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全诗都是切着“望”字写的,由首联的远望,到颔联的近望,再到颈联的细望,最后是_________________,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即“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 词的下阕中的“一番滋味”仅仅是指离愁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 3.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 "松柏有本性"中的"本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诗人借松柏的"本性"勉励堂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颈联运用了哪种写法?并简析其表达效果。
            • 4.

              回顾课本“饮酒(其五)”回答下列问题


              (1)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3) 

              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4) 

              诗歌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脱俗,是因为“                   ”。

              (5)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6)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 5.

              晴 杜甫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

              (1)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1) 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           ,“海棠为风雨所损”是            。(2分)
              (2) 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在上阕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
              (3)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取一种作简要赏析。(2分)
            • 7.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 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的什么手法表现的?


              (2) 诗人勾画了一幅什么样的“胜春朝”的秋景图?请具体描写一下。

            • 8.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代: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请选择一个词语解释“兜鍪”、“坐断”.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 9.
              江畔独步寻花   杜  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 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2) 有人说第三句中“留连”一词用得特别好,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 10.

              杜甫传(节选)

              宋  祁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yōng)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fū)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时所在寇夺,甫家鄜,弥年艰窭(jù),孺弱至饿死,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南征    【唐】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振:通“赈”救济。②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③赢服:贫贱人的衣服。④窭:贫穷,贫寒。⑤辅: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⑥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1) 解释加下划线字词。

              (1)吴越(  )    (2)走凤翔(    )

              (3)甫家鄜(    )    (4)许甫自往省视(    )

              (2) 用“/”给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

              (4) 诗题为“南征”,诗歌首联描绘春景是否切题?
              (5) 《南征》尾联写到“百年歌自苦”,请你结合诗文说说都有哪些“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