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家的男子汉一个人去买东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读《破阵子》,完成下列习题。

              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 3.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全诗都是切着“望”字写的,由首联的远望,到颔联的近望,再到颈联的细望,最后是_________________,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即“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这样的感慨?

              A.泰山        
              B.黄山        
              C.华山        
              D.衡山
            • 5.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 词的下阕中的“一番滋味”仅仅是指离愁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 6.

              新闻阅读

              本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用简要的文字说说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 7.

              课外古诗阅读(7分)

              早 作   裘万顷(宋)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1)井梧:井边的梧桐树。(2)缄:包藏。(3)斗:北斗星(4)河:银河。

              诗中“井梧飞叶”与“______________ ”处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4分)
            • 8.

              四十二粒芝麻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也要累掉几斤肉。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粮食。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父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A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父亲。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一道道煤灰。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11)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12)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13)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14)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15)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16)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得满满的。

              (17)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1) 结合文章⑨-15段,写出父亲的行为,以及母亲相关情感变化的词语,完成下表。

              父亲的行为

              母亲的感情

              A.嗔怪

              ②父亲舍不得吃那块烧饼

              B.

              ③父亲诉说他吃了整整七天的烧饼

              C.

              D.感动

              (2) 请分别运用修辞或描写的相关知识,品析文中划线⑦段A和12段B两句。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父亲的形象。
              (4) 结合全文,如何理解“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这句话?
              (5) 说说标题“四十二粒芝麻”的妙处。
            • 9.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 对上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中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 10.

              野姜花(11分)

              林清玄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

              (2)老人说他的家住在山坡上,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村旁午睡,睡醒后闻到浓郁的香气。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剪了一百把野姜花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老人说:“台北爱花的人真不少,卖花比种田好赚哩!”

              (3)我买了十把野姜花,猜想这位可爱的老人,以及那些买野花的人可能都爱花,其中可能还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

              (4)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栅山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绿色的小舟。女孩并且告诉我:“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的告别,从未再相见。

              (5)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

              (6)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7)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地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8)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9)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感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

              (10)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甫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11)看着这些花,突然兴起一种想法,唯其有人欣赏这些花的美和它们的香才增显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

              (1) 第6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具体指哪些“温暖的记忆”?(3分)

                                                                                               

              (2) 任选一句,请作简要赏析。(2分) 
              (1)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地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 
              (2)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3) 文章以“野姜花”为题,却写到了很多其他的花。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4) 结合文意,请说说作者对生活有着怎样的感悟?(3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