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把横线上的课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边加画线字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遂成枯落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④又天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4)划线句子划分停顿。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5)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 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 查《古汉语词典》,“数”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
              读音:                                             

              词义:                                   

            • 3.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①,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释】:①内外:内外的亲戚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人有其父字者   道:____________

              (2)监试者之       异:____________

              (3)病去           以:_____________

              (4)为堂阳长       复:____________

              (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试 经 为 童 子 郎 监 试 者 以 其 身 体 壮 大 疑 朗 匿 年 劾 问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选文看司马朗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D.君与家君/期/日中
            • 5.

              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至于负者歌于途

            • 6.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借景物来表现作者的情怀。【甲】【乙】两篇选文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7. 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主要想表明孟子的什么观点?
            • 8. 从“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的角度,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各自不同的表现。
            • 9.

              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B.尝试/为寡人/为之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D.洋洋兮/若/江河
            • 10.

              阅读《芙蕖》回答问题,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两处。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