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④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⑤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  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路人为逐之 _______________     ②俱送之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二人并 ________________      ④盖因贼若走______________

            •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 于 (   )     

              (2) 空乏其身(    )

              (3) 于虑(   )  

              (4) 而后(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_____________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文:______________

              (3) 材料链接: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注】邦:国家。

              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 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面句中的“之”字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横无际涯   横:广阔。                    
              B.去国怀乡   国:国家。

              C.霪雨霏霏   霪雨:雨雪繁密的样子。        
              D.此乐何极   极:穷尽。
            • 4.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胤之母周氏____________        (2)闻者咸叹之__________

              (3)叶相似,其实味不同___________         (4)何之及______________

            • 5.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①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②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③。

              【注释】:①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②奕世:几代。③踧躇(cùjí):不安的样子。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元礼与客莫不之(     )(2)可拟(      )

              (3)与友行( )    (4)相而去( )

              (2)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和【乙】文中文举反驳陈韪之言“想君小时,必当了了”是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甲)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选自《捕蛇者说》)

              (乙)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
              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 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
              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
              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於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注释:①城父:地名,春秋时楚国之地,在今河南宝丰县。

                    ②莫能兴:不能站立起来。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实词

              (1) 其地之出                 殚:                

              (2)而乡邻之生日蹙             蹙:               

              (3) 吾不为斯役               向:                

              (4)楚使人孔子               聘:                 

            • 7.

              【甲】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宰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②朋党:同类的人为私利而结成的小集团。③王侍制质:即王质,侍制是官名。为人谨厚博学,正直敢言。④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1)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连月不              ②至若春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3)【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从【甲】文来看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

            • 8.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九百人谪戍渔阳,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节选)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为天下,宜多应者(       )   

              ②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

            • 9.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莞,家人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悟,用其人。

              注释:

              吏事:官吏应处理的事务;私第:自己的住宅;阖:关上;薨:古代把大官的死叫薨;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箧:书箱子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莞:_______________② 箧:__________

              次日临政:_________④太祖悟:_________

              用其人:_________  ⑥险躁则不能性_____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②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译文:

              (3)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用/符号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 10.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余,任侠好客, 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邱,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②囊箧萧然: 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③铨:作者蒋士铨自称。④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 ⑤戚党:亲威和乡邻。⑥吟哦声:读诗的声调。⑦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⑧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 解释文中加画线词的意思。

              (1)怡(    )  
              (2)暇(      ) 

              (3)过(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3) 请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