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曾瑜华

              ①关于读书,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小父母激励我们学习的逻辑便是: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扔掉锄头,去当“大官”。这大概是中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延续吧。有人说,这是一种读书的“功利”思想,但这种“功利”思想激励着无数的学子悬梁刺股,也成就了国家无数的人才。

              ②与之相对,近年来又泛滥起来另一种“功利”的说法,那就是读书无用论。在一些人看来,今天的书早已不再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有的农村父母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认得几个字就算了,读大学有什么用?挣的钱还不如打工的。

              ③一切的喧嚣和苦恼,都围绕着读书的“功利”。我们不免也会偶尔想起这个“功利”的话题:读书有用吗?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这个命题的答案也是多元的,不妨从多重维度去理解。

              ④读书当然可以是不功利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很容易达成这种共识。读书本应该只是作为扩大自身知识面、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陶冶情操、坚定理想信念的一种途径,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将读书打上功利的烙印,将读书作为“进身之阶”,那么读书就会成为一件无趣而且低俗的事情。

              ⑤然而,读书也可以是“功利”的——这里所说的“功利”,指的是要会读书,要有方向地去读书、读好书。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应该成为我们读书的指向和动力。通过读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开阔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如果说这也是一种“功利”的话,值得提倡。

              ⑥还有一种读书的“功利”叫做提升修养。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说: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通过学习,可以远离低级趣味,提升道德境界,获得高尚情操。读书的“功利”就在于要多去读那些提升自身品位、给人启发的书。

              ⑦这里我们所说的读书,也不仅仅是书籍。人生何处没有“书”?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只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总能发现可以学习的“书”,活到老,学到老。如果非要赋予读书以某种“功利”的话,我们读书最大的“功利”,或许可以归结为:读书可以让你成为更好的、有意义的存在。

              (选自201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关于读书,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2)第③段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第⑥段引用冈察洛夫的话有什么用意?

              (4)文中所说的“读书的‘功利’”指的是什么?


              我与母亲之间的争吵

              韩冬红

              ①多年来,母亲但凡有丁点的不快,一准拿“回老家”要挟我。这一回,母亲想不到,我不但答应送她回去,还二话不说叫来了车。

              ②这次争吵缘于母亲偷偷擦地。母亲在我家居住,每天出门前,我拍着她的肩膀,以诙谐幽默的口气,告诉她不可以擦地,不可以做任何家务,不然摔倒了自己受罪。母亲口头答应,往往,我前脚走,她后脚行动起来。那一次,母亲跪着擦地,被我爱人逮个正着。娘,不是对您说了,不能擦地,万一摔倒了,家里没人,咋办?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边哭边说,“谁也别想赶我走,我死也死在这里。”

              ③我急忙去宽慰母亲,不料她话锋一转,非说我的房子是她出钱买下的房基地不可。房子住了十几年,还第一次听母亲这么说,感觉可笑的同时,我有些愠怒,单位分的没有假!

              ④母亲这一哭,哭得我束手无策,哭得我如利刃挖心。我最怕母亲的眼泪。我知道,如果此刻向母亲道歉,说我错了,母亲会破涕为笑。我偏偏没有,反而说,好,我马上叫您孙子开车来。

              ⑤母亲一听,骂我没良心,说早知道我如此不孝,当年就改嫁了。临走,还丢下一句狠话,再也不登你家门。

              ⑥多年来,爱人总是把第一碗饭端到母亲跟前,买来的零食在桌子上堆成山。为了让母亲睡得踏实,有腰疼的他还睡翻不过来身的行军床。我推掉朋友的饭局、谢绝好友的相邀,乖乖地守在母亲身边,恪守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谁知,到头来,我们的孝心,被母亲一笔勾销。眼前的这个老妪,除去指责人外,还像泼妇一样无理取闹。

              ⑦要知道母亲一辈子手松、即使在吃饭很成问题的年代,也经常把好不容易换来的米面施舍于人。很小的时候,清河一带有妇女儿童到我们村子乞讨,母亲不仅拿出我们吃的棒子面、小豆腐窝头给她们,还让她们和我们同桌就餐。这些人身上携带着难闻的气味,母亲视而不见,晚上拿出大哥准备结婚用的新被褥给她们盖。整个冬天,从里屋传来的搔痒声,搅得我整夜睡不踏实。临近过年,母亲把家里不多的白面送予她们,我的碗中从此是跟水没区别的稀汤。再看她们盖过的被子,被里上到处是或鲜红或陈旧的星星血渍。那时母亲眼睛眨也不眨,似乎被子粮食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用不着心疼。

              ⑧我不满地牢骚几句,被母亲听见,竟与我争吵。

              ⑨如今,母亲真的是老了,做事总是出尔反尔。

              ⑩几个月后,母亲打过好几个电话,说是想我,无论如何让我周末回老家一趟。我嘴上没说,心里还生她气,推说工作忙,有时间再说。她又不满地跟我吵了几句。

              ⑪回老家接母亲时,一见面大嫂就劝我,不要跟母亲一般见识,她糊涂了。我惨然一笑,说,没事,我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别说要房子,要命也给。大嫂说,您看咱娘,是真糊涂了,那天一脸严肃地把我叫跟前,说给我跟你大哥争了半天房子,也没争下来。最后,咱娘还给我说了声对不起。

              ⑫我的泪水冲出眼眶。想起一个公益广告:表情痴呆的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盘子里的好吃的往衣兜内装,还说儿子爱吃。母亲简直是那个父亲的翻版。三姐去世十余年,剩下我们兄妹五人,属大哥大嫂日子艰难。母亲无非是想帮大哥一把罢了。

              ⑬那一刻,我对母亲的怨恨顿时释然。

              ⑭“嗷嗷林鸟,受哺于子”,“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都是说乌鸦由母鸟养大,在母鸟衰老不能觅食时,小乌鸦便衔食喂母鸟,以为回报。我羞愧,没有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反而总与她发生争吵。

              (选自《今日文摘》2016年第8期)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写母亲“无理取闹”的三件事。

              (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第②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母亲一听,把抹布狠狠一甩,坐在沙发上,然后速度极快地用枣树皮样的老手捂住脸,孩子般哭起来。

              (7)第⑦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

              (8)人常常在自省中走向高尚,你认为文中“我”是怎样的人?

              (9)本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10)分析结尾段的作用。

            • 2.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八”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台”。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类。”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著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 3.

              做人与做事

              俞敏洪

              ①我认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应该先做人后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以下是我做人做事所遵循的几条原则:专心致志,尽善尽美;学习榜样,提高境界;建立标准,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时光。

              ②我曾跟学生反复强调,学英语从来不是如何学的问题,而是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来学的问题。不管什么人,一旦下定决心做事情,就要专心致志,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我给学生讲过我小时候学习和做事的例子。我从小就有一个优点:一件事到了我手里,我一般都会认认真真地做完,不做完我很少去做另外一件事情。这种做事方法我到今天还保持着,从中受益良多。我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做新东方的很多事的,这也促成了新东方今天的成功。所以,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

              ③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榜样,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生活中学,二是从历史中学。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榜样。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吸取的营养。即使从失败的人身上,你也可以间接地吸取教训。新东方的很多人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会从每个人身上寻找优点来学习。新东方的人性格迥异,优点明显,缺点也明显,但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王强老师个性耿直,徐小平老师充满激情,陈向东老师具有敏锐的经济意识和市场意识——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从历史的角度看,可学习的榜样就更多了:耶稣、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孔子、马丁·路德·金……他们的人格、胸怀、智慧和勇气让我们在折服的同时也充满向往,从他们身上我们汲取到强大的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力图成为更优秀的人。

              ④我觉得做事情一定要建立标准,就高避低。建立标准就是建立一个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标准,而且标准一旦建立起来,就必须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更改。比如你给自己定了一条行为标准,即不能随地吐痰,那你就必须遵守这一标准,不能因为别人随地吐痰你就随地吐痰。你身边总会出现道德和行为准则比你低的人,你要是向他们学习,你只会越学越糟糕。

              ⑤在做人做事方面我有一句口号:做人像水,做事像山。所谓“做人像水”,是说做人尽可能向低处走,对别人谦虚,向别人学习。从长远来说,在把握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为了事业和未来,哪怕“低三下四”也无所谓,这并不损害你的形象。低头做人,抬头做事。韩信钻裤裆,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而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因为“钻裤裆”事件而小看韩信。所谓“做事像山”,是说做事要有山一样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意志,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像爬山一样坚持下去。人不能有傲气,但必须有傲骨。傲气流于表面,不可一世,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是肤浅的表现。而傲骨是精神上的,是内在的一种气质,有傲骨的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但内心却有很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完成自己的使命有着山一样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意志。

              ⑥所谓“善待生命,珍惜时光”,是说大家要知道生命的珍贵、时光的美好。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我们死后会不会有另一个世界接纳我们,也无法知道我们的灵魂是不是永远不灭。我们唯一知道的是生命只有一次,而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父母、家人和朋友。只要设想一下有多少父母因为孩子们的不幸而悲痛欲绝,你就会明白你活在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自己。

              ⑦我在人生中遇到过几次大的艰难险阻,曾数次在死亡线上徘徊。当我最终从死亡线上回来时,我倍感生命的亲切和可爱。凡是经过生死考验的人肯定都会有我这样的感受。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医院经过两天的抢救终于醒来时,看到外面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射进了病房,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觉得太阳就是为我而重新升起的。从此,生命对我来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我开始善待生命,尽可能去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给自己带来欢乐和幸福的事。我开始更多地懂得珍惜家庭,珍惜友情,珍惜自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努力工作,我工作起来依然是全身心地投入。但在工作之余,我开始走进大自然,走进我自己的心灵深处,去体验自然的乐趣和精神的感悟。     

              (本文选自《新东方英语》杂志8月号)

            • 4.

              (二) 别人的意见不过是个参考 

              (1)苹果的心是什么形状的?当你竖着切苹果的时候,永远不知道苹果心里的奥妙——充满梦想和力量的五角星。把苹果拦腰切开,切口处是一个漂亮的五角形。
              (2)一个人的思维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习惯禁锢,钻进牛角尖,再怎么动脑筋也没有新的创意。这个时候,如果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能获得宽广的视野。
              (3)没有胆识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通常就是唯命是从,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决定,事实上,他们是不敢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所以选择听从别人的建议。这样一来,他们在心理上就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即所有的对错不是自己直接导致的。他们没有在对的决定中享受成就感的渴望,也不敢去面对做错之后的后果。
              (4)或者,胆识的缺失也会造成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在这些人看来,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情况、更有决断力和值得相信。看起来这些人果断而坚决,其实在这个表象的背后,潜意识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乏,才会让他们无法相信别人的建议。
              (5)真正的胆识过人,是自信心、包容心、感恩心和创造性的结合。
              (6)一个充满自信的人,相信自己的决断力,所以愿意听取更多的建议。对他来说,无论这些建议是否最终能够帮助自己做正确的决定,但是至少能打开禁锢一个人头脑中的思维死角,他非常有信心能在众多意见中梳理出自己想要的创意和资源。自信心是胆识的前提条件。
              (7)一个满怀包容的人,能够容忍别人比自己不足或者比自己优秀。对他来说,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给出什么样的建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听取别人意见的过程中,启发了自己的思考和热情。这种交流本身,也是积累人脉和获得信息的通道。包容心是胆识的潜在体现。
              (8)一个拥有感恩心的人,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他来说,当有人给出意见的时候,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达到目标,而不是其他任何不轨的企图,他可以完全相信这些人。这是一种何等的勇气,又需要多么坚实的底气!怀有这种信念的人,对于成功的渴望与坚持都有更强大的支撑力,他们的情绪频率一直处于高状态,他们的气场也会无比强大。因此,当真的需要去做决断的时候,很多人出于这种个人魅力的影响,通常会对他给予尽可能的支持。感恩心是胆识的最佳伙伴。
              (9)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随便一个点子就能让他迸发出充满创意的火花。他最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也最能够在看似平凡无奇的建议中采集新的元素。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排列组合就是创新。胆识有时候就体现在尝试新事物,或者给原本平庸的事物一个新的解读。创造力是胆识的亲密战友。
              (10)然而,无论收集到多少建议,我们每次只能尝试一条道路。所以再多的可能性也只是参考,最终,我们必须放弃其他所有的可能,做一个决定。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是风险,每一个决定也都可能带来巨大成功。这时,一点博弈论的技巧,或许能够帮助你做相对正确的决定。不过你需要了解的是,再怎么缜密的分析,也不能保证我们做出的选择是最好的。所谓的趋近完美,是在做了相对负责的决定之后,依靠自己的努力,将其做到最好。
              (11)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个最好最大的麦穗。
              (12)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个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个大,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个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13)走麦田埂的过程就如同成功路上的选择,我们经常会问自己,这个怎么样,会不会是最好的?前面还有没有更好的?还是我错过了这个就没有了?如果太过谨小慎微,过早地选择会让他在看到后面更多的机会时唏嘘后悔,自负却又让人走完全程依然两手空空。胆识的意义在于,不把所有的筹码押给老天决定,但也不会追求所谓百分之一百的确定。因为现在的确定,是建立在放弃了今后所有可能性的基础上,当初听取所有的建议和那些复杂的分析判断,都变成了无用功。
              (14)其实,你有没有思考过关于灵感的由来?一拍脑袋的决定叫作胡断,分析以后的指向性决定叫作判断,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的灵机一动叫作神断,也就是灵感。所以,我们是需要听取众多意见的,这使我们的头脑能够更快地分析运转,同时决定权一定在自己这里,因为除了自己,没有谁能促发神奇的灵感。
            • 5.

              阅读詹福瑞的《读不下去的经典还要读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不久前曾有一个调查报告罗列了读者“最读不下去的十本书”,其中,《红楼梦》“荣登”榜首,欧美经典《百年孤独》、《追忆似水流年》、《尤利西斯》、《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都被判了“无期徒刑”。

                 ②经典究竟值不值得读?我的回答毫无疑问是肯定的。我认为,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它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③经典的魅力之一是探索精神。如果就写作动机来考察,写出经典作品的作家对世界多怀悲悯之心,欲以其作品拯世济人;同时又多具怀疑、探究的性格,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欲究其所以。一个是责任,一个是求知,这两者使他们成为探索自然与社会问题的前行者,并用他们的作品为读者揭示、解释自然与人类未知的世界,为人类的不断进步指明方向。

                 ④法国作家卢梭的《忏悔录》,写的是个人成长中的善与恶。16岁时,卢梭曾在维尔塞里斯夫人家当仆人,他偷了一条丝带,却把罪过转嫁到女仆的头上。他抛弃朋友,染上了偷窃的恶习,为了混口饭吃而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此书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卢梭通过个人的真实历史,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⑤经典的魅力之二是耐读性。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写到,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凡可以称为经典的书,一定是耐得住咀嚼、值得我们不断阅读的精神产品。

                 ⑥经典为什么耐读?首先,经典必然是独创的。其次,经典的耐读来自于其丰厚的内涵。王蒙写有《王蒙活说红楼梦》,他说:“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阅读《红楼梦》。我喜欢一次又一次地琢磨《红楼梦》,每读一次都有新发现,每读一次都有新体会新解读。”再有,经典的耐读在于思想的深刻性。经典是人类思想的策源地,经典必须是深刻思想的所在。儒家思想来自于《论语》、《孟子》,道家的思想来自于《老子》、《庄子》。人类的轴心时代恰恰是经典的爆发期,也是人类思想的爆发期。

              ⑦经典的魅力之三是超越性。写出经典作品的作家往往是理想主义者,不管现实怎样,他们眼里的世界永远是不完美的,所以他们在其作品中常常解剖和批判现实,批判性和超越性就成为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属性。

              ⑧当然经典不只是批判,它也给人们指明方向,提出解决方案。如托尔斯泰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用爱融化一切”,似乎是一厢情愿,很幼稚。但是看看我们今天这个世界,以暴抗暴思想横行无忌,到处充满了杀戮和刀光剑影,面对现实,我越来越认识到托尔斯泰的伟大。

              ⑨再看托马斯·哈代,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一种博爱精神,一种对弱小的怜悯之心、慈悲情怀。他说过一句名言:“你这可怜的灵魂啊,我的胸膛就是你的卧榻。”我读过之后极受感动,这种胸怀在现在的作家作品里已经很少看到了。还有狄更斯,号称“灵魂大师”,他确实是想为人类的灵魂寻找出路。

              ⑩正因为有这样一批作家,用他们的作品来感染、浸润读者,才使我们的社会永远有一条光明的道路。这是经典魅力的根本所在。

                 (《齐鲁晚报》2016-11-20,有删节)

            • 6.

              要读书更要积累 杨义

              ①读书是人类的专利,人类创造了书籍这种方式,用来传承知识,积累文化,涵养情志,使新一代的知识起点承接在上一代的知识终点上,步步登高,走向辉煌。如果到动物园,看见猴子拿着书来读,那大家会感到很滑稽;但是如果看见小孩拿书来读,那大家都会去称赞他,觉得他有出息。这就是说,书把人与猴子分了类。

              ②读书可以超越时空界限与人类文明进行无障碍对话。今天可以同李白、杜甫对话,明天可以同荷马、但丁对话,只有人才能享受这种无障碍对话的读书乐趣。书籍积累、交流、传播着知识,日久天长,川流不息,它已经积累、交流、传播成现代知识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不读书的人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③知识和学问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解决这个矛盾,就要持之以恒,把读书作为终生的习惯。欧阳修曾经说到他最好的文章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他提出“三上”的说法:枕上,马上,厕上。他平时对文章苦苦思虑,全神贯注,才能在不经意中灵感突然袭来。不是书要我去读,而是我要读书。永远当主语的人是大写的人。条件人人有差别。读书的欲望全然在我们自己,要充分挖掘、发挥你遇到的每个机遇所提供的可能。从这个角度说读书是一种终生的旅行、终生的事业。

              ④读书是享受生命体验和智慧的表达。英国诗人弥尔顿说过:“书籍绝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含着生命的结晶,包含着像他们的子孙后代一样活生生的灵魂;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小瓶子,里面储存着那些撰写它们的活着的智者最纯粹的结晶和精华。”

              ⑤正是有这种书中生命的存在,我们才有根据相信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因为书中不同的生命方式,搜索着和激发着与之对应的人的生命潜能,读书也就成了在字里行间发现自我、丰富自我、调节自我的心理过程。

              ⑥有些人只读书不积累,提笔写作时常感到大脑空空如也。其实做读书笔记是最好的积累方法。当书触动你的生命感觉时,你应该做好读书笔记。记笔记是人和书的生命对证。你读到哪点最有感觉,你觉得哪点最有价值,你感到哪点最为重要,你感到哪点最为可疑,都不妨记录下来。一字一句地记,可以加强你的印象和记忆;分门别类地记可以积累你的知识和清理思路;提要钩玄地记,可以在提要中把握要领,在钩玄中深化对意义的理解。张之洞讲:“读十遍,不如写一遍。”的确不无道理。

            • 7.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
                 ②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极深,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如果《红楼梦》的结局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让人倒胃,那还能叫世界名著吗?
                 ③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遗憾,偏偏没刺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遗憾,偏偏被宙斯钉在了高加索的山崖上; 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府,遗憾,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靳开来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大家开路死得悲壮,遗憾,却偏偏没得到半个军功章!  
                 ④不是吗?细品上述这些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这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着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祟高的情吗!
                 ⑤应该说,人生皆有遗憾。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 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现实的人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让我们的生命进入一种积极追求的辉煌状态吧!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要正视遗憾,不要拒绝遗憾!
            • 8.

               清 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

              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

              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 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

              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是永久的快乐。

              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

              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追寻。

              (根据袁浩文章改写)

            • 9.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远离庸俗无聊,让心灵宁静澄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5月16日第5版

            • 10.

              有所畏,有所不畏

              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惧的,是发人深省的圣人之言。由此观之,真正的勇士,     只知横冲直撞的莽夫,

                     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却不畏惧披荆折棘的拓荒者。

              勇者有所不畏,不畏迷蒙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第一只下树的猿猴是勇敢的,因为它克服了对地面未知的恐惧;第一只飞翔的始祖鸟是勇敢的,因为它消除了对蓝天遥远的恐惧。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实则是一部书写勇敢者不惧的精神史书。人类社会的产生、延续,也应以勇敢不惧的精神为先决条件。

              但勇敢并不意味着对一切无所畏惧。勇敢者更应拥有对正义的坚守,对至善的执念,对人类根本信仰的畏惧。历史上暴君亡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他们自持君主专制的封建传统,目空一切,兴土木,厚赋敛,但却忘记了“君舟民水”的金玉良言,一朝荣华在,转眼亡国君。西方伟大的哲人尼采也曾说出“我是太阳”的豪言壮语,然而,这太阳却太过耀眼,以至于刺瞎了他的双眼。尼采的无所畏惧亦是造成个人悲剧的重要原因,可见,无畏主义终将使人走上自戕之路。真正的勇士,绝不是永没有畏惧的时刻,他们始终怀着对人间真善美的敬畏之心。

              鲁迅曾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之所以将真正的勇士如此定义,是因为勇敢不仅意味着对死亡与黑暗的无所畏惧,更意味着对个人价值的艰难创造和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这基于对天下苍生,对人间正义的畏惧。神农氏就是这样一位真正的勇士。为了探寻医药的奥秘,他走过大江南北,尝遍百草,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他心系万千黎民百姓的福祉,不畏行走的劳顿和死亡的恐惧,最终在我国医学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曼德拉,这座屹立于彩虹之上的不朽丰碑,一生坚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早年被南非政府逮捕入狱,身陷囹圄27载。但他没有畏惧牢房的阴冷黑暗,心中始终怀着对自由与光明的敬畏,最终终结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正如香港音乐人在写给他的歌曲中唱道:“黑色皮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当今社会,有关中学生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打架斗殴、顶撞老师、违法犯罪……更有甚者,因不堪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选择自杀。中学时代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始终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敬畏法律的人生法则牢记于心,同时也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不轻言放弃。

              圣人孔子的良训犹在耳边回响,光阴不过百代之过客,人生在世,要做就应当做真正的勇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毫不畏惧地踏上未知的荆棘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