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指的是                                  
              (2) 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5)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1)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2)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3)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4)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5)“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昧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6)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7)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8)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9)“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10)“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11)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12)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13)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14)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15)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16)“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

              (17)“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18)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19)“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20)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连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选自《意林》,有删改)


              (1) 选文第(4)~(20)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的内容。

              冷漠怀疑——(                  )——愉快自信—-(                   )

              (2) 选文第(7)段和第(18)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

              第一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妙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选文第(21)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各项诗歌理解错误的是( )

              A.唐朝诗人王维的《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中,一边弹琴一边发出长啸声。
              B.唐朝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笛声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C.唐朝诗人岑参《逢入京使》的第三句中“逢”字点明了题目,写出了诗人遇到入京使者想捎书回家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
              D.唐朝诗人韩愈《晚春》中最后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暗含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 4.

              邂逅霍金

              ①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

              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②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③那天下午,当我们经过剑桥河边的时候,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④车驶近了,我却吊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他静静地过去。

                     ⑤这是一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的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⑥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热情的表现。

              ⑦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⑧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⑨霍金是不幸的,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他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举起头来;他不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被疾病固定在轮椅上三十多年的人,却坚持说自己是个快乐的

              人。他的思维穿越时间和空间,追寻着宇宙的尽头、黑洞的隐秘。他凭着敏锐的直觉和严密的推理,直接挑战已被人广泛认同的传统量子力学、大爆炸理论甚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⑾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⑿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宝贵。

                     ⒀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

              (1) 结合全文回答,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以外,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说“霍金是幸运的”,其理由是什么?请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女记者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霍金的脸庞充满恬静的微笑,他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的投影幕上缓慢而醒目地显示出如下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因为罕见的疾病而瘫痪的霍金始终坚持说“自己是一个快乐的人”,联系材料中他的精彩回答,你认为他具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__”字中,诗人的视野由__及___,由大到小,由草木到花鸟。
              (2)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 6.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精选了如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
              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中隐含的惋惜之情。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 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2)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C.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 8.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选文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2) 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
              (3) “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4)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阅读选文,请你试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加以概述与评论。

              (1)原因:

              (2)评价:

            • 9.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选自杨振宁《邓稼先》  


              (1) 文章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是什么?


              (2) 依据文章内容,你认为邓稼先的手是否会颤抖?请说明理由。

               

              (3) “我不能走。”简短的话语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精神品质?

            • 10.

              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汤小小

                 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

                 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

                 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

                 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

                 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

                 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

                 ⑧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

                 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                                    

              ⑫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⑬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

              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

              ⑮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

              ⑯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

              ⑰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

              ⑱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

              ⑲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

              (1) 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 请赏析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 :

               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

              (3) 细读选文17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 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 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