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②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③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注】①涂潦,泥沼雨水。②畚锸,箕畚铁锹。③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下面加下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欣然起行∕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病终《桃花源记》

              C.念无与为乐者∕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相与步于中庭∕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 2.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丙】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1) 下列加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加线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云 而岩穴瞑            男有分,女有
              B.醒能述 文者            蒙辞 军中多务
              C.货恶 弃于地也          安陵君 许寡人也
              D.以为妙                 往来而不
            • 3.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也。少为太子中庶子,以肃敬敦厚称。父薨,商嗣为侯,推财以分异母诸弟,身无所受,居丧哀戚。于是大臣荐商行可以励群臣,义足以厚风俗,宜备近臣。由是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元帝崩,成帝即位,甚敬重商,徙为左将军。而帝元舅大司马大将军王凤专权,行多骄僭。商论议不能平凤,凤知之,亦疏商。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踩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大将军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群臣皆从凤议。左将军商独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国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此必讹言也,不宜令上城,重惊百姓。”上乃止。有顷,长安中稍定,问之,果讹言。上于是美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自恨失言。

              (节选自《汉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注】①嗣:继承。②冒:覆盖。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令吏民上长安城避水

              A.由 擢为诸曹、侍中、中郎将/ 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B.以肃敬敦厚 /今诚以吾众诈自 (《陈涉世家》)

              C.京师民无 相惊/广 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D.而凤大惭,自 失言/未尝不叹息痛 于桓、灵也(《出师表》)

            • 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②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③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④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①本:根。②体:体悟。③虚受:虚心接受。④砥砺:磨练,锻练

              (1)解释加 画线 线词的意思。
              亭亭净    
              乎众矣
              竹本
              夫如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3)甲乙两文都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原文分析,赞美了君子、贤士哪些品质?

            • 5.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④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⑤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  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路人为逐之 _______________     ②俱送之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二人并 ________________      ④盖因贼若走______________

            • 6.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谓为然_________    

              ②将军宜枉驾之_________ 

              ③孤不德量力_________  

              ④遂猖蹶_________ 

              ⑤其谁可而之_________  

              用之,国人称善_________ 

              (2)下列加下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解狐非子仇邪

               B.欲信大义天下     晋平公问祁黄羊曰

               C.南阳无        乃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D.智术浅短       笑应曰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②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4)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谈谈刘备和晋平公在选贤任能上的异同。


              同: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

            • 7.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③ 。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    (2)人过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士 _________________    (4)国外患 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寇准传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注释】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临轩:殿前平台。增年:增报自己的年龄。 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揭:张贴。

              (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会(                 )   ②益(            )  ③乃(            )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 9.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的“之”字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无际涯   横:广阔。                    
              B.去国怀乡   国:国家。

              C.霪雨霏霏   霪雨:雨雪繁密的样子。        
              D.此乐何极   极:穷尽。
            • 10.

              甲:《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年与时                  

              (2)肃拜蒙母

              (2) 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