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这首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以词中的“狂”、“卷”二字为例简析苏轼词的豪放风格。
            • 2.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把横线上的课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边加画线字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遂成枯落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④又天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4)划线句子划分停顿。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5)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书洛阳名园记后

                         ◆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①崤、渑②之阻,当秦陇之襟喉③,而赵魏之走集④,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⑤之候⑥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馀邸。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⑦,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亡者,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⑧乎一己之私意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⑨,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矣⑩![1] 



              【注】①挟:凭借;②崤、渑:古地名,指崤山与渑池;③襟喉:险要之地。襟:古指衣的交领;④走集:集散中心;⑤治乱:治:治理的好,太平;乱,治理得不好,无秩序,不太平;⑥候:症候,征兆;⑦继以五季之酷:紧接着又遭五代的严重破坏;⑧放:放纵;⑨治忽:即治乱;⑩唐之末路是矣:唐代的末路就是前车之鉴啊!

            • 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饮酒》)

            • 5.

              (1)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黄  鹤  楼

                  历史上人们将修建在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固有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声名益显,岳阳楼也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更为人所知。惟有黄鹤楼,它名扬四海,主要由于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黄鹤楼》诗和李白等诗人有关黄鹤楼的吟咏,并非因为一篇文章而名闻遐迩。有关黄鹤楼的文章,过去是不是没有人写过呢?事实并非如此,唐人阎伯理写的这篇《黄鹤楼记》就是现存最早的一篇一千多年前的关于黄鹤楼的碑记。
              (1) 请写出《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岳阳楼记》中表现范仲淹博大胸怀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联系课文中费祎登仙的传说,说说你对费祎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崔颢《黄鹤楼》中实写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