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蒙辞 军中多务 ______      2) 往事耳 ______      3)即 刮目相待 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叙事简练,但意蕴丰厚。你一定能从这个故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请至少写出两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③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

              【注释】 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②蓬户瓮牖(yō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③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④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⑤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1)心之   乐:____________       (2)水清冽 尤:____________

              (3)穷耳目之以自适也哉 胜:_____(4)而况乎长江之清流   濯:__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一些失意,但其心态却完全不同,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牡丹说

              [清]袁枚

              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焉。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

              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非其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当其时,新者虽来,旧者不让,较其开孰胜而后移焉,则俱不死;就移焉,而不急复故花之位,则其一死,其一不死。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

              主人不能答,请具研削牍,记之以自警焉。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减)

              【注】①鄂韡(wěi):繁盛。②亡何:同“无何”,不久。③研:通“砚”。

              (1)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移之墙第二次  B.客过而尤之曰抱怨(指责)

              C.庭者庭应该    D.请研削牍准备

              (2)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


              (2)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


              (3) 《爱莲说》和《牡丹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请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寄寓了怎样的道理?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岳飞治军

              绍兴六帅,皆果毅忠勇,视古名将。岳公飞独后出,而一时名声几冠诸公。身死之日,武昌之屯至十万九百人,皆一可以当百。余尝访其士卒,以为勤惰必分,功过有别,故能得人心。异时尝见其提兵征赣之固石洞,军行之地,秋毫无扰,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节选自《独醒杂志》)


              【注释】①异时:从前②固石洞:地名。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能得人心                    故:_________

              (2)异时尝见其提征赣之固石洞    兵:_________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今父老语其名,辄感泣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皆一可以当百”体现了岳家军什么特点?请你根据文意,概括岳飞是如何治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乙】秦攻赵长平,齐 、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①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战国策·齐策二,楚策四》

              【备注】①隐蔽:这里是屏障的意思。

              (1) 下列画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2)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 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肉食者 鄙(粗鄙)           
              B.小惠未 (通“遍” 普遍,遍及)        
              C.,则将退兵 (关系友好,亲近)       
              D.不如听之以 秦兵 (退却)
            • 6.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编篡的    通史.本文注重以    来表现人物.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若孤        ②
                      ③
              拜蒙母        ④即
              刮目相看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①治经:古义:    今义:    
              ②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    
              (4)翻译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
            • 7. 阅读《出师表》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各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列几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遂先帝以驱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与朱元思书》)
              B.受任于败军之横无涯(《岳阳楼记》)
              C.至于斟酌损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无兴德之言毒之乎?(《捕蛇者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C.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诸葛亮在出师前除了明确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职责外,还明确了朝臣和后主刘禅的职责,他们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①环堵萧然   ②同舍生皆绮绣    ③白玉之环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多书假余俯身倾耳
              B.无怀氏民欤从乡先达执经叩问
              C.亦不详姓字真无马邪
              D.足肤皲裂不知乃和
              (3)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今异义一项    
              A.期在必醉                     B.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
              C.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D.尝趋百里外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甲文中五柳先生有三大爱好:读书,喝酒,写文章。这篇传记也可让读者从中了解到陶渊明不慕荣利、恬淡宁静、自得其乐的高贵品质。
              B.甲文和乙文在内容上都谈及到了关于读书的问题,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和宋濂都是博览群书,刻苦学习的人。
              C.五柳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常著文章以自娱;宋濂见“同舍生”豪华生活好却丝毫不羡慕,说明两人都是安贫乐道的人。
              D.乙文中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他的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非常值得人们学习。
              (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9.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父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越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见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闻女何所    ②愿为鞍马:    
              ③出郭相扶    ④赏赐百千    
              闻女叹息: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①阿无大儿 古义:    ,今义:    
                  ②双兔傍地 古义:    ,今义: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 10. 阅读《出师表》中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准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①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先帝遗德光:    
              ②先帝拔以遗陛下简:    
              ③亲贤臣,小人远:    
              ④以陛下平明之理昭: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陟罚臧,不宜异同             B.诚宜开张圣听
              C.不宜妄自菲薄                  D.叹息痛恨于桓、灵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请概括其中的一条出来,并就这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