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妈妈的寻人启事
                                           孙道荣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堂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像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38岁了。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几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母亲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儿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像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儿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妈妈的腰杆儿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像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⑪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妈妈的,又好像不太像。
                ⑫老师说,请同学们再接着写,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辨认依据。
                ⑬班里再次炸开了锅。衣着干净漂亮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就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过。
                ⑭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写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母亲,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⑮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⑯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 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                            ……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 2.

              植树的牧羊人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来到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坍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现在,我必须去找点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蚂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打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就得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

              ②牧羊人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汲水给我,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都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③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教,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

              ⑤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名叫艾力则·布非,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 3.

              ①当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

              ②“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④于是他就点头表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衔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

            • 4.

              知白守黑

              非鱼

              ⑴暖风刚吹到虢(guò)国老城墙根,涂弦夫就摆着细长的身子出来了。

              ⑵涂弦夫曾是文联书法家协会主席,除了搞一些展览或者配合小城重点活动写点应景的对联,其他时间都在写字。退了休,涂弦夫有更多的时间写字了。人越写越瘦,腰越写越弯,当然,那字是越来越纵横奇宕,干脆遒劲了。这是见过他的字或者去过他的守黑斋的人说的。

              ⑶涂弦夫的守黑斋一般人去不了,除非要好友人,或者接到邀请,否则谁也别想进去。

              ⑷写出一副好字,涂弦夫会给他的几个朋友打电话,沏一壶好茶,站在门口巴巴地等着他召唤的那些朋友来。

              ⑸去守黑斋次数最多的是吴一品。和涂弦夫一样,吴一品也是虢国老城的名士,但他不习书法,爱的是茶,有着茶痴的名号。和涂弦夫在一起,吴一品结巴的毛病似乎也少了,两个人赏字,品茶,论道,守黑斋里墨香和茶香氤氲缭绕,别有一番热闹的雅趣。

              ⑹天越来越暖,涂弦夫出来的次数慢慢多了。每天早晚,人们会在城墙根看到他,左右手各两枚油亮的山核桃,哗啦哗啦转着,绕着城墙散步。

              ⑺那天晚上,转到南城门口,他发现有人在写字,还有不少人围观。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练的是地书。一根木头棍,前面绑一块水滴型海绵,水桶里蘸点水,在水泥地上龙飞凤舞,写的是《沁园春·雪》,到了“数风流人物”,那个“风”字拐出几个奇怪的弯,但却引来围观者的喝彩。

              ⑻涂弦夫仔细看看,发现这个老头还是有一些书法功底,只是个别字的布局不合理。他拍拍老头浑圆的后背说:这个“风”字不是这样写的,应该这样……他边说边比划,甚至伸手想拿过老头手里的“笔”示范一下。

              ⑼老头拿“笔”的手朝后一缩,瞪了他一眼:咋写?你说咋写?你懂个啥。猪鼻子插葱,你还想装象啊。你能,你是王羲之啊?

              ⑽涂弦夫被老头抢白一顿,讪讪离去。往回走的路上,他还有点愤愤不平:怎么可以那样写?简直是糟蹋字嘛,不能那么写的。

              ⑾涂弦夫把吴一品叫来,茶没泡,先跟他讨论那个老头:太恶劣了,怎么可以那样写?鄙俗!吴一品一言不发,看着涂弦夫在守黑斋里转圈,义愤填膺。末了,他微微一笑,把涂弦夫拉到书房门口,指着门上“守黑斋”三个字让他看,吴一品说:知白守黑,对吧?

              ⑿涂弦夫当初给书房取名的时候,叫守墨斋,叫了没两天,吴一品来了,看见守墨斋三个字,摇摇头:守墨斋,好,但不如去了土,叫守黑斋。涂弦夫问为什么?吴一品说:看过老子的《道德经》吧?涂弦夫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可是这个?吴一品一拍手:对,对……对了。于是,守墨斋便成了守黑斋。

              ⒀看着守黑斋三个字,涂弦夫哈哈一笑:老兄,还是你高啊。知白守黑,得有容人之心啊。走,喝茶。

              ⒁春天慢慢悠悠催开了各色花朵,蝉一叫,就到了夏天。

              ⒂涂弦夫突然觉得嗓子不舒服,咽东西有点疼。去医院一检查,是食道癌,还好是早期,做了手术,涂弦夫在家里养着。

              ⒃吴一品去看他,带来一盒十五年普洱,涂弦夫摇摇头:喝不了了,果然都成了身外物,不能享用了。吴一品用茶针和茶刀把茶饼撬下一块,紫砂壶泡上,倒出一杯,茶汤红亮。他递给涂弦夫:这么好的茶,观其色,闻其香,不……不……不一定都要喝到肚子里啊,各……各……各是各的享受啊。

              ⒄涂弦夫的身体一天天恢复过来,又开始写字。在死亡的边缘走了一遭,预知了生命的期限,那字,自然又上了一个台阶。吴一品说:这就对……对……对了!

              ⒅秋凉时,再从南门口经过,涂弦夫看到那个微胖的老头还在那儿锲而不舍地写,依然是《沁园春·雪》,那个“风”字依然拐出好几个奇怪的弯。写完,老头得意地看看围观的人群。涂弦夫喊了一声:好!

              ⒆老头看到他,似乎还记得。老头说:老仙儿,这回不挑刺了,来两笔?涂弦夫摆摆枯瘦手:免了,免了。

              ⒇老头不依不饶:怕丢丑?涂弦夫说:怕丢丑。

              (21)老头哈哈大笑:我天天练,总会有进步。你要记得,不懂就不要乱说啊。

              (22)涂弦夫点点头:是,是,大有进步。

              (23)老头活动活动肩膀手臂,提了桶换个地方接着写,涂弦夫看着自得其乐的他,觉得这也是一种境界。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注释】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意思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将成为)天下的范式。

            • 5.

              流浪汉(杨渡)

              ⑴河流是生命的源头,只要有河,就可以养人。仿佛每一条河,都会住着依河而生的

              流浪汉。这些流浪汉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去向何方。他们没有身世,也没有人过问他们的身世。我们的小溪边住着的阿汉伯,就是这样一个人。

              ⑵他身体结实,皮肤呈黄褐色,老皮发亮,水性极好,不只会游泳,还会捕鱼。每次

              大雨后溪流发大水,他都会在溪流的一棵大树旁,挂上一张网。这渔网以长竹为骨架,渔网大张,置入水流较缓和处,偶尔拉动起来,便会抓到许多鱼。

              ⑶无论老天要发几次大水,无论老天要摧毁他的茅草屋几次,阿汉伯总是可以在水灾过后的小溪边、沙洲上,用竹子、芦苇和泥巴,重新结成简单的草庐,可以避风遮雨。再用竹片编成一张眠床,用石头垒成一个小灶,灶上放一只黑黑粗粗的老陶锅,旁边再堵着捡来的树枝和干柴,就成为一个家。

              ⑷阿汉伯总在河滩地上种一点地瓜、青菜。他善钓,会制作竹篓陷阱,布置河中抓虾蟹;或者小屋边围起竹篱笆,养几只鸭鹅(不养小鸡,因为鸡不会游泳),有时放他们去水里吃点小鱼虾,长大了,用来换一点米油盐,年节宰杀了拜神。

              ⑸一个人,一条河,一种简单滋润的生活。

              ⑹有一次大水后,我去河边看他抓鱼,大水过后,他已经抓了一篓子的大鱼。实在是太钦佩了,我忍不住问他:“你怎么知道这里有鱼?”他看着我,一个眼睛好奇的小男生,大概觉得啰嗦,不理我。

              ⑺我继续看,有一次他抓了一条大鱼,放入篓子的时候,手被刺伤,痛了一下,我帮他扶住竹篓,避免掉进水里。他(A.终于B.才)看了我两眼说:“你回去问你爸爸,就知道了。你老爸也很厉害呢!”

              ⑻后来他拿了几条鲫鱼和溪哥,要我带回去给祖母吃。他说,这是因为祖父曾照顾他。

              ⑼晚上我回家问父亲。他问明了捕鱼的地方,(A.终于B.才)说:“发大水的时候,大水把河底的石头都冲翻了,平常藏在河底深处的大鱼也被冲出来,这时候才容易抓到大鱼。他在那里是对的,因为那里是水流转弯的所在。大水直冲过来,只有转弯的地方,才会稍微缓和下来,你想,被大水冲得头晕目眩的鱼,被冲到这里,怎么可能不停下来休息?所以这样会有比较多的鱼。”

              ⑽后来我去和那个“阿汉伯”说了,他很高兴地说:“你很聪明,没有白白给你鱼吃。”

              ⑾他是溪流的守望者,每一次溪流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一定先知道。

              ⑿东北季风来了,会从溪流的上游开始,向下游的南方吹。冬风吹过溪流上的火车铁桥,发出口哨般呜呜呜的声音。他逢人就说:“早上起风了,溪边冷飕飕,铁桥冷得吱吱叫,要穿多一点啦!”

              ⒀夏天台风来了,他看到上游的山上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就警告过往的人说:“快回去,会发大水。”

              ⒁这一条溪流并不长,也不是特别宽,但它细细的支流,转成为无数的小溪、小沟渠,灌溉了一大片的农田,养活了上下游的无数家族,也让许多家庭吃足了苦头。

              ⒂祖母说,八七水灾的时候,大水从溪流漫流而出,淹过了附近稻田,淹没了整个灌溉沟渠,三合院几乎全被淹没。

              ⒃那时,父亲正在金门补服兵役,叔叔当时才读高中,理着光头背着我,准备弃屋向高处逃走。他说,两岁的我在他背上,看见整个农田被淹没不见,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大水,惊得瞪大了眼睛,指着前方,一直喃喃念着:“啊!白白,白白……”

              (节选自《一百年的漂泊》)

            • 6.

              阿太

              蔡崇达

              我那个活到九十九岁的阿太——我外婆的母亲,是个很牛的人。外婆五十多岁突然撒手,阿太白发人送黑发人。亲戚怕她想不开,轮流看着。她却不知道哪里来的一股愤怒,嘴里骂骂咧咧,一个人跑来跑去。一会儿掀开棺材看看外婆的样子,一会儿到厨房看看那祭祀的供品做得如何,走到大厅听见有人杀一只鸡没割中动脉,那只鸡洒着血到处跳,阿太小跑出来,一把抓住那只鸡,狠狠往地上一摔。
              鸡的脚挣扎了一下,终于停歇了。“这不结了——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阿太不是个文化人,但是个神婆,讲话偶尔文绉绉。
              众人皆喑哑。
              那场葬礼,阿太一声都没哭。 ①即使看着外婆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很不理解阿太冰冷的无情。几次走过去问她,阿太你怎么不难过?阿太满是寿斑的脸,竟轻微舒展开,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
              这句话在后来的生活中经常听到。外婆去世后,阿太经常到我家来住,她说,外婆临死前交待,黑狗达没爷爷奶奶,父母都在忙,你要帮着照顾。我因而更能感受她所谓的“舍得”。
              阿太是个很狠的人,连切菜都要像切排骨那样用力。有次她在厨房很冷静地喊“哎呀”,在厅里的我大声问:“阿太怎么了?”“没事,就是把手指头切断了。”接下来,慌乱的是我们一家人,她自始至终,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病房里正在帮阿太缝合手指头,母亲在病房外的长椅上和我讲阿太的故事。她曾经把不会游泳,还年幼的舅公扔到海里,让他学游泳,舅公差点溺死,邻居看不过去跳到水里把他救起来。没过几天邻居看她把舅公再次扔到水里。所有邻居都骂她没良心,她冷冷地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
              等阿太出院,我终于还是没忍住问她故事的真假。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说实话,我当时没听懂。
              我因此总觉得阿太像块石头?坚硬到什么都伤不了。她甚至成了我们小镇出了名的硬骨头,即使九十多岁了,依然坚持用她那缠过的小脚,自己从村里走到镇上我老家。每回要雇车送她回去,她总是异常生气:“就两个选择,要么你扶着我慢慢走回去,要么我自己走回去。”于是,老家那条石板路,总可以看到一个少年扶着一个老人慢慢地往镇外挪。
              然而我还是看到阿太哭了。那是她九十二岁的时候,一次她攀到屋顶要补一个窟窿,一不小心摔了下来,躺在家里动不了。我去探望她,她远远就听到了,还没进门,她就哭着喊:“我的乖曾孙,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虽然第二周她就倔强地想落地走路,然而没走几步又摔倒了。她哭着叮嘱我,要我常过来看她,从此每天依靠一把椅子支撑,慢慢挪到门口,坐在那儿,一整天等我的身影。我也时常往阿太家跑,特别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总觉得和她坐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安宁和踏实。
              后来我上大学,再后来到外地工作,见她分外少了。然而每次遇到挫折,我总是请假往老家跑——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和阿太坐一个下午。虽然我说的苦恼,她不一定听得懂,甚至不一定听得到——她已经耳背了, ②但每次看到她不甚明白地笑,展开那岁月雕刻出的层层叠叠的皱纹,我就莫名其妙地释然了许多。
              知道阿太去世,是在很平常的一个早上。母亲打电话给我,说你阿太走了。然后两边的人抱着电话一起哭。母亲说阿太最后留了一句话给我:“黑狗达不准哭。死不就是脚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诚心想念我,我自然会去看你。因为从此之后,我已经没有皮囊这个包袱。来去多方便。”
              那一刻才明白阿太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才明白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阿太,我记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侯的。”请一定来看望我。(选自《2015年小小说排行榜》,略有删改)
            • 7.

              看罢浔阳楼,喝彩不已,凭阑坐下。酒保上楼来,唱了个喏,下了帘子,请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宋江道:“要待两位客人,未见来。你且先取一樽好酒,果品肉食,只顾卖来。鱼便不要。”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一樽蓝桥风月美酒,摆下菜蔬时新果品按酒,列几般肥羊、嫩鸡、酿鹅、精肉,尽使朱红盘碟。宋江看了,心中暗喜,自夸道:“这般整齐肴馔,齐楚器皿,端的是好个江州。我虽是犯罪远流到此,却也看了些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 8.

              角落里的阳光

              威廉·斯托

                 ①1980年7月1日,戒驱车前往我的超市召开员工会议。结束时已是下午两点,我惊讶地发现有个黑黑的男孩正用一块灰色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浸透了他灰白的牛仔裤,他穿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是贫民窟的孩子。

                 ②我轻轻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啊”了一声转过来,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不已地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特尔斯。”他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伸出手:“您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莱特。”我从口袋里抽出一百美元给他,可他慌忙摇头。轻轻地说:“我在广场上等您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发诧异了。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您能把我送到家吗?就三英里不到的路程。”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吧?

                 ③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了一栋破旧的楼房前。他跳下车,一边跑一边对我说:“请您务必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就出来了,他的神态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的轿车是他的一样骄傲神气。我看到,他的背上背了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手臂和腿都可怕地萎缩了。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后告诉我:“其实她是我的姐姐,今年十七岁,是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见比尔对他姐姐说:“记得上次我跟你提起的那种车吗?瞧,就是这种。弟弟有钱了一定买给你。”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为我擦车,在太阳下等我四个小时又要我送他回家的目的,就是让他姐姐亲眼见识一下他将来要送给她的礼物的样子。我被他那种相信能够给予别人而且因能付出而满足的样子深深地感染了!

                 ④后来我又去了比尔的家,他的家比我想象的更为糟糕。比尔的母亲做清洁工。姐弟和母亲相依为命。比尔除了照顾姐姐外,每天还要去老人院做五小时的护理工作,他刚刚十六岁。

                 ⑤离开时,我再次把一百美元放在比尔残疾的姐姐手上,可比尔还是硬塞给了我:我们自己行。我给超市的人事经理打电话,告诉他明天将有个很棒的小伙子到理货部报到。这次比尔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项工作,况且它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⑥等我三个月后再去超市时,差不多每个员工都向我提起比尔。理货部说他能吃苦耐劳,活儿也干得漂亮:服装部则称赞比尔理的货比任何人都整齐而有条理:甚至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有一张自信乐观的脸庞。

                 ⑦比尔说,他一看见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在最阴暗的角落走路,人们也会发现他身上温暖、灿烂的阳光。

                 ⑧他会成功的,是的,我深信。

            • 9.

              犟龟

                 ①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②小乌龟听了这番话后陷入了沉思:如果所有的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③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④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的。”

                 ⑤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⑥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⑦小乌龟走啊走,越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⑧“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地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举行婚礼了,

              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⑨乌龟走啊走,它遇到了正在打瞌睡的壁虎。作为狮王的高级官员,壁虎通知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非常突然的原因,狮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去了。”

                 ⑩“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乌龟说完继续向前爬去。

                 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乌鸦们都穿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了。

                 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谁知乌龟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越过各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许多动物,它们都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乌龟问一只小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小猴子叫道,“那就是入口!”

                 “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不,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的、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

            • 10.

              手心朝下

              周海亮

              ⑴这个老女人很怪。

              ⑵她穿了件红色的旧款毛衣,把毛衣当成外套来穿。她伸手拦住我,轻声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找出十块钱给她,她却不接。她袖起手,为难地说:“我只要一块钱。”我告诉她,身上没带一块零钱。她马上提醒我说:“你可以买包烟。”

              ⑶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

              ⑷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

              ⑸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

              ⑹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

              ⑺“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

              ⑻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

              ⑼“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

              ⑽“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

              ⑾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

              ⑿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

              ⒀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

              ⒁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

              ⒂“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

              ⒃“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

               ⒄“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

              ⒅“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

              ⒆“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

              ⒇“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

              “可是她女儿……”

              “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她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她还告诉她妈,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

              “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

              “她死了。”朋友说。

              “死了?”我震惊。

              “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该她倒霉,那天刚好一个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竞轰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剩下她 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以为这样自己就不是乞丐啦?可是,她仍然在乞讨……”

              朋友谈性正浓,我却不再听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

              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

              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