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丝路“糖史”

              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

              ③公元661年, 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 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

              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

              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 “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

              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造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

              (1) 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⑦段画线句中加横线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 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 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 第③段加横线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4) 我国的建筑一般讲究对称,苏州园林却不讲究对称。结合学习和生活积累,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风格,并阐明理由。

            • 3.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 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3分)

              答:                                                                         

              (2)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3) 选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 选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2分)

              答:                                                                             

              (5) 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例,并就其中一例简单解释其作用。(3分)

              答:                                                                            

            • 4.

              高科技污染

              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做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业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做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10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已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10。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 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具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2) 划线的“这样的垃圾”是指                                  

              (3) 分析本文最后一段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5.

                                                                                            数字阅读呈井喷之势

              ①2017年4月14日~15日,“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在杭州举行,数字化浪潮正在开启一扇通向全民阅读的大门,我国数字阅读正呈现井喷之势。

              ②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经突破3亿,年增长达12.3%,其中80后、90后成为数字阅读的主体,占比达64.1%。有60.3%的用户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内容付费,这其中,70%的用户每次阅读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另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其中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文学的用户达到3.33亿,而通过手机阅读网络新闻的用户更是达到6.14亿。

              ③就我国数字阅读的现状来看,除了数量迅速增长外,其内容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仅2016年就有近六成的热播剧改编自数字阅读平台的作品。

              ④数字阅读之所以能呈现井喷之势,主要得益于信息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为数字化阅读注入发展的动力。另外,人工智能、网络直播、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与数字阅读相结合,更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促进了数字阅读市场的迅速增长。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这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融入增强现实技术的图书,由于形象生动、互动性强,成为了儿童图书的新亮点。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也推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持续增长。

                  ⑤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数字阅读在助力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开始辐射并融合到影视、游戏、动漫等更为广阔的数字内容产业。

                ⑥作为新型阅读方式,我国数字阅读必将掀起全民阅读的新浪潮。

              (原文有改动)

              (1) 选文主要从三方面对我国数字阅读加以介绍,请结合选文补全说明内容。

                       (1)                (2)       → 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前景

              (2)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 选文第④段划线句“ 例如,‘懒人听书’‘喜马拉雅FM’等平台的构建,使得书不仅仅能用眼睛看,还能用耳朵听。2016年,中国听书市场取得了近50%的高速增长。”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 选文第⑤段“在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下,我国数字阅读用户的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 左右”一句,有人认为,加画线的“ 左右”一词去掉之后表意更准确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谈谈理由。


              (5) 有的同学想要在假期里阅读《红楼梦》,“听书”和“纸质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你会建议他选择哪一种?结合选文或生活实际,谈谈你这样推荐的理由。(至少写出两个理由)

            • 6.

              用“氢”洁理念塑造未来交通

              郭际

              ①随着亚洲地区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无法避免的“大城市病”。交通拥堵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成本,包括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汽车的燃油浪费成本、停车造成的土地成本,更重要的是,化石燃油为主的汽车排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让城市居民的健康成本大幅升高。因此,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力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在推行新能源汽车方面都纷纷给予了政策支持。例如,美国对车辆的环保标准就越来越严格。加利福尼亚州规定,从2018年起,汽车生产商销售的车辆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在可预见的未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占比将快速提升。

              ②目前,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层面,但是其实人类对于各种能源和电池的探索一直都在进行。比如,氢就是一种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从补充速度的角度看,充氢比充电的速度快得多,但是长期以来,氢的存储和输运难题一直都着阻碍氢能的大规模应用。锂电池的发展经过多年的井喷目前已经开始趋缓,而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之一。理论上,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因此被称为“终极环保车”。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韩国现代汽车副会长、研究开发担当梁雄哲就强调,现代汽车重新定义了作为未来移动工具的汽车,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确定了“新能源,让环保无忧”“出行,让自由无阻”和“沟通,让世界无界”未来三大方向,并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在“新能源,让环保无忧”这一层面,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成为其中关键的一部分。

              ③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00年以后才加速对氢气能源的开发和基础构建,而现代汽车集团无疑是氢燃料电池车研发领域最早取得显著成绩的汽车制造商:1998年开始研发,2000年11月首次推出了圣达菲氢燃料电池车;2006年独立研发成功途胜氢燃料电池车;2013年2月,第三代车型ix35 FCEV首次量产,对全球汽车进入环保时代意义深远。现代汽车还参与了英国首个氢燃料电池车的网络和基建项目,英国政府将与现代汽车合作,从2015年开始正式向公共机关和个人出租氢燃料电池车辆。

              ④值得一提的是,核心零部件难以量产一直是制约各大厂商的瓶颈,攻克这一难题并不容易。如今,现代在包括驱动马达、电子功率零部件、锂电池包及燃料电池集成模块等在内的零部件均成功实现全球首家量产。据悉,现代汽车未来还将投入150亿韩元“氢气基金”来开发燃料电池零件。

              ⑤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理论唯一排放物是水,因此相较传统汽车,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产物——水作为使用资源。现代FE燃料电池概念车名称中的“FE”全称为Future Eco,即未来生态的意思,这体现了其运用创新型新技术,并契合了这款车本身的生态友好特性——也是对其独特燃料源的认可。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它加装了内部空气加湿装置,循环利用由该车氢能循环设备所转化出的水,以创建更舒适的乘坐环境。

              ⑥氢燃料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障碍是加氢站不足,但是这一问题未来有望改观。目前,欧美等国已启动了相关推广和建设充电站等战略。德国计划到2023年建成400个氢燃料站;美国加州到2017年达到68个;日本计划到2025年构建1000家氢燃料站;韩国计划到2025年增加到200个。此外,价格也是氢燃料电池车推广的拦路虎。但是,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加速的建设,未来的人类交通,将变得更加“氢”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2) 第④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下面语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氢燃料电池将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能量提供系统之一。  

              (4) 选出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选文的说明对象是氢燃料电池车,是按时间顺序展开的。

                 B.现代汽车集团是氢燃料电池车研发领域最早取得显著成绩的汽车制造商。

                 C. 影响氢燃料电池车推广的最大因素是加氢站不足,但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D.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无法避免的“大城市病”,而氢燃料电池车是解决这一病症的唯一方法。

            • 7.

              凶手WiFi

                       ①近日,一群来自丹麦的女学生用水芹种子进行实验,得出了惊人的发现:WiFi信号可能会损害健康。

                       ②由于学校没有监测大脑活动的设备,女孩们选择了水芹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她们将12个装有水芹种子的盘子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放在没有任何WiFi信号的房间里;另一组则放在两台运行中的无线路由器旁边。十二天的时间里,覆盖有WiFi的房间内,大多数种子变成了褐色,然后死亡。而另一间房里的种子则正常生长。

                       ③虽然有人认为,种子之所以在覆盖有WiFi的房间中死掉,可能是路由器散热所致。但此项实验结果还是加剧了人们对WiFi辐射的恐惧感,有些家长和教师们要求校园内禁止安置无线路由器。

                      ④与此同时,实验也得到了荷兰研究者的力挺。三年前,荷兰的科学家选用白蜡树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这些树木分别放在距六个辐射源0.5米处的位置,辐射源的频段介于2412赫兹到2472赫兹,功率为100毫瓦——和无线路由器相似。靠近辐射源种植的树木,树叶上出现了“具有类似铅光泽”的物质,导致叶片的上下表皮死亡,最终掉落。

                      ⑤但是,美国的一些研究者对这些研究成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由于WiFi采用的是低强度的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其威力只是微波的十万分之一。在一间覆盖WiFi的屋子里待上一年,受到的辐射量仅相当于用手机进行20分钟通话。

                        ⑥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那么,作为普通用户,在使用无线路由器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⑦首先,人体接受的辐射量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因此,家中没有必要使用功率过大的无线路由器。

                        ⑧其次,辐射危害大小还跟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危害越小。如果家中有孕妇、小孩、老人或免疫力低下者,最好让无线路由器与他们的活动范围保持较远的距离。

                        ⑨第三,最好不要将WiFi设备放置在卧室内,尤其是放在床边。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将无线路由器关闭,以降低不必要的风险。

                        ⑩还有,别在腿上使用笔记本电脑,最好将电脑放在桌子或托架上。

              (1) 人们在使用WiFi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 第②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第⑥段中加下划线的“极”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手机、电脑、WiFi走进了千家万户,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 8.

              数字货币会取代纸币吗?   


              当你还幻想“数钱数到手抽筋”时,未来或许只需看一眼数字账户即可。近日,央行直属单位印制科学研究所2017年度人员招聘计划显示,拟招聘专业人士进行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的消息成为热点新闻。这意味着我国对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已步入正轨,也许用不了多久,央行可能就要推出法定数字货币代替现在的人民币纸币。从贝壳到铜钱,从交子到银元,中国的货币形态变化历经数千年。如今,数字货币真的要来了吗?

                   数字货币是什么?

                   说到数字货币,很多人会想到网上银行、支付宝里个人账户上的一串串数字,以及近几年风靡的比特币,但从本质上来说,三者并不相同。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账户使用的都是电子货币,而不是数字货币。电子货币只是每个人传统货币的电子储存形式,换句话来说,你银行卡里的钱其实还是一张张钞票存进去的,数字背后对应着一张张钞票。但是,数字货币也许自诞生伊始,就不会有物理钞票的存在,它本身就是财富的表现形式。数字货币可以换成钞票,但并不是钞票的电子记账形式。

              比特币具备一定的货币职能,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进行国际捐款等,体现其使用价值。但由于其发行独立于法定货币发行机构,没有国家信用背书,因此被认为属于私人数字货币,不具有国家主权属性。而我国央行在未来或将推出的数字货币,必然是有国家信用的法定货币,这是二者根本性质上的最大不同。

                    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

              央行发行数字加密货币,不仅仅是为了发行数字货币,它是为了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从来是任何货币政策的目的。

              央行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既可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又可以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比如经常有贪官家中藏有上千万元甚至是亿元钞票,但数字货币的发行,这种行为将无处遁形。此外,发行数字货币还能提升央行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有助于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

                    央行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相关技术,比如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等。而这其中,获得大多数专家首推的是安全系数较高的区块链技术。

              有专家认为,通过区块链技术,人们能够将自己的交易信息上传到一个公开账本当中,并且实时共享,其他一系列时间印记和加密设置更让这些数据无法被篡改。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去中介化,所有参与数字货币使用的人群都有账本,每个人既是自己又是别人的清算中心,保有全部交易数据,不可修改只能覆盖。如果区块链技术被应用于数字货币的交易中,这对交易所的要求会更高。假设有一天这种数字货币交易非常成熟了,你去超市买菜的信息都有可能被记录,这个数据储存量非常巨大且公开透明。其价值在于信息安全,对经济犯罪起到抑制作用。此外,货币只是计价和财富储值的工具,这就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存储设备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大范围应用,需要不断增加投资才能满足记账存储等需求。一旦投入到数字货币的应用上,对使用者的要求也非常高。


              (1)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仿照文章前两部分的小标题,为第三部分拟写一个小标题。

              (2) 请简要概括数字货币和电子货币的不同

              (3) 文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去中介化,所有参与数字货币使用的人群都有账本,每个人既是自己又是别人的清算中心,保有全部交易数据,不可修改只能覆盖。

              (5) 如果数字货币在日常生活中许多领域得到应用,请你举出一个数字货币在生活中使用的例子。

            • 9.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宗白华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须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 通读全文,说说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是什么?这种空间美主要是通过园林建筑的什么功能实现的?

              (2) 第四段“颐和园乐寿堂 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差不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3) 第八段主要运用了那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 10.

              阅读王元红的《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一文,回答问题

              ①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 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

              ②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

              ③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

              ④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 ,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⑤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⑥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

              ⑦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

              ⑧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⑨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

               ⑩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

                   ⑪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

                                                                                                                                                                    (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

              (1) 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