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首联“岱宗”一词指哪座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这座山怎样的特点?

              (3)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胸气魄?

            • 2.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歌鉴赏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胜利后,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策马扬鞭,登山观海,写下了这首壮丽诗篇。
              B.诗人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表现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开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 5.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幽居不遇

              庄翱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这首诗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的哪些特点?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6.

              (一)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 7.

              浣溪沙(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8.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9.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词上阕运用    手法写景,展示了一幅    (特点)的山林景致.
              (2)通过阅读,你从词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格?
            • 10.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词的上片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少年形象?
              (2)结合前后诗句,分析“归期犹及柳依依”一句中“犹及”二字的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