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2)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
              (3)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
              (4)“蜂争粉蕊蝶分香”,昆虫给花完成传粉受精的任务。
            • 2.

              花朵家族为什么缺少“黑皮肤”

              ①走进大自然,盛开的鲜花织成一个庞大的“花朵家族”。它们五彩缤纷,瑰丽夺目,有的洁白如玉,有的赤红如血,有的黄似橙桔,有的水绿如蓝。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开黑色花朵的植物少得可怜。

              ②据植物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的“黑皮肤”花朵仅8种,它们分别是黑郁金香、黑玫瑰、黑百合、黑莲花、墨菊、黑牡丹、黑色雪莲花以及约旦的国花黑鸢尾花。而经科学家分析,这些“黑皮肤”花朵也并非真正的“黑皮肤”,实际上是接近黑色的深红或深紫色花朵,就是所谓的“红得发紫,紫得发黑”而已。也就是说,花朵家族中,没有真正的“黑皮肤”!

              ③再来看看花朵的其他兄弟。有人做过统计,在千万种花色中,共有白、黄、红、蓝、紫、绿、橙、茶和黑等9种“肤色”。其中以“白皮肤”最多,白色花朵占有整个“花氏席位”的30%,其次是黄花,也占了差不多20%的席位,接下来依次是红花、蓝花、紫花、绿花、橙花、茶花,均“人丁兴旺”,活跃在花朵大家族中。而“黑皮肤”花朵的占有量就少得可怜了,只有万分之几,而且呈现濒危的趋势。

              ④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黑皮肤”花朵的势单力薄呢?这得从花色的形成说起。

              ⑤原来,花瓣开成什么颜色,并非由它自己说了算,而是由花瓣细胞内所含的色素决定的。这些色素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类胡萝卜素,它一旦霸占了花瓣,就会“命令”花瓣开出红色、橙色或黄色等颜色。第二类是花色素,它们以花青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由于花色素种类众多,因而“指挥”花朵开出的颜色也很多,如当细胞液呈酸性时,可表现出红色、粉色、橙色等;呈中性时,为紫色;细胞液呈碱性时,则为蓝色。第三类是类黄酮,这类色素也“势力强大”,“兄弟众多”,常以糖甙的形式存在于花瓣细胞液中,开花时,可“命令”花朵开放出浅黄至深黄的各种花色。细胞液碱性越强,其黄色变得越深,反之,如酸性越强,其黄色变得就越浅。

              ⑥三种色素,影响了花色的“命运”。它们有的单独影响,有的则“联合”出击。比如,在成员众多的黄色花朵中,像金鱼草、大丽花等花的奶油色、象牙色,纯粹是类黄酮一手影响的。较深的黄色,像郁金香、百合花和蔷薇花等,主要“指挥者”是“类胡萝卜素”。而万寿菊、酢浆草等花朵的深黄色,则是由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协同指挥”的结果。在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的“指挥力”比类黄酮的“魄力”更大。

              ⑦至于占有“花氏席位”30%的“白皮肤”花朵,它们的颜色难道是花瓣体内不含色素吗?其实不然。有科学家分析,自然界里根本就没有纯白色的花,白色花的花瓣内也含有色素,它们是一种颜色极浅的“类黄酮”,只因影响力太小,所以我们肉眼看上去,花朵还是呈白色的。

              ⑧而那8种所谓的“黑皮肤”花,虽然花瓣呈黑色,但提取不出一丁点“黑色素”。他们的黑,只是一种由花色素“指挥”下开出的红色、蓝色及紫色混在一起使颜色加深,从而形成一种近似黑色的色泽。

              ⑨那么,为什么“黑皮肤”的花这么稀少呢?原来这与太阳辐射、花卉本身的生理特点有关。我们知道,太阳光由7种不同颜色的光线组成。在植物界中,红、蓝、橙、白色的花朵,能反射含热量高的太阳辐射光,使之免遭高温灼伤,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而黑色花正好相反,只能吸收热量而不能反射太阳的辐射,因而常让花体内部组织被高温灼伤,难以生存。

              ⑩另外,这还与昆虫的习性有关。自从被子植物出现后,昆虫也繁殖起来。许多植物靠昆虫传粉受精。与其他颜色的花相比,黑花不醒目、不鲜艳,不大容易吸引昆虫,难以完成传粉受精过程,不利于传宗接代。因此,从进化角度来看,黑花容易被淘汰。


              (1) 通读全文,分析花朵家族缺少“黑皮肤”的原因。


              黑色花只能吸收热量而不能反射太阳的辐射,因而常让花体内部组织被高温灼伤,难以生存;与其他颜色相比,黑色花不醒目、不鲜艳,不大容易吸引昆虫,难以完成传粉受精任务,不利于传宗接代。


              (2) 第②段说“而科学家分析,这些‘黑皮肤’花朵也并非真正的‘黑皮肤’”,这是为什么呢?



              (3) 第⑤⑥段分别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4) “较深的黄色,像郁金香、百合花和蔷薇花等,主要‘指挥者’是‘类胡萝卜素’”一句中的“主要”能否删掉?为什么?


            • 3.

              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神态温驯,给人以优美、活泼的感受。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友好往来,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殊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头九个月里,“兰兰”在东京不幸病故时,3000万日本人向“兰兰”致哀。日本首相也发表讲话,痛悼“兰兰”离世!

              ……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的活动范围与季节关系很大,冬春季多生活在3000米以下没有积雪或积雪较少的山谷地带。冬天照常活动,没有冬眠的习惯。夏秋两季则多在3000米以上的地带活动。天气炎热时,也常到山沟里的小溪、小河旁喝水,有时候还下水游泳。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文中画线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4.

              文中用了画图表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它的作用是什么?

            •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找“新的地球”

              田丰

                  ①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发现了三颗迄今为止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开普勒一62e、开普勒一62f和开普勒一69c。据称这三颗行星“大小合适,位置合适”,距离地球约为1 200光年。或许这样的距离对人类而言仍太为遥远,但却为人类寻找“地外文明”带来新的希望。

                  ②人类宜居的类地行星,首先需要满足液态水水可长期稳定存在于星球的表面,一般来说其质量量约小于10个地球质量之和,如果超过这一质量范范围,行星通常是气态的,无法供地球生命的发生生、发展。另外,行星的位置也很重要。行星距离其其恒星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这样才可以保证液态态水在行星表面的稳定存在。

                  ③截至2013年4月,人类发现的最有可能的宜居的候选太阳系外行星有11颗,其中有的尚没有完全得到确认,有的可能并非类地行星,而是类似于太阳系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冰行星,有的行星表面温度可能高达60~70℃。因此,这些候选的行星并非都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④就最新发现的三颗行星而言,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行星恐怕也不能称其为人类的新家园。首先,开普勒一69c: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比金星从太阳得到的还多,而我们知道,金星上是没有水的,因此开普勒一69c:上很可能没有水!开普勒一62e上的情况稍好些,但根据计算,这颗星球上存在的水很可能不会维持超过一两亿年,而这颗行星目前至少已有3亿年的高龄了。开普勒一62f可能是情况最好的行星,尽管它从恒星得到的光和热少,但只要有较厚的二氧化碳,大气就能维持接近地球的表面温度。不过,最糟糕的是,开普勒行星都离地球太远了,如果发射一艘飞船去开普勒一62f,即使按光速飞行也要1 200年!

                  ⑤那么,我们现在有没有发现距离地球比较近近的可居住行星呢?确实有一颗备选的行星。行星星HD40307g从其主星收到的能量,约为地球从太太阳得到的能量的62%,如果其大气比较浓厚且含含有比地球大气高至少25倍的二氧化碳的话,其表表面平均温度将与地球一样,十分适合人类居住。最让HD40307g值得人们关注的是,它离我们只有有42光年,比起一两千光年的开普勒行星来说,简简直就是触手可及!唯一遗憾的是,HD40307g的的存在是从最微弱的数据信号中发掘出来的,其存存在正在用其他方法进行确认。中国也在计划对地地球附近的宜居系外行星进行探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就会有以中文命名的人类新家园了。

              (1)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需要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加下划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同意美国航天局关于“开普勒行星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北京四合院

              赵济众

              ①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精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②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数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或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③北京的四合院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建筑布局。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传统布局,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与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成为维护社会安定的宝贵因素。

              ④人们已经发现,居住在高层建筑,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了;原来传统格局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消失了;人们的社交活动减少了,精神上的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没有了。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封闭式的孤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居住在高层建筑中的老人和儿童,常年“高”居简出,老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儿童的智力发展都受到影响。

              ⑤国内外的事实说明:人们不仅以拥有良好物质条件的住宅为满足,还强烈而习惯地要求拥有符合人性心理,能与周围的人彼此联系、共同生活的居住环境。如果人造环境不符合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缺房的情况下暂时会感到满足,一旦住房较多,人们的要求也就改变。高层建筑的这种社会功能缺陷,已引起许多建筑师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院”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都是力求满足人们心理要求的居住环境。

              ⑥北京人口密度大,人均占地少,开发建设一些高层建筑无可厚非。但是,如何使现代化高层建筑保持传统的四合院建筑风格,尊重和理解人们的居住习惯,在保证每家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突出四合院建造的社会功能?如何利用楼间庭院、凉台、天井、走廊以及室内外空间所有可以利用的引伸点,创造出一个生气勃勃,协调而多变的建筑空间,把人们从压抑窄小的室内空间里“解放”出来?这是人们对建筑师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义务和责任。

              (1) 第⑤段“社会功能缺陷”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 第⑥段中加横线词语“所有”有什么表达作用?

              (3) 第⑤段列举两个国外建筑师设计的四合院式建筑的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4)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说说菊儿胡同楼房式四合院住宅具有哪些特点。

              【材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菊儿胡同的楼房式四合院住宅,保持了老北京四合院“鱼骨式”传统布局,以通道为骨架,向南北发展形成“进院”,向东西扩展形成“跨院”。小区由一个一个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独门独户,廊檐是室内、室外空间的过渡和邻里间交往的地方。楼栋高2—3层,像四合院一样围合起来,中间是宽敞的庭院。院中有石桌、石凳和各种植物,白天人们在此休憩、活动,傍晚时分,这里成为邻里间交流的“平台”。 

            • 7.

              北京的四合院

                  ①北京四合院作为老北京人世代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驰名中外,世人皆知。

                  ②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元世祖忽必烈把土地分给京城的官吏们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的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③明清以来,北京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但这种基本的居住形式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更适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四合院形式。

                  ④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等成语。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通风采光均欠理想。而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宽绰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起居十分方便。

                  ⑤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亲和关,其乐融融。

                  ⑥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活动。

                  ⑦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的原因之一。

                  ⑧北京四合院能在历史上存在数百年,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住宅建筑难以并论的优点。今天,当都市现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重重叠叠的高楼大厦兴起的时候,人们——尤其是世代生长在京华的老北京人,会对四合院产生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

              (1) 结合全文,说说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的原因是什么。

              (2) 请具体说说文章第④段中详细说明南方四合院的目的是什么。

              (3) 阅读材料,结合文章,说说下面两则材料印证了北京四合院的什么特点。

                材料一  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大量的建筑,就有数不清的百姓住宅。元代曾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

                材料二  四合院所用花木还颇有讲究,多要求春季有花,夏季有荫,秋季有果,而且最好还有某种象征意义。四月开春粉红的海棠花与雪白的梨花,使庭院满堂春意,棠棣之花还象征着兄弟和睦;石榴虽不能遮荫,但其花其果的艳红却给庭院带来富贵色彩;枣花虽不显眼,

              但秋季挂满枝头的红枣也十分讨人喜爱,而且“枣”与“早”谐音,与石榴的多子结合在一起还有“多子”“早生贵子”象征家族兴旺的吉祥意义。

                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三峡博物馆

              ①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正西端,建筑主体长157.3米,宽98.085米,高32米,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这座建筑物外型本身,承载了许多历史与文化的寓意。

              ②三峡博物馆依山而建,整体呈一个大弧线形状。站在人民广场仰望,博物馆就像雄伟的长江三峡大坝。博物馆外形最显眼的是大面积的弧形蓝色玻璃幕墙和古朴方正的砂岩外墙。蓝色玻璃象征着水,砂岩外墙则代表着山,它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博物馆正上方是漏斗型的圆形穹顶,很像一个巨大的承露盘,一方面取“三峡之水天上来”之意,另一方面,水通过三层叠瀑,一泄而下,与人民广场相连,体现了三峡博物馆承接祖先文化之水、用文化滋润大地的寓意。

              ③三峡博物馆展厅面积为23225平方米,有4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反映三峡历史、三峡文化和三峡精神的“壮丽三峡”;反映重庆地方历史文化源流的“远古巴渝”;反映20世纪重庆城市变迁的“重庆"城市之路”;反映重庆抗战文化的“抗战岁月”。这里重点介绍前两个展厅。

              ④“壮丽三峡”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一楼右侧,是博物馆的招牌展厅。走进展厅,参观者就仿佛来到了壮美的瞿塘峡。迎面是一幅长9米、高6米的三峡壁画,它与摆放有致的各种三峡石一起,构成了雄伟的夔门、秀美的桃子峰。而此刻参观者的脚下,正踩在一条用玻璃隔水方式营造的长江水上。江水拍岸的声音,川江号子的声音,以及长江三峡特有的猿啼声,构成了一个真实壮丽的三峡。

              ⑤“壮丽三峡”展厅摆放了大量天然三峡石。瞿塘峡口切割来的瀑石,瞿塘峡中段的黑石,巫峡切割来的纤夫石、纤夫路,以及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的白鹤梁题刻,也被部分切割搬进展厅。目前在全国的博物馆中,还没有放如此大规模大型天然石头的先例。

              ⑥与“壮丽三峡”展厅相比,“远古巴渝”展厅则显得古朴而厚重。“远古巴渝”展厅位于三峡博物馆二楼左侧,展厅面积1160多平方米,展品逾1000件。这是三峡博物馆文物最丰富的一个展厅,里面的文物80%以上都是1997年以来重庆三峡考古的新发现,这次是首度公之于众,比如巫山龙骨坡出土的巫山人牙齿和下颌骨化石、兴隆洞遗址发现的剑齿象牙石刻、奉节鱼腹浦发现的陶片、小田溪出土的鸟形尊等。这个展厅主要靠文物来说话,它要展示远古巴渝文化的客观存在和无穷魅力。

              (1) 从文中筛选出相关词语,概括“壮丽三峡”和“远古巴渝”两个展厅各自的主要艺术风格。

                “壮丽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古巴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从选文第①、⑤自然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它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关部门准备打一则广告,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介绍三峡博物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三峡博物馆的这则广告撰写广告词。要求:内容与选文相符;语言具有吸引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
              闲话白菜
              钱国宏
                  ①白菜是南北方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别看它普通,闲暇时,弄一桌“白菜宴”,既解馋又养生。
                  ②白菜栽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种类北方有胶州白、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大毛边等;南方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③白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菜中之王”美称。用于炖、炒、熘、拌以及做馅、配菜都可以,故俗语云:“肉中就数猪肉美,菜里唯有白菜鲜。”
                  ④白菜除作为蔬菜供人们食用之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古代医书《名医别录》里记载:“白菜能通利胃肠,除胸中烦,解酒毒”。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白菜汁,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并说“冬汁尤佳”。
                  ⑤白菜食法颇多,从烹调方法上看,无论是炒、熘、烧、煎、烩、扒、涮、凉拌、腌制,都可做成美味佳肴,如果同鲜菇、冬菇、火腿、虾米、肉、栗子等一起烧,还可以做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菜肴。用新鲜猪肉末制成丸子,再加大白菜红烧,这是河南地区有名的“大白菜烧丸子”。把干辣椒节过油炸,然后用醋与白菜块同炒,这是有名的“醋溜白菜”。东北有道名菜就叫“栗子烧白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汁鲜味美,酥烂适口,红白黄三色相间,色、香、味兼备。此外,还有“奶汁靠白菜”、“如意白菜卷”等等一系列菜肴。
                  ⑥总之, 白菜食用方法很多 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在东北,吃得最普遍的还是炖白菜汤和炖酸菜。东北人喜欢把白菜渍成酸菜,酸菜炖火锅、炖大骨头成为了东北人引以为豪的家常菜。酸菜炖大骨头端上桌后,香气缭绕,热气腾腾,骨头肉颤巍巍,丝丝缕缕,泾渭分明;酸菜晶莹剔透,油花闪烁,让人举箸之际,耳边油然想起东北腔席卷四方的断喝:“翠花,上酸菜!”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1.15第14版,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白菜的三种特征。
              (2)第④段中画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直线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任意选作一题,)
              ,自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句中的“据考证”能否删掉,为什么?
              ②“白菜食用方法很多,入书的就有数百种。”句中的“仅”若换成“全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 10.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朱筱新
                  古人的服装与今人的服装差异很大。其中,在古人服装外面,是见不到口袋的,这与古人的物质生活有直接的关系。古代的许多生活用品、用具都比较大,无法装在身上。如作为古代书写工具和材料的“文房四宝”,就不能装在衣服内的口袋里。
                  古人外出远行时,行李及“文房四宝”等一些体积、重量较大的物品,多放在随身携带的行囊中。行囊是一个缝制的长形口袋,可以斜跨在肩上。此外,个人也可将这些物品装入包袱,捆扎后背在肩上。
              除背负行囊、包袱外,在古人服装中,也有口袋。古人穿的服装,有一种交领服,如:交领衫、交领袍等。穿着时,交领服的两襟于胸前相交后,需在腰间系带。于是在胸前相交的两个衣襟与束带处的怀中位置,就形成了一个口袋。这个口袋可以盛放一些稍大的物品。如果还有随身携带的一些首饰等细小轻巧的贵重物品,即“细软”,则可以放在袖子内的口袋中。
                  古人服装的袖子比较长,一般以垂臂时手不外露为宜,故常称为“长袖”“修袖”等。而且袖子还很宽大,故又称“大袖”“广袖”等。“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后汉书•马廖传》)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见袖子的宽大。正是因为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动作时往往见不到手,见到的只是袖子的摆动,所以古代诗文中便有“拂袖”“挥袖”“奋袖”等描绘。
                  置于袖子里的口袋,其位置是在肘的上方,即肘后部位。而一些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拿物品只是伸到袖筒内很浅的位置。古人将袖中的口袋缝制到肘后,是很科学的,也是符合实际使用的需要。这是考虑到日常手臂的动作对口袋的影响,可以避免因手臂的动作导致袋内的物品滑落。因为诸如戴冠、正冠、插钗等动作,小臂往往要向上抬举。如果将口袋缝制在距袖口很近的小臂处,一旦小臂抬起,口袋中的“细软”就容易掉出来。而缝制在肘后的部位,因大臂在日常生活中高抬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不会出现“细软”掉落的现象。
                  将口袋缝制在肘后,虽然拿东西也很不方便,但因在口袋里盛装的只能是些细小、轻便的贵重物品,加之袖子比较宽大,手伸到袖内口袋里取物,也还是可以轻易做到的。如:东晋时期的医学家葛洪广泛收集当时民间流传的用于常见病的处方后,编成《肘后备急方》.其书的名称就使用了“肘后”一词,意在表明书是放在肘后的口袋中,是可以随身携带、查阅的,具有应急救助的寓义。由此也说明,古人上衣中的口袋位置是在袖内的肘后。
                  此外,由于古人的袖子比较宽大,古代的一些微型兵器,也能藏在袖内,故称“袖器”或称“暗器”。如“袖刃”“袖箭”等。这些兵器所藏的位置,则是位于袖内的小臂处,以便拿取或投掷。这与袖内的口袋无关。
                  正是因为放在口袋内的物品都具有细小、轻便的特点,所以便引申出“袖珍”之名,诸如袖珍词典、袖珍收音机等。冠以“袖珍”之名,就在于表示其小之意。
                  现在,我们服装中口袋的位置和功能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反映了服装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百科知识》总第406期,有删改)
              (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______
              (3)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谈谈它的作用。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古人服装中的口袋。
              B.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
              C.本文属于生动的事理说明文。
              D.文中说明服装口袋的位置和功能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