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中药能遏制寄生虫抗药性

              ①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②世界上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100万人因此死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但在非洲和亚洲,疟疾寄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③青蒿素是植物青蒿的提取物。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还有明显的退烧功效。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疾寄生虫的机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它的生物分子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对疟疾寄生虫而言是致命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与氯喹的工作原理类似,青蒿素能够阻断疟疾寄生虫消耗人体血红蛋白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血红素在体内的传输。基于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杀死疟疾寄生虫的特点,研究人员对青蒿素的这种分子进行了轻微的改变,由此制成了新药RBx-11160。他们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了修饰,在其中增加了一个化学基,从而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能够溶于水且更加稳定。

              ④更好的溶解性意味着这种药物能够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稳定性意味着在这种药物到达寄生虫所在的血浆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化合物会分解。而且这种新药疗效更强,当被感染的小鼠服用这种新药后,4天之中95%~100%的寄生虫都消失了,而传统的青蒿素药物需要服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清除95%的寄生虫。

              ⑤7月份,RBx-11160在英国进入人体安全的预期临床试验。Tang说最初的结果令人振奋,但获得全面的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  

              ⑥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疟疾研究员PaulOneill说:“如果这种药物在人体的疗效不错,那么可以将它与另一种药物结合使用,以确保杀死RBx-11160没有杀死的寄生虫。” 

              (1)结合第③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青蒿素”的特点。


              (2)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④段加线词“极少数”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 2.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年 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书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鸟类迁徙 不只是飞得远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年秋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燕子们,纷纷带着当年出生的幼鸟向南飞去,直到来年3—5月才会回来。除了少数在广东、云南等地停留下来,大多数燕子都会一直飞出中国,前往南亚、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越冬。像燕子这样的候鸟,一生中每年都要有规律地改变栖息地,这种行为在动物学上称为“迁徙”,或称“迁移”。

              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鸟类春夏时节向高纬度地区迁徙,确实好处多多:在冬季低温的寒带、温带地区,植物和昆虫都集中在夏天爆发式生长,食物资源丰富。高纬度地区夏天日照时间长,北极圈甚至有几个月的极昼,为鸟类提供了充裕的觅食时间,有利于喂养雏鸟。更妙的是,由于严冬的存在,高纬度地区的“常住居民”较少,降低了候鸟在繁殖期间面临的竞争和捕食威胁。

              ③高纬度地区的夏天虽然美好,但严冬终究会来,吃饱喝足了一个夏天的候鸟们必须及时踏上归途。当年出生的雏鸟们,也必须尽快成长,学会飞行。

              ④不过也有一些候鸟,当年出生的候鸟并不跟成鸟一起返回。比如白鹡鸰和各种雨燕通常是幼鸟先往回飞,而经验丰富的成鸟还要多花一些时间完成换羽,之后才开始迁徙。而各种巢寄生(某些鸟类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的杜鹃,幼鸟更要独自踏上归途,因为饲养它的“养父母”跟它并不是一个种族……

              ⑤除了锻炼肌肉,快速成长的幼鸟还要“长肥膘”,在体内存储足够的脂肪。在持续飞行的巨大消耗下,脂肪是必备的燃料储备——根据科学家计算,体重100克的鸟儿,每飞行54公里,就会消耗1克脂肪。如果要飞过撒哈拉沙漠这么宽广的“死亡地带”,需要多达30克脂肪。而且它还需要具备娴熟的飞行技术,避免无谓地消耗体力,更不能飞错方向。

              ⑥当然,除了跨越经纬度的长途迁徙,还有许多高山鸟类,具有短途“垂直迁徙”的习性。它们通常是伴随雪线的进退,春天往海拔较高的地方迁徙,积累营养并求偶繁殖;入冬后高处积雪无法觅食,就下到积雪少的低海拔处过冬。比如中国西部的棕尾虹雉、血雉等高山雉鸡类,普遍过着这种生活,季节迁徙的海拔高度差可达1000米—3000米不等。由于距离短,加上这些雉鸡本身就不太能飞,所以它们迁徙时往往就像登山运动员一样,是走着上山的。

              ⑦一旦到了迁徙的季节,候鸟就会感受到每天日照时长的变化,表现出“迁徙兴奋”,整日躁动不安,拼命进食。这是刻在它们基因里的本能反应,哪怕从未体验过迁徙的幼鸟也是如此。正是这种在体内奔流的本能,促使它们踏上迁飞之路。

              (选自《博物》2016年第9期)


              (1)请简要概括候鸟为什么春夏时节要向高纬度地区迁徙?

              (2)第④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⑥段加下划线词语“通常”能否删掉?为什么?

              (4)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候鸟一生中每年都要有规律地改变栖息地,这种行为在动物学上称为“迁徙”,或称“迁移”。

              B.夏天过后,迁徙到高纬度地区的候鸟们必须及时踏上归途。

              C.快速成长的幼鸟,在持续飞行的巨大消耗下,脂肪是必备的燃料储备。

              D.许多高山鸟类的“垂直迁徙”,就是从山区的低海拔地区迁徙到高海拔地区。


              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

              熊荟蓉

              ①“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这是新疆作家刘亮程在《寒风吹彻》里的一段话。父亲节来临之际,它催生了我潜藏的泪水,将我带进那久远的艰难岁月,也让我分外清晰地看到了那些落在父亲生命中的雪。

              ②查出心脏病和高血压时,父亲才三十出头,我刚上初中。我每周都要穿过四五里长的田间小路回家,带一罐头瓶腌菜和五毛零花钱返校。

              ③开学不久后的一个周末,我回到家,意外听到母亲边哭泣边说:“你这病要长期吃药,又不能负重,卖棉花的白条不晓得哪天能兑现,我看就让蓉儿去学裁缝吧。湾子里就她一个姑娘在读书了……”

              ④父亲的声音干脆利落:“蓉儿聪明,是读书的料。这话以后不要再提。我这病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要命,咱们悠着点,日子能过得去的……”

              ⑤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径去厢房找饭吃。只是后来在返校时,拒绝接受父亲递过来的五毛钱。父亲没有     ,他默默推出自行车,送我上学。

              ⑥乡间土路,逼仄坑洼,一边是水沟,一边是田地。我在车后座上摇晃,提心吊胆。

              ⑦过谭湖段时,猛一阵颠簸,父亲和我连人带车,翻到了田里。在我的帮助下,父亲才重新站起来。他拍拍身上的泥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随即提出要我坐在车上,他继续推车行进。我说学校快到了,你先回去吧。他没有坚持,叮嘱我好好念书。

              ⑧绚烂的夕阳余晖中,他飘摇在自行车上的黑瘦的背影,显得那么单薄而     。我不忍看第二眼,发足劲儿朝学校奔跑。

              ⑨回到学校,在书包的夹层里,我发现了被刻意“藏”着的五毛钱。那时候,我们是自己淘米,用铝盒炖饭吃。下饭的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酱萝卜、洋姜、霉干菜之类。父亲说光吃腌菜不行,要我打点青菜,补充维生素。

              ⑩五分钱一个的青菜,我本来就舍不得买,这时更不会了。我的零用钱都是花在买纸笔和蜡烛上。

              ⑪直到现在,我都记得蜡烛那淡淡的熏香味。当我朝着自己的目标     奋斗的时候,我看不到落在父亲身上的雪,那沉甸甸的雪。

              ⑫又一个周末回家,见到一脸苦相的大舅正在堂屋里跟父亲说着什么,之后,父亲折回房里拿出一张条子交给他:“这是150块,你先对付一下。以后,不要再赌了……”

              ⑬大舅走后,母亲嘟哝开来:“我们的日子都愁得没有法子,你倒是会做好人,给他钱,丢到无底洞里……”

              ⑭父亲沉下脸。“你忍心看着你兄弟被别人下胳膊下腿吧!他求到我们这里了,总不能让他空着手回去。”

              ⑮然而,父亲的不忍,终是将自己拖进了更深的冬天。家里意外支出的这150元钱,只能通过精打细算、节衣缩食来弥补了。

              ⑯那一个秋冬,我们连红薯和甘蔗都没有吃足,更不用谈鸡蛋和面饼了。所有能换钱的东西,都被父亲打进了算盘。

              ⑰有一点可以肯定,父亲没有向别人借钱。

              ⑱父亲外表瘦弱,骨子里却硬气得很。他一生都没有向任何人借过一分钱。家里造了两栋房子,都是把材料和钱攒齐了才开工。对家庭事务,他长计划短安排,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后来,即使因病下了辞世的决心,也是把自己的丧葬费用凑够了才出发。

              ⑲我们生命的每一抹暖阳,每一缕清光,其实都是父亲用孤独的雪擦亮的。现在,当我为了给儿子买房,而甘愿长年累月地躬耕匍匐(在格子间里),每天忍受十几个小时的煎熬时,我总是想起父亲,想起他为我们所默默承受的苦,那些不曾诉说的累,那些悄悄化掉的冰……

              ⑳父亲,一直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落在他一生中的雪,今天,终于被我看见。

              (选自《读者》2016年第17期,有删改)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所回忆的两件事情。

              (6)文章开篇引用刘亮程《寒风吹彻》里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勉强 悲凉 坚强

              B.勉励 苍凉 坚强

              C.勉强 苍凉 坚定

              D.勉励 悲凉 坚定

              (8)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9)怎样理解第⑮段画线句子中“更深的冬天”的含义?

              (10)文章结尾写到:“落在他一生中的雪,今天,终于被我看见。”联系全文,说说“我”看见了什么。

            • 4.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5. 中医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在对待人体、药物及两者的关系时,强调治疗的个体差异。对感冒发热,中医可能根据望、闻、问、切这四诊归结为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治疗,而西医常常用同一种药。例如,对持续高热的病人,中医认为,此类病人虽然体温高,有的属于假热真寒,应用甘温去大热的方法治疗,有的属于实热,要用苦寒药物清热泻火;而西医一律用多种抗生素来治疗。
                 所以说,中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病的人”放在第一位,西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人的病”放在第一位。

                

            • 6.

              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传统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间建成。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选自山西旅游网)

            • 7.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的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 8.

              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滴剂说明书

              【通用名称】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滴剂

              【成份】本品每毫升含主要成份对乙酰氨基酚100毫克,辅料为高果糖浆、丙二醇、甘油、山梨醇溶液,纯水、黄原胶、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枸椽酸、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食用红色素和食用香精。

              【性状】本品为红色混悬液,味甜,水果香味。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滴管量取,用后请洗净滴管。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一日次数

              1~3

              10~15

              1~1.5

              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1.5~2

              7~9

              22~27

              2~3

              10~12 

              28~32

              3~3.5

              【不良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热及粒细胞减少。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注意事项】

              (1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  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5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

              (6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 应用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的患者,长期应用本品可致肝损害。

              (2 本品与氯霉素同服,可增强后者的毒性。

              (3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理毒理】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作用。

              【包装】液体药用塑料瓶装,备有带刻度的塑料软胶滴管,每瓶15毫升,每盒1瓶。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

            • 9.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选文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说明思路。

              (4) 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⑧段中加下划线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

            • 10.

              现代文阅读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

              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

              八年级语文试题(共8页) 第4页

              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

                                                                                。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太阳在发怒

              编译/全志钢 朱逸

              ①千万不要被太阳那圆乎乎黄橙橙的可爱外表给迷惑了。实际上,它的脾气可大了!从2008年开始,一股无名之火在它心中翻腾——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早在2008年一月份就报告说,他们观察到了太阳活动新周期内的第一个太阳黑子,并将其编号为10981,它位于太阳的北半球。别以为这只是少数天体物理学家需要操心的事情,你、我、他乃至全人类都可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的影响。比如,人造卫星可能会从天上跌落下来,或者变成一群没头的苍蝇;航班的飞行员可能在降落时再也接收不到导航指令;许多国家的电力供应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故障;输油管道可能会变成漏勺;更甭提你的手机了,它很可能会变成聋子兼哑巴……   

              ②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早就知道太阳的脾气就像是过山车,每9-14年(平均为11年)就会发生一次周期性的爆发。新一轮的爆发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其剧烈程度将会是50年来最疯狂的一次……   

              ③太阳的愤怒都有哪些表现呢?首先它的表面会发生喷发。地球上的火山喷发与太阳的喷发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后者喷发出来的是充满能量的粒子(如质子)和波(如X射线、无线电波)。而每一“团”的喷发都相当于500亿颗轰炸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

              尽管我们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这丝毫不影响太阳喷发的威力。每一次太阳喷发后,如果这次喷发的方向是朝着我们的,不消几分钟,我们的地球就会遭到倾盆大雨般的X射线和无线电波的袭击,以及质子风暴的扫荡。而这些家伙正是电子芯片的天敌……另外,有的时候,喷发还会将围绕着太阳的大气层的一部分喷射出来。设想一下,100亿吨的电离气体——即我们所说的等离子体——以700万公里的时速喷向太空。在这团等离子体中,还存在着太阳磁场。这足以扰乱一切依靠电流运作的东西……

              ④波、粒子、磁场、这便是一整套的必杀技!幸好,我们的地球拥有一个磁层。它像

              一个磁性的金钟罩,保护着我们的地球免遭来自太空的袭击。它能驱散太阳发射的大部分带电粒子。看清楚,是大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的磁性金钟罩最终还是会饱和,而将太阳发出的一部分暴徒放进来,好在溜进来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它们已经足以在地球上和地球周围的太空中制造麻烦了!以人造卫星为例,我们来看看它们在上一次太阳活动峰年中的遭遇吧。   

              ⑤这一幕发生在2003年10月的28、29和30日。一阵太阳风袭击了地球的向阳面,世界的几大空间机构同时都拉响了警报:超过60%的在轨人造卫星的运行都出现了故障,甚至有两颗人造卫星彻底失踪。这种情况造成的混乱是巨大的。想想这些卫星所承担的功能就知道了:通信、GPS定位、天气预报、出于科学或国防目的的地球观测……   

              ⑥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短短几分钟,大量的质子就穿越了太阳和我们之间的1.5亿公里的距离。这些亢奋的家伙从地球的磁极(也就是地球磁层的薄弱环节)鱼贯而人、窜入了地球的轨道。随即,它们便轻而易举地打进了卫星搭载的电脑内部。它们的造访改变了卫星电脑电子元件的状态……比如,高层空间(在那里,平静地运行着GFS卫星、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的电子会发生剧烈的加速运动,变成所谓“杀手电子”。这些杀手电子会侵入卫星的电脑,烧坏它们的电路,为电子的大量释放创造条件,而我们却只能眼睁

              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9期)

              (6)选文说明的内容是                                    

              作者写作本文意在                                     

              (7)选文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8)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太阳风是怎样袭击人造卫星的。

                                                                                            

                                                                                            

              (9)本文的语言风格有怎样的特色?试举例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