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 2.
              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春雨的细小迷蒙.
              C.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 4.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 下面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序。

              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 5.

              踏莎行  闲游

              刘将孙(宋)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1)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次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三句紧扣题目,描写了作者看到的美妙景色。
              B.“水际轻烟”指水边上炊烟袅袅升起,点明了时间。
              C.下片前三句以反问语气问西湖,表达了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D.最后两句将诗人相见西湖又无法见西湖的矛盾心情十分含蓄的表露了出来。
            • 6.

              下列选项,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过零丁洋》中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B.《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C.《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广泛。
              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颔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 7.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射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 8.

              淮中晚泊犊头

              宋 ·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
              ⑴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有幽香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泊船过夜的情景。
              B.首二句在春天日暮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香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
              C.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D.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直接而豪放。
            • 9.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唐·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释】①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②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③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④乍:骤,突然。翻:反而。⑤年:年时光景。⑥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江海别”,是说相距之远;“几度隔山川”,是说离别之频繁,江海山川,怅望无极,几度分袂,情何以堪!
              B.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
              C.“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中的“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渲染久别重逢的欢快气氛.
              D.“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两句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 10.

              寒食寄郑起侍郎

              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宋太祖代周称帝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传统习俗:清明时节,出门踏青;出游归来,折柳插于门上。
              B.颔联两旬写景:这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竹林笼罩在烟雨迷蒙之中。
              C.颈联描写天气寒冷,没有钱买好酒,所以不能让诗人喝醉。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思乡念友更容易让人伤心。
              D.尾联浓浓的离愁别绪又使诗人回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故乡。抬头回望故乡,有谁可以倾听自己那深重的离愁别绪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