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

              ⑴有一句话讲,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⑵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⑶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不出的得意。   

              ⑷待到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⑸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⑹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而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衣裳的?    

              ⑺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⑻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⑼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⑽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⑾我的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1) 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2) 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

              父亲"讪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傻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本文十分感人。当读到什么情节(或细节)时你最为感动?为什么?


              (4) 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动作、神态等文字。(50字左右)


              (5) 谈谈你对“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的理解。你是否也感受过你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 2.

              熄灭

              刘心武

              ①那天中午我心里太不痛快了。我觉得心里头火烧火燎的。这次数学考试,我竟然丢掉了一直以来都属于我的第一名。考第一的是叶莲。说实话,以前她成绩一般,没想到了初三,她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这次竟超过了我!我心里头被火苗儿烧得发痛。

              ②这天放学后,我正收拾书包,叶莲突然过来说:“你这本习题集,太好啦!借我抄一晚上吧?”我一抬眼,才发现她正捧着我最珍贵的手抄习题集,那是考上科技大学的小表哥送给我的。我一把抢过来:“你干吗乱翻别人东西?”叶莲满脸通红:“我是从地上捡起来的……”“你这是偷看!”叶莲也恼了:“你这是什么态度!”她说完就走了。

              ③临近期中考试时,姥姥住院了,妈妈天天在医院陪护。考试那天,我早早就到了学校。没想到叶莲在打预备铃时才赶到教室,她眼圈好黑,昨晚准是熬了个通宵。这次考试,我很顺利地答完了试卷。

              ④考完试,我忙赶到医院。妈妈告诉我:“夜里,姥姥折腾得挺厉害。多亏有个跟你差不多大的姑娘,人家原本是来看快出院的舅舅的,看我忙不过来,便主动帮忙,天亮才走……”我忽然看到床头柜上有一个蔚蓝色的硬皮本儿,好眼熟。

              ⑤我拿起那个本儿,竟然是叶莲的。只见扉页上写着:“解几何题时加辅助线的技巧……”这正是我一直找都没找到的资料!昨晚帮妈妈照顾姥姥的是叶莲?她肯定是不小心落这儿的。我心里五味杂陈……

              ⑥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走到叶莲跟前,想道谢,却又说不出口。我索性掏出那个蓝皮本,说:“你的,我没有翻看……”她却说:“这是我专门为你抄的呀!早就想给你,可怕你不理我……前天我起初不知道那是你姥姥,后来知道了,才特意把本子留在那儿的……”叶莲惊异地望着我:“难道你没看见我给你写的字条?”我翻开本儿,这才看到字条:我们把资料合起来利用,不是可以共同进步吗?我觉得,生活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你说呢?

              ⑦我愣住了,幸好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赶忙回到座位。那张字条像一条小溪,熄灭了我心头的火苗儿。放学了,我头一个冲出教室。我要赶快回到家里,把我珍藏的习题集也抄录一份。只是里面夹的字条,我该写点什么呢……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叶莲所说的“生活中有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是指什么?(写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雪人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 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是雪人,成了一堆脏兮兮的垃圾了。
                  一个漂亮可爱的雪人,就这样在人们的手中被创造、被破坏了。
                  让我多少感到痛心的是破坏它的人大多是可爱的孩子。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孩子路过它的身旁,毫无缘由地踩它,把它当成靶子,拿雪块、石头砸它。而这些孩子里有不少恰恰在前几天还围绕在它身旁,欢乐地打雪仗,或者脸上绽开酒窝和它合影留念。
                  我更无法理解的是参与破坏的还有当初创造它的人们。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
                  看来,雪人最好的命运,是在雪天里诞生,然后立刻消融在雪后的阳光下,消融得没有一点影子。这样,它只会看见我们人类欢乐的前一半,不会看我们随心所欲破坏的后一半。   
              (1) 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雪停前
              雪停后
              小餐馆年轻人的行为
              (1)       雪人
              (2)      雪人
              小餐馆年轻人的情感
              (3)       雪人
              (4)      雪人
              (2) “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吗?为什么?
                                                                         
              (3) “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
                                                                         
              (4) 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 4.

              母亲觉得你需要

              汤小小

                  ①从外地回家,上午坐车,到家时是凌晨。这条路已经走了很多遍,但母亲还是不放心,在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地嘱咐:“下车后坐在车站别走,我让你爸去接你。半夜三更的,一个人走夜路多危险啊。”一听这话,我连连叫苦,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再说了,这条路早就走熟了。家离车站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呢,与其让老爸半夜打车来来回回,不如我直接打车回家,我一个年轻人,应该比一个老年人走夜路安全系数高吧。

                  ②无论我怎么苦口婆心,母亲都不松口。最终,我一下车,就看到了夜色中的爸,他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引颈张望, 看见我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箭步冲过去,夺过我手里的行李,将我引进了出租车里。 车子驶离车站时,看到很多乘客还在无头苍蝇一般到处找车,爸特得意地说:“你妈真英明!我要不来,你不一定能打到车。”我无语,比家乡更大的地方我去过不少,一次也不曾在站台上过夜呀,我早就不是扯着父母衣角的年龄了。

                  ③回到家,母亲早已从被窝里爬了起来,微波炉转着,滋滋冒着烟,馒头的味道在整个房间里弥漫。转动停止后,母亲从里面端出一个盘子,盘子上面是热气腾腾的馒头,她催促:“赶紧吃,专门给你买的,狗不理包子,可好吃了。”我苦笑不已,半夜三更的,哪有食欲吃东西啊,再说了,坐在车上已经吃过晚饭,我现在也不饿啊。母亲却自有一番道理:“哪能不饿呀,我还不知道,坐车可辛苦了,吃不好睡不好的。”

                  ④洗脚水早已备好,临睡前,母亲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塞到我手中,像抱着一个火球,整个手一下子暖和起来。看着我不解的样子,母亲说:“一个人睡冷,把它放脚头取暖。”虽然天气有些冷,但真的没到这个地步啊,本能地想要拒绝,母亲却已经一把抢过去,自顾自掀开被子,把它丢到我的脚头。 那一夜,因了这个水杯,整个人像睡在春天里,手脚冰凉的毛病一下子全消失了。

                  ⑤在家里的每一天,母亲总会出其不意地做一些完全没必要的事,可是,你说没必要,她偏说有必要,非要逼着你就范。我忍不住嘀咕,说她多此一举。可她并不因此收敛,离开家时,她又是准备了一大包东西,【】拿出来给我交待:“这壶香油是自家酿的,送给你们领导,你还指望人家多照顾呢。这几包花生也是自家种的,给一个同事送一包,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要搞好关系。这些红枣是给你的,每天煮粥时,里面放几颗,补血的……”我一脸黑线,这哪用得着啊,母亲真是想得多。刚把它们拿出来,母亲又【】装进去,到最后,我只能背着这沉甸甸的包裹上路。

                  ⑥我一直觉得,母亲太啰嗦,太喜欢操心,还总是操不到点子上,明明我不需要的东西,她偏要硬塞过来,真是麻烦。直到我自己做了母亲,天冷了,强迫女儿穿棉衣,女儿不吃早餐,非要把她摁到餐桌前,女儿数次【】吼:“真是多此一举,我根本不需要!”

                  ⑦看着倔强的女儿,我站在那里气得不行,天冷了不穿棉衣会得风湿的呀,不吃早餐对胃不好啊,我没有多此一举,是她太不会心疼自己啊。

                  ⑧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她一次又一次的多此一举,那些在我看来“多此一举”的事情,在她眼里,一定是必需的。我忽略掉的事情,我不在意的事情,她都会细心地捕捉到,样样周全地为我准备好。

                  ⑨原来,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母亲觉得你需要。你觉得不需要的,母亲偏偏认为需要,不是因为母亲多事儿,不是因为母亲瞎操心,而是因为,母亲比你更珍惜你。(选自《中学生阅读》,有改动)

              (1)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爸)看见我从车上走下来,一个箭步冲上来,夺过我手里的行李,满脸喜悦地将我引进了出租车里。


              (2) 文中的“我”既是女儿,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 “母亲”的“多此一举”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母爱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 5.

              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 ,欣赏 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 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扶着哥哥上学放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坚持了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每当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高考前夕,我来到父母房间打扫卫生,看见垃圾桶里满是带血的纸,我吓坏了。父母回来后我没敢问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让我们知道,如果贸然去问,他们一定会担心。直到父亲实在挺不住,住进了医院,我才知道父亲得了鼻炎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

              在父亲的病床前,母亲对我说:“我和你爸决定了,你爸由我来照顾,你的任务就是在你爸住院期间照顾好你哥的一切!”

              那段时间我很难过,但我努力让自己镇定。我知道我不能倒下,我如果倒下了,那么这个家也就倒下了。

              高考结束了,我达到了重本线,老师说我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我很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而是急切地问我哥哥的分数。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

              “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都是哥哥,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啊!”我气愤的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池塘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想了好久。“如果我不读二本,哥哥就没人照顾,读不了书怎么办?再说我去二本还可以拿奖学金,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更何况,父亲还生着病,我怎么好意思发脾气呢,真是不孝!”

              我又匆匆的跑了回去,说:“爸,妈,我听从你们的决定,去上二本,不过爸爸你也要答应我好好治疗!”之后,我又特意去嘱托知情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不要把我的分数告诉哥哥。

              填报志愿前,我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在南京大学那一页看了好久,也幻想了好久,不舍得翻过。

              “小杰,你想啥呢?”哥哥扶着门走了过来。

              “哥,你先别动,我来扶你,不然摔倒了又该受伤了。”我匆匆翻过了南京大学那一页。

              “哥,我发现这几所学校咱俩可以报考,咱们来研究研究吧。”

              填报志愿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学校,在我和哥哥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同一所离家较近的二本学校。

              日出日落,在大学校园里,我每天都扶着哥哥上学放学。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回宿舍,一起欢笑。每到周末放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推销,家教,服务员……我都做过。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粉红的荷花,我开心的笑了。

              (选文有改动)

              (1) 句段赏析。

              (1)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 “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

              (请从描写方法角度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父母的哪些决定能够证明“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父母总觉得欠我哥哥太多,愧对我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请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推断,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诗仙李白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山岭本是静止的事物,却如影随形,竟至于消失,这里作者化动为静,使景物富有动态。
              C.颈联则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美景,宛如两幅图画: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朗月映照下的夜景;一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 7.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的体裁。
              B.这首诗用了多种色彩来写景状物,使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战争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们高昂的士气和爱国热情。
              D.诗的前六句按照时间顺序写景叙事;最后两句中“报”和“死”两个动词前后呼应,直抒胸臆,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 8.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 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

              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 文章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请说说“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事情中?
              (2) 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章第一段划线句子。
              (3) 作者回忆了那年随母亲卖白菜的事,母亲的言行举止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试作简要分析。
              (4)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9.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 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0.

                   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2)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