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关《木兰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英雄气概。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互文的修辞,概述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辞官既是因为她对家园生活的眷恋,也是因为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了木兰的心思缜密,机智过人。“十二”是确指,表示木兰征战时间之长。
            • 2.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选出《己亥杂诗》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D.“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 4.

              梅花绝句【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1) 从全诗来看,诗人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梅花花市?请概括作答。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曾为梅花醉似泥”的妙处。

            • 5.

              诉衷情

              宋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⑴诗中“觅封侯”用了          (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尘暗旧貂裘”也引用了典故,比喻了                                                         

              ⑵“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 6.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月夜

              唐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7.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明月;后句即景生情,写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同望着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丝毫不露痕迹。
              B.颔联直接抒发思念之情。“怨”, 因“思”生“怨”, “情人”相思之深、相思之极、因而埋怨“远方的人”不常回家看看;“竟夕”, 通宵都在思念,极言相思之强烈。。
              C.颈联通过动作和细节描写传达感情,具体描绘了诗人彻夜难眠的情形。灭烛”,吹灭灯烛,因为满屋的月光,柔柔的、静静的,使人怜爱,催人联想,逗起了相思之情;“披衣”,到庭院走走,时间一久,不觉露水打湿了衣裳,而相思之情更为浓重。
              D.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思是月光虽美,可无法捧在手中送给远方思念的人,还不如回屋睡觉,在梦里与思念的人团聚。寄希望于梦中,足见思念之切。
            • 8.

              对《商山早行》中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
              B.颔联写景,景中含情,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
              C.从“槲叶落山路”句可知是早春时节,因为桷这种落叶乔木,冬凋时仍可留枝上,待早春发新芽时旧叶才落;“枳花”也是春天开的,亦证明是写春景.
              D.尾联写诗人到了长安,看见杜陵一带池沼凫雁欢腾的美好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的气氛。
            • 9.

              对《雁门太守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首诗描绘了两个场景:一是日落边关将士守城,二是援军的活动。
              B.“黑云”形容敌军的来势汹汹,“甲光”显示了守城壮士雄姿英发。
              C.第三、四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D.这首诗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 10.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的表达效果。

                                                                                            

              (2)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