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羊年说羊(节选)余夫
                 ①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羊与人相伴,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期,羊曾是人们狩猎的对象。后来,人们发现羊性情温顺、繁殖能力较强,就将其驯养。一般人都认为羊是愚蠢的动物,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羊比人们想象中的要聪明得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精明。
                 ②羊病了会自我治疗。科学家发现,如果所吃食物让它们感觉不舒服,出现便秘和胃灼痛,羊就会挑选其他一些可以通便或帮助止痛的食物。也就是说,它们能正确地认出并吃下那些能治病的食物。
                 ③羊有着难以置信的记忆力,能辨认和记住面孔,包括它们同类的面孔和人的面孔,甚至能区分人高兴和愤怒的表情。科学家为羊搭建了一个带有两个门的羊棚,每个门后面各放一个食料槽,这两个门唯一的区别就是上面挂有不同的照片:第一个门上挂着面带微笑的人像或颇感惬意的羊的像;在第二个门上则挂着面带怒容的人像或受惊的羊的像。然后,他们便往羊棚里赶羊。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羊都喜欢进第一个门。科学家发现羊至少可以识别50种不同的面孔,并记住一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它们知道与愤怒的面孔相比,高兴的面孔是什么样的。而且,羊更喜欢人微笑温和的面容,而讨厌发怒、受惊时的表情。
                 ④羊会用声音表达感情,雌羊能辨别它们每只羔羊的声音。这说明,在人听来都是一样的咩咩声,其含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不仅如此,羊的发声特征虽然受到遗传限制,但也可以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而形成属于某一个小群体的“口音”。英国科学家在一些羊生下来一周时记录了它们的叫声,随后将这些羊放到不同羊群中喂养,在它们长大一些后再记录它们的叫声。有趣的是,虽然有亲缘关系的羊最初的叫声都很相似,但随着它们在不同的羊群中成长,它们的叫声特征逐渐与所在羊群中其他羊的叫声趋同。也就是说,它们已经慢慢习得了这个小群体的“口音”。这说明,群体生活可以影响羊的发声系统。
                 ⑤羊还能通过连猴子都经常会失败的心理测试。英国科学家在羊的面前依次放置成对的不同颜色的桶,每次有一个桶中盛有食物。然后,他们将食物从一个桶中移入另一个桶中,同时还改变桶的颜色,最后改变桶的形状。但羊不仅认出了不同的颜色组合,并根据颜色组合的不同改变行为,它们还会根据桶的形状的变化改变行为。科学家说,一般只有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能做出这类反应,其他大型动物要做到是很困难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将一群羊放进复杂的迷宫中进行试验,发现它们不仅能够找到走出迷宫的方法,而且走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就越容易。
                 ⑥此外,羊还有非凡的嗅觉。以色列警方已经据此训练出全球第一只专门闻炸弹的“反恐山羊”,其嗅觉灵敏度甚至超过了警犬。这只山羊名叫拉洛莎,是一只两岁的母羊。它对各种炸药的气味非常敏感,与警犬相比,性格乖巧的羊看上去无疑要友善得多。很明显,羊正日渐成为警方的宠儿。             
              (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第1期,有删改)(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阅读文章④-⑤,按要求完成下列A、B、C三个空。
              段落说明方法作用说明语言
              A     具体说明群体生活可以影响羊的发声系统。/
              作比较B    C文段中加点词“一般”有何作用?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为羊搭建了一个带有两个门的羊棚,结果发现羊都喜欢进第一个门。
              B.选段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羊有非凡的嗅觉
              C.羊会用声音表达感情,雄羊能辨别它们每只羔羊的声音。
              D.羊性情温顺,相当精明,还有非凡的嗅觉,日渐成为警方的宠儿。
            • 2.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
                  ②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巧夺天工。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③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1)第②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    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        、从        的变化过程。
              (2)阅读第③段,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
            • 3.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ROOT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iOS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ROOT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用户隐私不保,重则手机变砖。
                  ②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③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④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能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等功能,以绝后患。
                  ⑤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选项。
                  ⑥如果用户需要变卖自己的旧手机,那么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并用电影、音乐等塞满手机储存卡,这样就可以保证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外泄了。
                  ⑦可能有人觉得,要记住那些林林总总的设置、操作实在太麻烦了,如果能安装个手机安全类的APP,就什么都不必费心了,何乐不为呢!话虽没错,但是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用户多长个心眼儿,因为APP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欧洲著名的安全软件--熊猫卫士(Panda Security)就在某次更新中,因为一个文件签名的小小错误,把自己的核心文件标记成了恶意程序并进行了隔离,于是整个软件都不好了。不管怎么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嘛!
              (选自《科学24小时》2015年9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怎样做才能避免智能手机‘出卖’自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选择ROOT或越狱。
              B.慎重使用二维码。
              C.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提示。
              D.关闭“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和“常去地点”等功能。
              (2)关于选文第③-⑦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时间顺序与空间顺序    D.逻辑顺序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第①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作诠释。
              B.文中加点词语“目前”“可能”不能删,删去后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变卖旧手机时,最好对手机进行初始化和格式化。
              D.只要安装手机安全类的APP,就可以随意使用智能手机。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①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蓝、靛、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有60种。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②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在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
                  ③西班牙斗牛场上,斗牛士用红色的斗篷向公牛挑战,人们原以为是红色激怒了它。其实因为斗篷在公牛眼前不断摇晃,使它受到烦扰而发怒,如果换上别种颜色的斗篷,公牛也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④狗不能分辨颜色,它看景物就像一张黑白照片。狗追捕猎物除了靠四条腿外,主要靠嗅觉和听觉。
                  ⑤我们人类的“近亲”猿猴也是色盲,过着平淡无奇的灰色生活。田鼠、家鼠、黄鼠、花鼠、松鼠、草原犬等也不能分辨颜色。长颈鹿能分辨黄色、绿色和橘黄色。鹿对灰色的识别力最强。有趣的是,斑马虽然是色盲,它却能利用色彩来保护自己。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条可以引起注意,因为在出现危险时,只要领头马一动,所有斑马会迅速逃走。当斑马奔跑时,黑白两色条纹的晃动使得捕食动物难以快速测定距离,斑马便可以安全逃脱。
                  ⑥鸟类则不然。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色以外,许多飞禽都有色的感觉。鸟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这样它们就能够抓住在空中飞行的虫子,能够在树枝上轻轻降落。鸟类的辨色能力也有利于它们寻找配偶。雄鸟常用艳丽的羽毛吸引异性。试想,如果它们感受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⑦多数水生动物都具有辨色能力。鲈鱼能感知颜色,生物学家用染成红色的幼虫喂它们,待其习惯以后,改用红色羊毛喂它们,鲈鱼竟然照吃不误。龙虾、小虾以及爬行动物里的甲鱼、乌龟和蜥蜴等,也都有色的感觉力。
                  ⑧昆虫虽然属低等动物,但是它们的辨色能力比哺乳动物高明。据悉,蜻蜓对色的视觉感最佳,其次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也能看见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因而不愿接近蓝色的门窗、帐幔。蚊子能够辨别黄色、蓝色和黑色,并且偏爱黑色。勤劳的小蜜蜂生活在万紫千红的花丛中,却是红色盲,红色和黑色在蜜蜂眼里没有什么区别。蜜蜂能分辨青、黄、蓝三种颜色,但橙、黄、绿在它们看来是一样的,它们也搞不清楚蓝与紫有何不同。可是,蜜蜂能看见人所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把紫外线和各种深浅不同的白色和灰色准确地区别开来。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顺序是    
              (2)用“∥”给②--⑧段分层。
                ②③④⑤⑥⑦⑧
              (3)②段中加点字“大多数”能否去掉,为什么?
              (4)从⑥段看,鸟的辨色能力有何作用?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③段说明了什么生活现象?
            • 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①数据表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80%.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
                ②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2018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③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150至200米设一个站点.环境保护专家认为,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
                ④弗斯特认为,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在,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部分的资源.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到2025年,全世界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500万和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这种发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
                ⑤《经济周刊》认为,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在这方面,美国纽约市计划到2012年,1.3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平;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
              使用税的征收.
                ⑥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贝林格认为,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达到零指标.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这是基本理念,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
                                                              (选自《海外文摘》2009年第9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①段,说说“生态城市”有什么特点(用原文回答).
              (2)第③段写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第④段写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请先概括第⑤段内容,然后说说这三个文段之间是什么说明顺序.
              (3)第⑤加点的“减少”一词的词性是什么?结合文段内容说说“
              使用税的征收”的意义.
              (4)为了深圳未来的发展,请你另外提出两条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建议.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你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飘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选自《看云识天气》,有删改)
              (1)第④节文字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各类云?
              (2)文中使用“你”“我们”这样的称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3)比较文中画线的句子和《百度百科》对“高积云”的不同说明,结合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它们的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甲】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云,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看云识天气》)
              【乙】高积云:云块较小,轮廓分明,薄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大多数云块的视角宽度在1°-5°.
                                                                                    (《百度百科》)
            • 7. 说明文阅读
                                               植物“气象员”
                                                  张晓天
                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预报阴雨
                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预报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色.
              “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低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种花称为“晴雨花”.
                在炎热的夏季里,茅草的叶子和茎的交界处会冒出一小团水沫来,好像螃蟹吐沫那样,因此老百姓总结出“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农谚.
                空气湿度大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收缩,这是报告有雨.空气干燥时,松果的鳞片就会打开,这是预示天气即将由阴雨转为晴朗.大雨到来之前,气压急剧下降,水面上的压力减小,这时河底的青苔就会浮出水面,因此农谚云,“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预报温度
                在瑞典的南部生长着一种名叫“三色鬼”的草,人们称它为“天然寒暑表”,因为这种草对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在20℃以上时,它的叶片都是向斜上方伸出;气温若降低到15℃时,枝叶就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时为止;当气温下降到10℃时,枝叶向下弯曲;如果气温回升到原来的状况,叶片就会恢复到原状.
                栗子树不但感觉灵敏,而且还能预测天气.进入冬季以后,在预测到有霜或下雪的坏天气将要来临时,它会提前几个星期长出芽来.研究证明,栗子树是在对夜间的时间长度进行“测量”之后,预知严冬的到来.
                在我国东北各省,农民喜欢在房前屋后或田边地头种植鬼子姜,用它的块茎来腌制咸菜.据观察,鬼子姜能准确预报初霜,在它开花10天左右,就要降第一场霜了,从而提醒农民做好防霜抗冻的准备工作.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5月B版,有改动)
              (1)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是什么?
              (2)本文的结构方式和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其作用.
              (4)本文第二个小标题中的“温度”一词用得是否恰当?为什么?
              (5)请结合全文内容揣摩文题《植物“气象员”》的妙处.
            • 8. 以柔克刚--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木塔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抗震能力,在于下述诸多抗震技法的综合和运用:木塔平面是规则的正八角形,利于抵抗地震波产生的扭曲力;木塔高达44米的砖石基座坚实、稳定,形成一个“浮筏”,承载着全塔的重量(约1300吨);木塔内梁与柱的连接完全通过斗栱完成,各种构件则通过榫(sǔn)卯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筒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柱子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墙体,牢牢地“抱”住各柱子,增加了构架的整体性,而且这些墙体能作为剪力墙发挥作用;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有效地降低了塔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塔的稳定性,这样既使塔身形成美丽的曲线,又能把水平的地震冲击力分解成垂直方向的压力;周边有一圈柱廊,各圈柱廊被水平构件连接成一个刚中带柔的整体;为了加固结构框架,在八边形木塔的四个斜向应面上,自上而下采用了剪刀撑做法.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也令人自豪.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6期)
              (1)请分条概述“应县木塔”具有杰出抗震能力的原因.(写出5条即可)
              (2)理解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表里如一,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表里如一:    
              传统美德:    
              (3)本文介绍木塔结构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4)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应县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的最高木结构建筑,建成后虽经历了上千次地震,如今仍安然无恙.
              B.应县木塔的主要构件没有一钉一铆,各种构件主要通过榫卯连接,这就消解了地震的巨大破坏能量.
              C.应县木塔结构坚固,外形优美,这与木塔立柱侧脚、平面逐层缩小的建筑构造有极大的关系.
              D.应县木塔杰出的抗震能力表明,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地质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 9. 阅读下文,完下列各题.
              “神七”技术设计揭秘
                ①在神舟飞船原有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神舟七号”根据航天员开展太空行走以及个别技术的发展,设计上进行了多项改动,各种试验达80多项.
                ②飞船轨道舱具备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长9.19米,总重近8吨,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与以往不同的是,“神五”和“神六”的轨道舱仅作为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进行.按照计、划,“神七”飞行时,航天员将从这个舱进入太空.因此,它增加了作为气闸舱的功能.“神舟七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潘腾解释说,其原理类似于潜水艇的闸门装置,通过泄压和复压过程实现空间环境和飞船栽人环境的过渡.
                ③泄复压设备组件安装在轨道舱前端,由5支高压气瓶和管路、阀门等组成.泄压不能过快,必须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航天员也有一个吸氧排氮的过程.航天员在穿航天服时吸纯氧,用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来置换血液里的氮,这样再减压就安全了.与出舱过程相反,航天员从太空回到飞船内,则需要经历一个“复压”步骤--将舱内的气压从“零”恢复到一个大气压状态.“神七”飞天前,在地面做了将近百项试验,保障气闸舱性能状态比较稳定,从而确保航天员能够安全、顺利地完成出舱任务.
                ④此外,科研人员还在轨道舱的装潢上颇下工夫.每个航天员的坐椅都是量体特制,舱内色彩搭配柔和,让航天员有“家”的感觉.
                ⑤飞船有效栽荷增加.“神舟七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说,从“神五”搭载一位航天员,到“神六”两名航天员,再到“神七”满载三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数增多,还意味着飞船提供的各项有效载荷的相应增加.比如携带更多的食品、水等消耗品,提高供气、供氧的流量,等等.
                ⑥更重要的是,围绕出舱活动,飞船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元器件,包括泄复压设备、两套舱外航天服、数据话音传输设备以及其他舱载设备等.
                ⑦为了避免生活物品及大量仪器过多占用航天员活动空间的情况,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科学布置轨道舱的格局,将必要的设备尽量集中摆放,或装载在类似货架的格框上,提高空间使用率,将航天员活动空间保持在7立方米以上.
                ⑧飞船首次安装中继卫星终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与前两次载人飞行相比,飞船推进舱外部多了一个银色的小装置,这就是中继卫星的终端天线.据“神舟七号”飞船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介绍,我国于今年4月成功发射了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这颗卫星已在“神舟七号”飞行中首次应用.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与“神五”“神六”相比,“神七”在设计上进行了哪些改动?
              (3)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 10. 说明文阅读
                                                       植物之香
                 在植物世界里,很多种类体内含有芳香的气味;无论我们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花园草地,我们都会感受到这些植物散发的特有气息。其实,这些香气来源于植物体本身含有的挥发性油,随时挥散在空气中,植物的香味是植物生存策略的一种方式
                 芳香植物身体里均含有不同类型的芳香油,带来了不同的香气,或清香或浓烈,不尽相同。有的植物只有花朵才有香气,其他部分不含或少含芳香油,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玫瑰、月季、玉兰等;有的植物通体含有芳香油,例如薄荷、熏衣草、柠檬等;还有的植物是果实、种子等含有芳香油,例如香草、佛手等。
              能发出香味的主要是一些芳香族化合物酮和醛以及多种低级酯类化合物。不同的植物,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但也有一些植物所含化学物质只是存在细微差别,这样就会产生浓淡各异,丰富多彩的气味了,构成了大自然的芳香之源。
                 这些芳香植物,为何而香呢?
                 对于植物本身而言,有些是为了繁殖,需要靠香气吸引昆虫来给它传粉,很多带香气的花都是这样的。很多昆虫的感官相当敏感,可以感受到植物散发的香味。它们寻味而至,去享受植物带来的食物、花粉和花蜜,同时帮助植物完成传粉,植物因此而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生理活动--繁殖,这是对植物相当重要的过程,这里,植物的香气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我们见到具有香气的花朵,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判断,这种植物肯定属于虫媒花的类型,这样的植物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另外,植物的芳香气味也可能是出于对自身的保护,用于祛杀敌害。很多芳香植物的气味,对于其它生物是不适应的,甚至是厌恶,加上本身一些芳香油具有的毒性和苦辣味道,会很好的保护自身不被植食动物采食。例如大家很熟悉的除虫菊、香艾、迷迭香等,就是很典型的。
              (选自《森林与人类》,有改动。)(1)植物为什么能发出丰富多彩的香味?请根据上文内容回答。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试简要说明。
              (3)如何理解“植物的香味是植物生存策略的一种方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