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破阵子》,完成下列习题。

              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 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辛弃疾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将现实与梦境融为一体,富有浪漫色彩。
              B.词最后一句已变悲壮为雄壮,从而完成了失意英雄的心灵塑造。
              C.词上下两片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形象鲜丽、生动。
              D.词中“天下事”是指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 3.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 4.
              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春雨的细小迷蒙.
              C.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 5.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 6.

              春光好

              欧阳炯【五代】

              天初暖,日初长。春光好。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 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竟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迸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 的美景。

            • 7.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 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 下面对本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序。

              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刻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

              C.“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出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

              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表达出词人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 8.

              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上下片之间情景相生,浑然一体。
              B.词的上片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不仅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也点明了当时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词的下片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词人从侧面揭示了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D.这首词语气沉郁雄浑,风格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 9.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行驶的小船,也行到绿水前面去了。
              B.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 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 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 “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
            • 10.

              下列各项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

              A.唐朝诗人王维的《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啸声。
              B.唐朝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C.唐朝诗人岑参《逢入京使》的第三句中“逢”字点明了题目,写出了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想捎书回家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
              D.唐朝诗人韩愈《晚春》中最后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暗含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