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 解释加下划线词语

              (1)石底以出(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以其境过(     )

              (4)乃记之而(     )

              (2)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给下面字注音。
              卿 ______

              岂 ______ 
              涉 _____
              孰 ______  
              刮 ______  
              遂 ______

              (2) 解释词语

              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博士: ________________

              涉猎。但: ______________  涉猎: ________________

              当涂掌事。卿: _________ 当涂: 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见事: _________________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鲁肃为什么主动与吕蒙“结友”?
              (5) 文中侧面写吕蒙的句子是哪一句?表现了吕蒙的什么变化?
              (6)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 3.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通“无”,不足 ④懿,美好
              I.解释加 画线 的字。
              (1)目相待 ( )
              (2)及鲁肃寻阳(        )
              (3)当日知其所亡( )
              (4)妻跪问其 (    )
              II.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画线 字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蒙辞军中多务  我酌油知之。
              B. 蒙始就学        妻引刀趋机而言曰
              C. 七年不返        肃拜蒙母
              D. 结友别           若中道
              II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IV.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你读完【甲】【乙】后各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注释】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2) 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 5.

              刘恕①,字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③,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④,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⑤,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馔⑥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⑦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⑧,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以衣袜及故茵褥⑨,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⑩,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地里:地理。族姓:家族名姓。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毫州:宋次道担任毫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的。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


              (1)道(    )(2)遗(      )(3)悉(    )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2)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3) 

              结合短文内容,说说刘恕是一个怎样的人?


            • 6.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 邹忌向齐威王提建议能够成功的原因是?


              (3) 从【甲】【乙】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

            • 7.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文画线句子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乙】文画线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8.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

              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 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⑵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译文:

              (2)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3)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 9.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②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②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

              (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甲】文中体现陈康肃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都用课文原句填空)

              (3) 【甲】【乙】两文都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昔有一人,先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先:先前。②瓮(wènɡ):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③以为忧:为此事忧虑。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有一老人来之 ______________ 

              (2)杀驼,而复破瓮  _____________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试概括寓言中的“一人”与“老人”的可笑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