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三)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下面对选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画线词语没有古今义的一项是( )



              A.选文(一)的上阙展现出人数之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了词人的“狂”。
              B.选文(二)中,秦王“长跪而谢之”,并明确提出取消“易安陵”的计划,唐雎最终取得斗争的胜利。
              C.选文(一)的“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情。
              D.选文(三)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描写、说明,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期日中”,结果“不至”,说明友人言而无信,不讲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先离去时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说明他是一个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义正言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较为诚恳,说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C.文中元方有良好的家庭修养,懂礼识义;“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出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
              D.“尊君”“令尊”是谦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家父”是敬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 3.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记述了齐军以弱胜强的一场战役。  
              B.此役证明:只要取信于民,就能取得战役的胜利。
              C.曹刿的“论”战集中出现在战前、战后两段。    
              D.与曹刿之间的几番问答表达了庄公的贤明和虚心。
            • 4.

                  裴宽①尝为润州参军。时刺史韦诜为女择婿,未得。休日登楼,见有所瘗②于后圃者。访其人,曰:“此裴参军也。义不以苞苴③污家。适有人饷④鹿脯,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之耳。”诜嗟异,遂妻以女。婚日,诜帏⑤其女,使观之:宽瘠而长,时碧,族人皆笑呼为“碧鹳”。诜曰:“爱其女,必以为贤公侯妻。可貌求人乎?”宽后历礼部尚书,有

                  李祐爵位既高,公卿多请婚其女,祐皆拒之。一日大会幕僚言将纳婿众谓必贵威名族及登宴寂然。酒半,祐引末座一将,谓曰:“知君未婚,敢以小女为托。”即席成礼。他日或请其故,祐曰:“每见衣冠之家,缔婚大族。其子弟习于淫奢,多不令终。我以韬钤⑥致位,自求其偶。何必仰高以虚望?”闻者以为卓识。

                  [注释]①裴宽:河东闻喜人。以廉明清正、刚直不阿、执法如山而名垂青史。②瘗(yì):掩埋,埋葬。③苞苴(bāojū):指馈赠的礼物。④饷:赠送。⑤帏:帐子、幔幕。⑥韬钤:泛指兵书,惜指用兵谋略。


              (1) 下列对句中加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一日大会幕僚言将纳婿众谓必贵戚名族及登宴寂然


              (3)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日登楼              会:恰逢
              B.宽瘠而长,时 碧        衣:穿
              C.宽后历礼部尚书,有     声:声誉
              D.何必仰高以 虚望        博:广

            • 5.
              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
              A.《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主要表现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赵普字则平,南宋的政治家,做到宰相,他的很多建议得到了皇帝的采纳。
              C.本文刻画人物,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方法,写赵普专心读书,用了“阖户启箧”这个细节。
              D.课文两段,主要写了赵普的两件事,突出他是一个以天下事为己任的人。
            • 6.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 7.

              《隆中对》选段“自董卓以来……”

              (1) 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 8.
              对《木兰诗》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 9.

              选出下列对《出师表》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诸葛亮分析蜀汉不利的条件是后主刘禅说话不恰当,堵塞了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B.诸葛亮建议刘禅对军营中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征询郭攸之、费袆和董允.
              C.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严明赏罚、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D.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主要是希望后主刘禅能继承刘备的遗志,给自己出师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能早日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 10.

              下列是对《唐雎不辱使命》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雎奉命出使秦国,与秦王针锋相对,不辱使命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即使是弱国,也是可以战胜强国的。 
              B.本文②③④段集中描写了唐雎和秦王斗争的场面,第③段中的“挺剑而起”,把这场斗争的高潮推向了顶峰。 
              C.本文的人物对白用得巧妙:用对白交待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 
              D.本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多方面的进行对比,比如:“易”与不“易”的对立态度,水火不容的对立人物,秦王暴厉唐雎谦恭的对立策略,成败相易的对立结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