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拦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 2.

              人造龙卷风

              ①上海青浦有位轮船驾驶员,一次正在驾驶室当班时遭到龙卷风的突然袭击,他打开驾驶室舱门一看,发现驾驶室已脱离船体,被搬到离河很远的岸上,而他却安然无恙。1970年5月27日湖南澧县刮起了龙卷风,澧水江心卷起一个30多米高,几十平方米大的水柱,在短短的时间内河底也露了出来。龙卷风确实力大无穷,一座长达75米的铁路桥梁,可以像玩具一样被龙卷风从桥墩上拔起来,扭曲了,然后抛入水中。龙卷风的袭击,可以使河里的船腾空而起,成为“空中飞船”;可以使地上的人“上天邀游”,成为“空中飞人”。

              ②龙卷风独特的外貌、奇异的构造、短促的寿命、巨大的速度,历来令人费解、耐人寻味。

              ③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人们已经弄清楚,龙卷风是产生在雷雨云中的一种急速旋转的空气旋涡。当它从云底伸下来时,好像一只巨大的漏斗,有时悬挂在云下,忽伸忽缩;有时则拉长像大象鼻子一样触到地面。

              ④从一些被龙卷风破坏的现场可以推知,龙卷风直径在几米到几百米之间,最大可达1千米。它来去匆匆,寿命不长,短的几分钟,长的也不过一刻钟到半小时。

              ⑤龙卷风直径虽小,寿命虽短,可是风速却大得无法用风速仪直接测定,因为即使是最坚固的仪器,一旦碰上龙卷风,也会粉身碎骨。人们不得不用间接的办法,如从被它破坏后的现场中去估算它的最大风速。据估计,这速度可达每秒  (1)    (2)  米,甚至将要赶上声音的速度了。如此巨大的速度,怪不得在龙卷风的驱动下,一根松树棍可以击穿1厘米厚的钢板;一片三叶草能深深地嵌入泥墙。

              ⑥龙卷风的中心气压很低,只有40千帕,有时甚至只有20千帕,与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千帕相差很大。据科学家计算,龙卷风气压差产生的功率可与10座巨大电站相当。

              ⑦龙卷风是怎样形成并加强的呢?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定论。但这种自然现象是可以模仿和利用的。

              ⑧人们注意到,当漏斗状旋涡直径达200米时,旋转气流的功率可达3万兆瓦。因此一些科学家设想是否能用人造龙卷风发电。

              ⑨于是,有科学家研制了龙卷风模型来发电。他们在一个塔形建筑的四周用条板间隔成方格形小窗,朝风的小窗洞开,背风的小窗则关闭,风吹进塔后开始旋转,形成小龙卷风。在塔底装有螺旋形的转叶轮,当人造小龙卷风将下方空气吸入塔内时,叶轮转动,推动发电机发电。

              ⑩还有科学家研究用太阳能制造龙卷风发电。建造一座面积很大的透明圆形大棚,棚顶是塑料膜,从棚的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与中心烟筒状塔相连。当棚内空气被太阳加热后,流向筒状高塔,气流迅速带动塔中叶轮而发电,每小时发电功率可达70万~100万千瓦。

              ⑪在许多新设计中,旋风型风力涡轮是很有前途的。在这种设计中,风吹入直立的圆筒,在它的内部旋转,形成旋涡,旋涡中心呈真空状态,从而迫使大量高速运动的风不断地吹过叶片,使叶片快速转动而发出电来。

              ⑫在海洋上空,由于太阳的照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上下流动的风。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巨大的筒状物并让它飘浮在海洋上空,然后用人工方式引导气流在筒内上升下降,从而驱动涡轮机进行风力发电。

              这些,都是利用人造龙卷风发电的新思路。

            • 3.

              植物爱听和谐音乐

              ①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这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旁边的两棵小树随着乐曲晃起身子来,滑稽可爱,随行的人全被它逗乐了。大家忘记了疲劳,跑过来欣赏小树跳舞。有人提议:“换一首曲子,换一首曲子。”又有人喊:“换快节奏的。”于是,收音机的主人调了频道,换了一曲激烈的摇滚乐。奇怪的是,刚才还在摇头摆尾的小树突然停止不动了,像是被突然吓着了似的,静静地呆立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它只会跳优美的舞蹈,不会跳强劲的舞蹈呢?于是,年轻人又调回刚才的频道,小树听了这优美的曲调,又开始摇头摆尾。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得出一致结论:小树喜欢轻柔、温和的曲子,不喜欢节奏强烈的乐曲。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蕃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蕃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蕃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a)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它们的叶子绿得茁壮而卖力,花开得鲜艳而硕大,这让科学家欣喜万分。凭着职业的敏感,这位科学家开始思索,既然花儿这么热爱音乐,庄稼会不会也是如此呢?他开始有意识地在稻田里播放音乐。他每天上午准时来到稻田,给水稻们播放半个小时的轻柔乐曲。(b)一个月后,这片田里的水稻比普通生长的水稻要高出30多厘米,也就是说,是音乐代替了化肥使它们长得又高又壮。

              ④草本植物既没有听觉器官,又不具备听力系统,为什么它们接触了音乐,会产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风,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这可绝不是闹着玩的。别看它们不会说、不会表达,但它们绝对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中学生百科》)

            • 4.

              阅读《寻找来自地外的讯号》,回答下列各题。

              ①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5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37个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②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分别以波长21厘米和10.5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

              ③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200~400天。所以获得的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37个讯号,其中有5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37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

              ④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37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

            • 5.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它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之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敬畏的民族何谈自尊。

              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交往、奏事不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不仅成为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如其人”、“书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正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二十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法渐渐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人不要说写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

              过去,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兴起之后,中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字归于中文,吟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中文的,往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的人来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了上个世纪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标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必须要不断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耳濡目染、薪火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弘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在。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年书法家需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法艺术,呼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 6.

              前景光明的增强现实技术

              前段时间,一只以类似3D全息投影形式呈现的小北极熊火遍了全网,在这只萌熊背后,酷炫的增强现实(AR)技术也受到人们热议,该技术在国外已经被广泛运用。

              AR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也被称为混合现实,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感知的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它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实时计算和匹配技术,将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而同时存在。用户可以通过增强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还能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虚拟现实营造一个和用户周围环境完全不同的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而增强现实则是把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文字信息叠加到真实的环境中。增强现实在虚拟环境和真实环境之间搭起了一个桥梁。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显示设备自带的摄像头观察周围的真实环境,在其手持的智能终端显示屏上除了可以看到其周围的真实环境之外,还可以看到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辅助信息。

              近年来增强现实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体育转播时,借助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把运动员的名字或者所在国家的国旗叠加在跑道上,由于事先已经获取了摄像机以及赛场环境的准确参数,可以保证在实时转播时由计算机所添加的虚拟物体或者文字信息天衣无缝地融合到当前环境中。除了体育转播以外,现在很多的演出中也应用了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可以把用户当前所处的真实环境和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物体以及文字同时进行显示的显示载体,这既可以是头盔式显示器,也可以是用户手持的智能手机或者是平板电脑。除了融合显示装置外,增强现实系统还需要了解用户意图的人机交互设备,因为系统需要知道用户现在的需求是什么,采用传统的键盘、鼠标无法实现这样的人机交互,需要采用语音识别、眼动跟踪、身体动作跟踪等一系列的自然交互手段。此外,还需要硬件计算平台来完成融合显示、虚拟物体的绘制以及人机交互等一系列的复杂运算。

              除了上述硬件平台之外,增强现实系统还需要一系列软件的支撑,包括识别当前用户所看到的场景中的物体种类以及物体具体位置的识别和跟踪软件,把虚拟的三维物体进行实时绘制和融合显示的三维图形渲染绘制软件。

              增强现实实景至少应该满足三个要素。首先,它所呈现的内容必须包含虚拟和现实两个部分,这也是增强现实实景最基本的条件;其次,虚拟和现实的融合必须是实时进行的;最后,增强现实实景应该创造出三维环境,这种三维环境不是指视觉上的3D立体画面,而是指屏幕中创造出空间范围,屏幕会随着你的移动而呈现不同内容。

              增强现实技术不仅与虚拟现实技术有相似的应用领域,比如在尖端武器、飞行器的研制与开发、数据模型的可视化、虚拟训练、娱乐与艺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由于具有能够对真实环境进行增强显示输出的特性,增强现实技术在医疗研究与解剖训练、精密仪器制造和维修、军用飞机导航、工程设计和远程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比虚拟现实技术更加明显的优势。

              增强现实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建筑、教育、工程、影视、娱乐等领域。医生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轻易地进行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军队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方位的识别,获得实时所在地点的地理数据等重要军事数据;文化古迹的信息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提供给参观者,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头盔式显示器看到古迹的文字解说,还能看到遗址上残缺部分的虚拟重构;在工业维修领域,头盔式显示器将多种辅助信息显示给用户,包括虚拟仪表的面板、被维修设备的内部结构、被维修设备零件图等。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在转播体育比赛的时候实时将辅助信息叠加到画面中,使观众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增强现实游戏可以让位于全球不同地点的玩家,共同进入一个真实的自然场景,以虚拟替身的形式进行网络对战。

              此外,增强现实技术还被应用于教育领域,跟传统纸质图书不同的是,用户通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下载软件,就可以体验更具真实感的三维动画和互动科学游戏,这样不仅增强使用的趣味性和交互性,还能给儿童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在未来,我们佩戴的眼镜或隐形眼镜会再一次变革我们的通讯设备、办公设备、娱乐设备等;在未来,我们不再需要电脑、手机等实体,只需在双眼中投射屏幕的影像,即可创造出悬空的屏幕以及三维立体的操作界面;在未来,人眼的边界将被再一次打开,双手的界限将被再一次突破,几千千米外的朋友可以立即出现在面前与你面对面对话,你也将会“触摸”到虚幻世界的任何物件;在未来,一挥手你就可以完全沉浸在另一个虚拟世界,甚至是现实世界无法到达的千千万万种可能的人生。

            • 7.

              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珠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

            • 8.

              彩陶——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也是现代有了解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考古发掘显示,世界各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都或前或后不约而同地经历了素陶、彩陶、釉陶的发展阶段。所谓彩陶,是远古先民在制作好的陶胚内外壁上用矿物颜料绘制各种纹饰,然后入窑烧制定型的一种带彩陶器。彩陶集实用和雕塑、绘画、烧制等各种艺术、工艺于一体,展现了那个时代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反映了原始社会数千年的社会状况和人的生存情境。可以说,彩陶是一本浓缩的、独特的“史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地区之一,并在距今大约8000年前就出现了彩陶。中国彩陶的发展、繁荣和衰亡历经4000年之久。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除了各种各样的石器外,绝大多数是以陶器为其重要表征的。其中,色彩绚丽、图形优美、造型多样、工艺精湛、数量较多的各种彩陶,更成为这一时段最有系统、最具规模、最有价值的文化遗存,并因此而成为华夏远古文化的一种鲜明特征。“仰韶文化”的命名就是以在遗址中发掘的红底黑彩的陶片作为重要证据,而“仰韶文化”之所以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以鱼纹为主的半坡类型和以鸟纹、花卉纹为主的庙底沟类型,也是以遗址出土的彩陶坟饰作为区分的主要标志。

              据估计,中国出土的彩陶约有5万多件,很可能是世界上出土彩陶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彩陶绝大多数都是日常实用器皿,如盆、碗、壶、罐等等,分布的地域几乎遍布全国。这些彩陶的形体虽然简单,但在造型设计上却颇具匠心。制作时对器物的各部分运用不同的比例变化。构成各种柔和优美的轮廓曲线,其式样繁多,并随各地习俗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的史前彩陶都能结合不同器形的特点和装饰部位的不同,或疏或密,或繁或简,饰以不同纹样。图案丰富多彩。有的宜于俯视,有的适于平观,将器物的实用性质和使用的审美效果结合起来。其中大量出现的编织纹和几何形纹,具有彩纹和底色相互衬托虚实相应的作用,形成“双关图案”。这种构图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基本装饰手法。

              探索中国文明的起源。无论是文字的始创、艺术的发端,原始巫术的产生,还是远古神话与图腾崇拜的出现,都离不开彩陶。因为彩陶除了作为原始人类日常生活器物之外,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彩陶的器形和陶壁上的纹饰,即体现了远古先民对关和艺术的追求,也是原始文字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作为中国史前文化起源研究依据的几类原始文化遗存,如玉石器、彩陶、雕塑和岩画中,玉石器和雕塑的数量都较少,岩画的年代又往往引起争论。唯有彩陶数量最多,年代也最准确,因而最具有可靠性和系统性。可以说,彩陶是中国远古文化的辉煌代表。

            • 9.

                   ①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为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②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③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配搭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④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

            • 10.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B.本段说明的中心是赞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C.文段的说明顺序是空间顺序
              D.文段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