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衾拥覆              能 径寸之木
              B.不 物喜               策之不 其道
              C.因 为号焉              头抢地尔
              D.盖 诱敌连词           此自终
            • 2.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山淤泥而不染,濯消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文】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米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 /莫 其妙          
              B.乎众矣/因地制
              C.晋陶渊明 爱菊/无 有偶   
              D.香远 清/精 求精
            • 3.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节选自《出师表》)

              【丙】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      ②固石洞:地名。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里 城             以昭陛下平明

              B.域民不 封疆之界     为勤惰必分

              C.环 攻之而不胜       知 不争

              D.而不胜者           秦王怫
            • 4.
              下列哪一组句子中的加线字意义相同( )
              A.跪 拾之以归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不染(《爱莲说》)
              B.次日临政 反,市罢(《郑人买履》)
              C.而能 天下事为己任 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D.普少 吏事学而时 之(《论语》)
            • 5.

              下列下划线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佁 不动 满目萧然   
              B.或异二者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
              C.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 何世  
              D.游人 而禽鸟乐  国怀乡
            • 6.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①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战国策·齐策二,楚策四》

              【备注】①隐蔽:这里是屏障的意思。

              (1) 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 鄙(粗鄙)           
              B.小惠未 (通“遍” 普遍,遍及)        
              C.,则将退兵 (关系友好,亲近)       
              D.不如听之以 秦兵 (退却)
            • 7.

              【古文阅读】

              【甲】

              ①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②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段太尉①在泾州为营田官②。泾大将焦令谌③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④,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⑥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节选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注释】①段太尉:即段秀实,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赠太尉,谥“忠烈”。②营田官:掌管屯垦的官员。③焦令谌(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逊”,这里指委婉。⑤判:状纸。⑥舆:抬。⑦衣:包扎。

              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而: 乡邻之生日蹙     两狼之并驱如故
              B.若:言之,貌 甚戚者   为佣耕,何富贵也
              C.上:负势竞           横柯
              D.寻: 向所志           病终
            • 8.

              【甲】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翁亭记》)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乙】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1) 下面各组句子中画线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 香而酒洌                 ② 而茗者
              B.①呷浪之                    ② 浪层层
              C.①负者歌 途                 ②骈死 槽枥之间
              D.①禽鸟知山林 乐             ②城居者未
            • 9.

              于是项王①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项王,即项羽,名籍,字羽。②舣船,船靠岸边。③面,侧面以对。

              (1) 下列句中加横线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持短 接战   兵:士兵
              B.一日行千里   尝:曾经
              C.众数十万人,亦足 也   王:称王
              D.非吾故人乎  若:你
            • 10.

               龙山雪

               张 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①,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②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③。坐久清冽,苍头④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⑤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选自《陶庵梦忆 (卷七)》

              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②李岕(jiè)等五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 ③[呆白]苍白。 ④[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 ⑤[欱]hē,通“喝”。

              选出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从百步街旋滚而下
              C.虽多忌刻,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