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衾拥覆              能 径寸之木
              B.不 物喜               策之不 其道
              C.因 为号焉              头抢地尔
              D.盖 诱敌连词           此自终
            • 2.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与张幸自青州入魏①,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②,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③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④,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①魏:指南北朝时期的北魏。②鞍桥:马鞍。③让:责备。④露布:公开的文告。

              请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 (    )          

              (2)即刮目相待    (    )             

              (3) 复南奔        (    )          

              (4)有友人与之而不能答   (     )

            • 3.

              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遂去不顾。    (选自《论衡·书虚》)

              【注释】①延陵季子:延陵,地名,今江苏省武进县。季子,即季札,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②嗔:发怒时睁大眼睛。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

              (1) 取金者哉

              (2) 遂去不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1) 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  

              (2) 子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名!

              (3) 文中划线句表现出薪者怎样的心理?

              (4) 从选文来看,季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 4.

              下列加画线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鱼 取熊掌者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为之
              B.如使人 所欲莫甚于生 汝心
              C.告知 帝 皆以美 徐公
              D.出 无敌国外患者 由是 生而有不用也
            • 5.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三)乐羊子妻 一年来归,  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涉猎。 但: 涉猎: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刮目相待:

              ③静以修身,俭养德。 以

              ④淫慢则不能精。 励

              ⑤即刮目相待。           更: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何异断斯织乎?:          

              (3) 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而《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 读了三篇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 6.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困,匍匐道中。归,母又复杖之,屡濒③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⑥。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

              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

              注:①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濒:接近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

              (1) 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数() 市( ) 比()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②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

              (3) 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 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找出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间窥之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无丝竹之乱耳
            • 8.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余饮三大白(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3)故愿王之熟之也(          )    (4)蚌出曝(          )

            • 9.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屠暴起, 刀劈狼首        或 钱币乞之
              B.其一犬坐 前               贤 材人远矣
              C.悟前狼假寐               蒙 始就学                 
              D.复投                      久 ,目似瞑,意暇甚
            • 10.

              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禽鸟知山林 乐,而不知人
              B.已 夕阳在山游人去 禽鸟乐
              C.负者歌 途,行者休
              D.颓然 其间者,在 山水之间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