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于园》,完成下题.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请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人不得上,
              实奇     徐喷
              烟《幼时记趣》
              B.仰视莲花
              在天上     
              归取之《郑人买履》
              C.下
              江流《黄鹤楼》后厅
              大池     
              D.
              深山茂林           匠师
              其言《梵天寺木塔》
              (2)请选出下列加点词与“非显者刺”中“刺”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虽乘
              御风《三峡》
              B.富人于五所

              C.一狼
              其中《狼》
              D.遂以
              楼《黄鹤楼》
              (3)古人造园,通常模拟自然风光,营造“城市山林”“居闹市而近自然”的理想空间,请联系文章说说于园的主人是否做到了这一点.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鲁宗道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注释】①鲁宗道:北宋人.②谕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③微行:穿便衣外出.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微行就饮肆中        ②真宗
                  
              ③使者
              以宗道言对      ④宗道
                  
              (2)下列句中的“故”与文中“有故人自乡里来”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论语》)          B、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D、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②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4)从本文可看出鲁宗道具有怎样的品质?
            • 3.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选自《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神灵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指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湍绿潭     可以调

              B.飞漱其
                  中
              力拉崩倒之声
              C.高峰
              云    峰峦上
              霄汉
              D.斯
              陋室    
              日,天宇晴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沿
              溯阻绝     沿:    
              ②不可
              见     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4)【甲】【乙】两篇选文中所写的山,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5)【甲】【乙】两篇选文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 4.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贤:贤者.②本:根.③善建不拔:意志坚定不移.④中立不倚:处事正直,不偏不倚.⑤体:体悟.⑥虚受:虚心接受.⑦贞:坚贞.⑧名行:指人的名节、品行.⑨之:代词,指竹子.⑩实:充实.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
              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B.可爱者甚
              (繁盛)
              C.香远
              清(更加)                    D.固以
              德(树立)
              (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花之隐逸者也      C.渔人甚异之     D.无丝竹之乱耳
              (3)请用“∥”为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
              竹 节 贞 贞 以 立 志 君 子 见 其 节 则 思 砥 砺 名 行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5)【甲】文从莲的            、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甲】文从竹的本固、性直、    、节贞四个方面联想竹的君子之德.
              (6)从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两方面看,【甲】【乙】两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
              写作方法:    
              表达方式:    
            • 5.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 
              【乙】
                  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气节而略细故,如孙威敏、滕达道,皆所素重.其为帅日,辟置僚幕客,多取谪籍‚未牵复ƒ人.或疑之,公曰:“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故公所举多得士.
                                                                              (选自《智囊•上智》)
              注释:幕客:幕友,原指将帅幕府中的参谋.‚谪籍:属于因罪被降职或被流放的官吏.ƒ牵复:平反复制.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①一食
              尽粟一石        ②且欲与常马
              不可得    
              ③若其实有可用之
                    ④多取气节而略
                  
              (2)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多取气节而略细故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B.其为帅日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C.若其实有可用之材         若夫阴雨霏霏(《岳阳楼记》)
              D.故公所举多得士           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3)翻译句子.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
              (4)两文都写的是对待人才的问题,甲文统治者对待人才的态度是:    
              乙文范仲淹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 6.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厅事:客厅,大厅. ②啮(niè):咬. ③从侄:堂房侄儿.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a.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目似
                               ②主人
              寝厅事    
              ③再就枕,将
               
                         ④犬阻之,不
              使
              前也    
              b.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乃杀而取其革
              A.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则》)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
              C.拔山倒树而来(《幼时记趣》)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买履》)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闻 群 犬 呜 呜 作 怒 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译文: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鸿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鸠乃食.
                                                   (二)
                 潞安某甲,父陷狱将死.搜括囊蓄,得百金,将诣郡关说.跨骡出,则所养黑犬从之.呵逐使退.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某下骑,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视犬已远,乃返辔疾驰,抵郡已暮.及扫腰橐,金亡其半,涔涔汗下,魂魄都失,辗转终夜.候关出城,细审未途.又自计南北冲衢,行人如蚁,遗金宁有存理!逡巡至下骑所,见犬毙草间,毛汗湿如洗.提耳起视,则封金俨然.感其义,买棺葬之,人以为义犬冢云.
              【注】①绐:哄骗.  ②扫橐:扫,清理;橐,钱袋. ③冲衢:交通要道.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人
              于吴者(做买卖)      B.则
              之去(丢下)
              C.将
              郡关说(到)            D.
              金宁有存理(给予)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A.能
              人言                   好
              《梁父吟》
              B.愿
              十金易焉                寡人欲
              五十里之地易安陵
              C.
              以石投犬                
              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D.金亡
              半                   安陵君
              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
              ②既走,则又从之,鞭逐不返,从行数十里.
              (4)动物亦有灵性.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其思想意义.
            • 8. 阅读《活板》,完成下列各题.
                                                    活     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中轩敞者
              舱,箬篷覆之            已后典籍皆
              板本
              B.录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此印者才
              ,则第二板已具
              C.
              衾拥覆,久而乃和                其上
              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D.可以调
              琴,阅金经                有奇字
              无备者,旋刻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持就火炀之
              翻译:    
              ②用讫再火令药熔
              翻译:    
              (3)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活字印刷的工序原文中最能体现每道工序“活”的特征的语句
              刻字    
                  乃密布字印
              印刷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 9.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
                ①她是个不幸的孩子,19岁那年,正当步入人生花季和芭蕾舞台生涯巅峰之际,却意外地发觉自己双眼模糊,后被诊断为视网膜脱落.
                ②经过家人的劝说,她接受了手术,可结果是她仍然无法恢复正常视力.医生建议她卧床一年,叮嘱她不能练习抬腿绷脚尖,不能扭头,同时需要控制脸部表情,才能达到调养效果.
                ③她心急如焚,跳芭蕾舞的人都知道:芭蕾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晓,三天不练观众明白,她明白一年不练在芭蕾艺术里等待她的是一条

                ④她苦苦哀求,丈夫只得辞去工作,陪伴在她身边.每天,她让丈夫的手指替代脚尖,在自己胳膊上表演古典芭蕾剧目.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虽然不曾舞蹈,但她内心那份感觉却真实地存在.
                ⑤一年以后,她重新登上舞台,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她手持纱巾,翩翩起舞,尽情地出演了《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海盗》、《卡门》等经典芭蕾舞剧.凭着精湛的舞技,她获得了鲜花和掌声,受到人们的好评.
                ⑥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可视力却一天天衰弱.不久,她仅有一只眼睛视力也模糊了,丈夫劝说她放弃芭蕾舞,可倔强的她又选择了双人舞,因为在双人舞舞段中,一般规则是由男演员来引导女演员.在舞台上,她的舞伴都是精确定位,引导着她婀娜多姿的舞步,而台下的观众根本不会觉察到舞台上的她视力有问题.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自己的坚持和激情燃烧了半个世纪,她呕心沥血打造出的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成为了世界十大顶尖芭蕾舞团之一,她就是赫赫有名的阿隆索,2010年7月9日,这位著名古典芭蕾舞演员摘取了西班牙巴勃罗艺术大奖.
                ⑧当媒体曝光她“双目失明”事实时,她再度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奇人,每当记者好奇地追问“为什么双目失明还能取得如此佳绩?”阿隆索总会淡淡一笑:“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将‘借口’踩在脚下,翩翩起舞,也就一路走到了今天…”
                ⑨不给自己任何借口!一个人如果能秉持这种信念,就能斩断后路,不断超越自己,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摘自《百姓生活》)
              (1)请你简要的概括故事情节.(50字以内)
              (2)文段③中加点词语“死亡之路”的意思是    
              (3)文段⑤中,再次演出的阿隆索为什么“一下子就找到了久违的自己”?
              (4)历史上,像阿隆索那样不给自己任何借口的人还有许多,请你列举一个,并简要评论.
            • 10.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要把别人的赞许当成一种需要    
              [美]戴埃
                  ①你可能花费了大量时光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如果寻求赞许已成为你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你现在就该做些事了.你应该认识到:寻求赞许与其说是生活之必需,不如说是个人之欲望.当然,我们都愿意博得掌声、听到赞扬.而且也的确没有必要在生活中放弃这种享受.赞许本身无损于你的精神健康.事实上,受到赞许是十分令人
              的.寻求赞许的心理只有在成为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愿望时,才成为一个误区.
                  ②如果你希望得到赞许,那仅仅是乐于得到他人的认可.但如果你需要赞许,那么你在未能如愿以偿时便会十分
              .这正是自我挫败因素之所在.同样,当寻求赞许成为一种需要时,你就会将自己的一部分价值奉献给“外人”,因为你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许.假如这些人提出反对意见,你就会产生惰性.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在将自我价值置于别人的控制之下,由他们随意抬高或贬低.
                  ③需要得到他人的赞许就够糟糕的了,然而如果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得到每一个人的赞许,这就更糟糕了.如果是这样,你会慢慢建立起一种平庸的自我形象,随之产生的便是自我否定心理.
                  ④人的生活中必然会遇到大量反对意见,这是现实,是你为“生活”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完全无法避免的现象.我曾接待过一位名叫奥齐的中年人,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需要赞许心理的人.奥齐起初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如计划生育、中东战争、水门事件、美国政治等等.每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嘲讽时,他便感到十分沮丧.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能为每一个人所赞同,他花费了不少心思.他向我谈起他同岳父的一次谈话.当时,他表示坚决赞成无痛致死法,而当他察觉岳父不满地皱起眉头时,便几乎本能地立即修正了自己的观点,直到岳父表示同意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在上司面前也谈到自己赞成无痛致死法,然而却遭到强烈的训斥.奥齐实在承受不了这种责备,便马上改变以自己的立场.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奥齐在讲述他通常如何与人打交道时举出的,他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甚至不惜时时改变自己的立场.就个人思维而言,奥齐这个人是不存在的,所存在的仅仅是他人做出的一些偶然性反应;这些反应不仅决定着奥齐的感情,还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言语.总之,别人希望奥齐怎么样,他就会怎么样.”
                  ⑤寻求赞许一旦成为一种需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你感到非要受到夸奖不行,并常常做出这种表示,那就没人会与你坦诚相见.同样,你不能明确地阐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思想与感觉.你会为迎合他人的观点与喜好而放弃你的自我价值.
                  ⑥的确,应付受人斥责的局面很不容易,而采取为人所赞许的行为则容易得多.但如果为回避困难而选择后者,那就意味着你认为别人对你的看法比你的自我评价更为重要.这是一个在我们社会中难于避免的危险陷阱.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意:(        
              丧:(        
              (2)
              1)写出①段的中心句    
              2)第③段、⑤段主要写了    
              3)④段用    的论证方法论证了③段中的哪句话?用文中原句回答.
              (3)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赞许,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哪些不利影响?通读全文后,你认为对待别人赞许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