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请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并评价作者对此的观点。
              (6) 积累链接:同是乐器声,马头琴带来的是新的生命感悟,而有的喇叭声却让人听了发愁害怕。请写出《朝天子咏喇叭》中表现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痛苦和不幸的句子是:                                                             
            • 6.

              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

              包利民

              (1)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 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2)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原上稀稀疏疏的树。 (3)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凭着感觉朝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4)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5)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真的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6)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 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7)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选自《联谊报》,有改动)
              (1) 阅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4分)

              突遇暴雪→         ①         →发现黑点→        ②       →发现村庄

              (2) 文段(1)划下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起什么作用? (3分)
              (3) 文段(6)划线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真的”一词包含着“我”丰富的心理活动,请发挥想象以第一人称写出来。(3分)

              (4) 文段(7)中的“水井”一词语义双关,请你结合语境,写出“水井”一词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4分)

              (5) 结合全文,说说以“大雪封不住希望的心”为题的妙处。 (3分)

              (6) 【积累链接】请根据你的课外积累,写一句咏雪的古诗名句。 (3分)

            • 7.

                 小狗睡觉 

                                            ◆鲍尔吉•原野

              ①我每天跑步经过市场,亲切接见红塑料大盆里的黄褐色的螃蟹、待宰的公鸡、胡萝卜和大蒜,那天有一窝小狗吸引了我。

              ②小狗挤在柳条编的大扁筐里,它们把下巴放在兄弟姐妹们的脊背上,像鲜黄带黑斑的粘豆包黏在了一起,黑斑是豆馅挤到了皮外面。我不知道还有哪些生灵比这些小狗睡得更香,它们的黑鼻子和花鼻子以及没有皱纹的脸上写着温暖、香甜。

              ③小狗在市场上睡觉,自己不知道来这里要被卖掉。它们压根听不懂“卖”这个词。卖,是人类的发明,动物们从来没卖过东西。狗没有卖过猫,猫没卖过麻雀,麻雀没卖过驼背的甲壳虫。动物和昆虫也没卖过感情、眼泪和金融衍生品。小狗太困了,不知是什么让它们这么困。边上铁笼里的公鸡在刀下发出啼鸣,仿佛申诉打鸣的公鸡不应该被宰。而宰鸡的男人背剪公鸡双翅,横刀抹鸡脖子,放血,那一圈土地颜色深黑。笼子里的鸡慌慌张张地啄米,不知看没看到同类赴刑的一幕。

              ④小狗睡着,仿佛鼻子上有一个天堂。科学家说,哺乳类动物都要睡眠,那么感谢上帝让它们睡眠。睡吧,在睡眠中编织你们的梦境,哪管梦见自己变成拿刀抹那个男人脖子的公鸡。

              ⑤家里养了小猫后,我差不多一下子理解了所有小狗的表情。原来怕狗,如耗子那么大的狗都让我恐惧。后来知道,小狗在街上怔怔地看人,它们几乎认为所有人都是好人,这是从狗的眼神里发出的信号。狗的眼神纯真、信任,热切地盼望你与它打滚、追逐或互相咬鼻子。狗不知道主人因为它有病而把它抛到街头;狗不知道主人搂着它叫它儿子的时候连自己亲爹都不管;狗不知道                               ……人发明了“狗”这个词之后自己当人去了。

              ⑥人在教科书上说人是高级动物,为了佐证这一点,说人有思想、有情感、有爱心。人间的历史书包括国家史、丝绸史、医药史以及一切史,却见不到人编出一部人类残暴史和欺骗史。人管自己叫人已够恭维,管自己叫动物也没什么不可以,然而管自己叫高级动物有点说冒了,没有得到所有动物们的同意。如果仅仅以屠杀动物或吃动物就管自己叫高级动物,那么狼早就高级了。

              ⑦小狗在泥土那么黑的筐里睡觉,像彼此搭伴泅渡一条河,梦的河。狗像展览脸上幼稚的斑点,像证明筐有催眠的魔法。而它们的母亲,在一个未知的地方落寞地想它们,一群没有名字、无处寻找的儿女,用眼神询问每一个过路的人。        

              (1) 第①段中加点词“接见”一词能否换成“遇见”,为什么?(2分) (2) 说说第③段划横线句中两次特写铁笼里的公鸡有何用意?(2分) (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第⑤段横线上续写一个切合语境的句子:狗不知道                                          。(2分) (4) 用一句话概括第⑥段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并说说你是否同意该观点及其同意的理由。(3分) (5) 读到文章结尾划横线的句子,真令人心疼。请你借助想象,融入情感,描写那些小狗和妈妈团聚时的画面。(50字以内)(3分) (6) 作者笔下的狗被描绘得如此纯净、可爱,但是在我们的文化中却留下了很多贬损狗的成语、俗语或者歇后语等,请你任意写出一个。(1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