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

              可楼记

              〔明〕高攀龙

              水居一室耳,高其左偏为楼。楼可方丈,窗疏四壁。其南则湖山,北则田舍,东则九陆,西则九龙峙焉。楼成,高子登而望之曰:“可矣!吾于山有穆然之思焉,于水有悠然之旨焉,可以被风之爽,可以负日之暄,可以宾月之来而饯其往,优哉游哉,可以卒岁矣!于是名之曰“可楼”,谓吾意之所可也。

              曩吾少时,慨然欲游五岳名山,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托而栖焉。北抵燕赵,南至闽粤,中逾齐鲁殷周之墟,观览所及,无足可吾意者,今乃可斯楼耶?噫,是予之惑矣。

              ……天下之佳山水多矣,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凡为山水者一致也,则吾之于兹楼也,可矣。虽然,有所可则有所不可,是犹与物为耦也。吾将由兹忘乎可,忘乎不可,则斯楼又其赘矣。   

              (有删节)

              【注释】①疏:开通。②九陆:指平原。③九龙:指九龙山。④高子:作者自称。⑤穆:同"睦",和顺。⑥暄:温暖。⑦慨然:激昂的样子。⑧耦:指事物有正有反。
              (1) 写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明年 (   )       

              ②南潇湘(    )

              吾少时 (   )           

              ④今乃可楼耶     (   )

              (2)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1处必须停顿之处)

              (1)前人之述备矣

              (2)思得丘壑之最奇如桃花源者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                               _____________     

              (2)吾不能日涉也,取其可以寄吾之意而止。

                              ___                                  _____________     

              (4) 乙文作者年少时对山水看法和造“可楼”时对山水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___                                 _____________     

              (5) 结合《岳阳楼记》和《可楼记》,简要阐述“记”这种文体的特点?

                              ___                               _____________     

            • 2.

              阅读以下两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文]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苏轼《放鹤亭记》)    [注]①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适:恰好。④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⑤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⑥傃(sù):向,向着,沿着。

              (3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1)略无处(   )                                (2)属凄异(    )

              (3)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             (4)故之曰“放鹤亭” (    )

              (33.)划分句子节奏,每句一处,用“/”标出。

              (1)自非亭午夜分

              (2)水及其半扉

              (3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35.)两段选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有共通之处,例如:甲文中的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而乙文中的山的特点是:“            ”;甲文中写树“荣”草“茂”,而乙文中用“       ”一句描写了类似景象。

              (36.)美丽的山峡,雄伟的山峡工程,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山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

              文言文阅读

                 【甲】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乙】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③。或不给,则加鞭棰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悟寤。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④,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⑤。郁离子⑥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⑦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①狙:猴子。②部分:安排。③赋什一以自奉:征收十分之一用来供自己享用。④柙xia:木笼。⑤卒馁而死:终于饥饿而死。⑥郁离子:作者假托的人名。⑦道揆:道义,法度。

              (1).解释下列加横线字

              ①为天下 唱:_______________

              ②楚人之 怜:_________________

              ③使老狙率以山中 之: _______________

              不给,则加鞭棰焉 或: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等死,死国乎  ②且欲于常马等不

              B:①天下秦久矣    ②众狙皆畏

              C:①扶苏数谏故    ②楚有养狙为生者

              D:①杂然前陈者    ②惟其昏未觉也

              (3).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甲文中借陈胜、吴广的起义,赞扬了什么?②乙文中“狙公卒馁而死”,作者想讽刺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日:“吾不能扦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日:“国亡不能救,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日:“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注释]①弘范:蒙古汗军元帅。②扦:保卫。③泫然:水滴下的样子。

                 (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

            • 5.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

              【注释】

              ①予:给,送。②子:你,代词。③履:鞋子。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1)故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心也(        )

              (3)今人曰(               )  (3)何(       )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断子之手足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或以钱币乞之

              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投诸渤海之尾

              (3) 翻译下列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4) 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                                           

                                   的观点,甲文则用                           论证了                     舍生取义的观点。

              (5)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为什么还要坚持呢?
            • 6.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袁黄公力行节俭,与缙坤相约:每会荤素五品,不许宰牲。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阅,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①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②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③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④期年:一年。⑤胥(xū):小官吏。 ⑥狱:案件。⑦折阅:亏损。

              (4)加下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每荤素五品(会:聚会)

              B.来已久(具:具体,详细)

              C.买者少(鲜:少)

              D.故徙业耳(皆:都)

              (5)翻译下面的句子。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6)说说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 7.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②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②能:胜任的。③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的是这件事。④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的。家,居住。⑤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⑥更:易,该换名称。⑦买居之:买下来以为己有。居,占有、拥有。⑧上出:指泉水向上冒。⑨合流屈曲而南:泉水回合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⑩负土累石:指运土堆石。⑪塞其隘:堵住水沟狭窄的地方。⑫错置:交错布置,以求变化。⑬辱:屈辱,辱没。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灌水之有溪焉   阳             

              之以其能   名              

              余故           以             

              以愚辱焉   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3)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哪些情感?

            • 8. 杜环,字叔循。侍父一元游宦江东,遂金陵。环重然诺,好周人急。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哭于九江城下,无所归,乃服破衣,雨行至环家。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坐,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奉糜母,抱衾寝母。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其家人,顺其所为,勿以困故,轻慢与较。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
                   越十年,母疾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言终而气绝。环俱棺椁殓殡之礼,葬之。
              (节选自宋濂《杜环小传》,有删节)    【注】:①一元:杜环之父。   ②褊biǎn:狭小。
              (1)选出与“母泣告以故”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以中有足乐者     B. 以为妙绝    C. 以土砾凸者为丘        D. 策之不以其道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金陵    家:      ②奉糜母  食:       ③不惬意   少:    
              (3)翻译下列句子。
              自环以下,皆以母事之。
            • 9. 阅读《孙权劝学》和《李生论善学者》(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1】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李生论善学者(节选)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注释】①志:记,记住。②还走:转身离开。③厌:满足。④盍:何不。⑤迨:等到。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并自其名(《伤仲永》)
              B.自为大有所益诱敌(《狼》)
              C.君志之而不思之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D.择善而从中间力拉崩倒声(《口技》)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但当涉猎   涉猎:    
              若孤        孰:                 ④王生益  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梳理两篇文章内容,用原文完成下面填空。
                   吕蒙能够“听劝”和“    ”,是他的才略能够大有长进、最终令人刮目相看的两个重要因素;李生认为学习贵在“    ”和“    ”,如果只做到王生所说的“志之”,并不能称之为“善学”。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梅花美人
              乐 钧
                 如皋陈肖生嵩,以画名于时。尤长于梅,冷蕊蔬枝,嫩寒春晓,见者辄作孤山篱落之想。
                 有金陵李某,僦居京师内城。斋壁红梅一轴,肖生笔也。一日仰卧观书,童子侍焉。忽有老翁出于画中,龙钟伛偻。俄而枝叶动摇,花蕊怒放,每一花现一美人,步虚而下。须臾,次第入花去,老人亦遽隐,画如故也。                                                                                                                      (选自《耳食录》)
                 【注】①如皋:县名。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宋代林隐居于山上,种梅养鹤自娱,有“梅妻鹤子”之称。③僦(jiù)居:租房居住。④龙钟:行动不灵活。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以画于时            ②童子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尤长厅事之东北角 (《口技》)
              B.步虚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C.见者辄作孤山篱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活板》)
              D.以画名于时撰长书为贽 (《送东阳马生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斋壁红梅一轴,肖生笔也。
              译:    
              ②须臾,次第入花去,老人亦遽隐。
              译:    
              (4)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陈肖生画艺超群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