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选段)

              范仲淹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浪排空(zhuò)   
              B.虎 猿啼(xiào)
              C.郁青青(yù )   
              D.  辱偕忘(lǒng)
            • 2.

              (甲)甲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 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坐:同“座”,座位。②至:等到。③之:动词,到……去,前往。④操:动词,拿、携带。⑤自信:相信自己。


              (1)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亦此自矜 (     )           ②之,久而不去 (      )                                 

              ③先自其足 (        )            ④归取之(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1)徐以杓酌油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试之以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 3.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桃花源记》)

              【乙】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太牢: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具备为太牢。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便还家(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定州(      )

              (4)、天子哭之,死无所(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4) 【乙】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

            • 4.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 解释下面加线的词。

              ①又何焉____________    ②神弗也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 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 5.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尔而与之(      )             为身死而不受(      )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是亦不可以已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从选文中概括出孟子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认为孟子阐述的观点在今天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禽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④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⑤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 ”贼遂服罪。盖因贼若善走,必不被禽,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老姥(mǔ):老妇人  ②唱贼:呼喊捉强盗。古代“贼”:强盗。③融:符融,晋朝人。④凤阳门:当地的一座城门。⑤正色:神情严肃。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路人为逐之 _______________     ②俱送之__________________

              ③可二人并 ________________      ④盖因贼若走______________

            • 7.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 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益其所不能:            往昔初平京师:

              (2)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3) 请用/将下面句子断开(只断一处)。

                  夫治国犹如栽树

              (4) 【乙】文中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你认为做人做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横线字词。

              (1)舜于畎亩之中             发: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  

              (3)恒,然后能改             过:            

              (4)益其所不能               曾: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短文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4)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选文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选文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 9.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 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⑴饿(         )⑵(         )(3)士(         )⑷(          )

              (2) 用“/”为文句断句,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 为。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请对此做简要说明。

            • 10.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 ③ 。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必先其心志  __________________    (2)人过____________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士 _________________    (4)国外患 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