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代文阅读

              母亲的三句话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恩,“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几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1.联系全文,说说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

              第二件事写的是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________

              第三件事写的是________,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3.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出了母亲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答:                                                             
              (2)用恰当的词语填入下面的方框,表明“我”对这位民工父亲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3)开篇描写新居“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其用意是什么?

              答:                                                              
              (4)第段画线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作用是                 。
              (5)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幸福”的理解。

              “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

              答:                                             
              (6)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不少“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                                                      

            • 3.

              联系本文和链接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链接】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又好像泉水汩汩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 4.

              秋风野菊 

              李新勇

              ①路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丛野菊静静开放。微苦的清香,把秋天的空气涂抹成了一段充满哲思的短文,使人想起清新,想起深邃,想起天高云淡,想起寂寞辉煌。在秋天,很多词语都会因为一丛野菊的盛开,而显得成熟和饱满。

              ②秋天本身就是一个成熟而饱满的季节。可柿子黄了,叶已枯老;枣子红了,黄叶满地;就是最幸运的金橘,带着温暖的红色和黄色压弯枝头的时候,那叶子早已绿得发黑,显出垂老之状。让人分明感到,成熟和饱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成熟不等于成全,饱满不等于圆满。

              ③只有这菊花,这野菊,花和叶子同时进入生命的旺季,黄花绿叶,烂漫葳蕤,一样的精神,一样的新鲜,一样的生机勃勃,在日渐颓败的旷野,绽放成一种象征。阳光越来越稀薄,这一丛野菊好似要填补阳光离去后形成的空白。只是,花朵上的清香无语,一任瑟瑟的秋风洗濯芳华,每一朵花都带着感激和期盼的神色,迎风招摇,似乎远方有渐行渐远的挚友,有心仪已久的嘉宾。挚友是秋,嘉宾是冬。野菊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秋与冬的结合部,站成时间长卷中的一枚逗号,隔开了丰收的喧嚣,与围炉取暖的安谧。

              ④常有蜜蜂来贺,已无浪蝶光临。寂寞与凄清是这个季节的主题,更是野菊面临的光景。

              ⑤不远处,有一垂钓的老者,好似当年渭水河畔的姜子牙,白发如雪,端坐水湄,仅少了随时可以捻起的飘飘胡须。稍远处,一头牛在草窝中,俯卧成国画里常有的姿势,牛头高昂,斜向虚空。正有一阵没一阵地反刍,仿佛在默念着什么。这是一头健壮的水牛,而且正当壮年。经过一个季节的劳累,此时才得清闲,俯卧,反刍,是最佳的姿势。如果能添得一只喜鹊守在牛背上,那就再生动不过了。可惜牛背上,除了秋风,什么也没有。

              ⑥于是,想起历史上许多关于菊花的诗句。陶渊明篱下采菊,心性不闲,抬头翘盼,望眼南山——南山之外红尘滚滚,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喜讯从山外传来;欧阳修夕阳栏边,金蕊流霞,只叹百草尽摧,若要提一篮秋天回家,除此野菊,别无它选。还有白居易、李易安……但凡心怀“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情绪的诗人词人,都能将关于菊的诗词写到极致。

              ⑦但菊花,尤其是这不经雕琢的野菊,并没有因为文人的吟咏而多出尊贵之格、富贵之姿。相反,它从来都干干净净、朴实无华,不以婀娜立世,不以妩媚动人,不孤芳,不自傲,以不争的从容,开在晚秋。恰似通透一切、却沉默不语的思想者,或者胸怀大才、又不求有遇的高格隐士。季节犹人,菊如人生。想人生苦短,路途多艰,纵际会风云,轰轰烈烈,又何及野菊之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呢?

            • 5.

              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T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

              美呀。这声色, 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5期,有删改)

            • 6.

              微笑的可乐

               ①我七岁那年,故乡的夏天炎热异常。没有一丝云朵,天空在灼热的阳光里呈现空洞的蓝色,空气中翻腾着热浪。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蔫蔫的,失去了往常的活力,除了那些整日泡在海水里的孩子们。(A)这一年的夏天,我再也没有走近大海,没有在沙滩上和小伙伴们追逐嬉闹,没有像一尾活泼的小鱼尽情遨游在无边的海水中。我知道,所有的欢乐都已随着春天的一场噩梦灰飞烟灭了。(B)尽管我还是个孩子,却已深知悲伤与羞耻,我甚至拒绝在夏天穿短裤,害怕我丑陋的脚踝在众人的视线里暴露无遗。(C)

              ②那段热得让人窒息的日子里,我每天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早早地拄着拐杖离开家,慢慢走到田地尽头的堤坝边。我的爷爷已经坐在那里抽烟,准备开始一天的辛劳。我艰难地坐下来,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着,眺望远方睡眼惺忪的大海。蔚蓝色的波浪缓缓起伏,在爷爷淡淡的烟草味里发出梦的呓语。也许,只有这一刻的单纯和宁静,才能让我暂时忘却心里的哀愁与无助。

              ③那天,我正望着蔚蓝的大海发呆,素来沉默寡言的爷爷突然在我背后问:“孩子,你口渴吗?”我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爷爷又接着说:“那么,我请你喝冰镇可乐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于我贫困的家庭而言,可乐是只有圣诞节才会偶尔兑现的奢侈梦想,何况车祸后为了给我动手术,家中已是负债累累。我咽了咽唾沫,有些不相信地问:“您是认真的吗?”“当然,”爷爷微笑着说,“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自己穿过马路去对面的便利店买。”他见我沉默了,随后又补充道:“其实不用害怕的,我会站在路边提醒你来往的车辆。”冰镇可乐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咬着牙点了点头。

              ④攥着爷爷给我的硬币,我拄着拐杖站到了路边。要知道,自车祸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走上马路,噩梦犹在。虽然天气炎热,但乡村公路上来往的车辆永远都不会停歇。汽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卷起一股股闷热潮湿的气流,阴影又开始弥漫,我怎么也不敢迈出这第一步。这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嗨,孩子,难道你打算一辈子的路就只走到这里吗?勇敢些!”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而当我踏上路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那一瞬间,我忘却了身后就是曾夺走我右脚的马路,也感受不到那曾如梦魇般恐怖的车流,我只知道,我已经翻越了一座山,一座在我七岁那年突然横亘在我生命旅程中的大山。

              ⑤那天冰镇可乐的清凉,即便在35年后的现在也清晰如昨天,35年后的我早已装上了假肢,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如。我有相敬如宾的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儿子。盛夏的假日里,我带上家人去童年时常去的海滨度假。而每一次把可乐递给儿子时,我总会指着瓶子上那个飞扬的缎带标志说:“你看,它在对你微笑呢。”一如爷爷当年对我说时的郑重。

              ⑥假如你对生活微笑,上帝便会把你所有的辛辣与苦楚酿成这世上最最甜美的可乐。

            • 7.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 8.

              生命最后时光里的求知欲

                 ⑴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⑵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儿都没错。

                 ⑶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鼻子一酸,不忍再念。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⑷我犹豫一会儿说:多器官衰竭。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沉默了一会儿,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吗?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外公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⑸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画写了一副对联—

                 阴阳两隔哀思能抵

                 人间疾苦天府可消

                 ⑹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外公取掉眼镜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⑺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⑻他查了十分钟。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在“消”字上打了个叉,在旁边写了个“销”字,写完后,他端详了一会儿,然后笑着说,恩,这就对了。

                 ⑼半小时后,他坐不住了,躺到了床上。一个小时后,他喝了一小碗粥。两个小时后,他开始胡言乱语。四个小时后,说了几个简单的音节,他的嘴轻轻合上,脑袋微歪,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一岁。

                 ⑽那天,我看着行将就木的外公坐在灰暗的光线下,弓着背,眯着眼,像完成一个仪式一样,虔诚地去搞清楚两个汉字之间的区别时,我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去想如何在他人生最后的时间里取悦他、安抚他。我只觉得全身的毛孔豁然张开,心里暖流涌动。

                 ⑾那一刻我没觉得他是我的亲人、我的长辈,我只庆幸自己能看到一个面对死亡毫无畏惧、毫无恐慌,在人生的终点还充满求知欲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努力学习,但至少此时此刻,我还对未知的一切有着充足的兴趣,对那些不顾一切去探寻未知的人充满敬意和向往。

                 ⑿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都不可能参透生死和永恒,但终归,我还是想多知道一点,多看一点,把世事里灰色区域的面积,尽量多挤压一点,使之变得黑白分明,是非可见。

                 ⒀如果死亡是一面镜子,那我希望有朝一日,在面对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也能够像外公一样,不羞不愧,不怨不恼。如此才真算对得起自己曾经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说过的每一句话,爱过的每一个人。

            • 9.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

              龙应台

              ①他一上来我就注意到了,老伯伯,留着平头,头发灰白,神色茫然,有点像个走失的孩子。他裹着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一个皮包挂在颈间,手里拄着拐杖,步履艰难地走进机舱。其他乘客拖着转轮行李箱,昂首疾步往前,他显得有点慌张,低头看自己的登记证,抬头找座位号码。不耐烦的人从他身边用力挤过去,把他压得身体往前倾。他终于在我左前方坐下来,怀里紧抱着皮包,里头可能是他所有的身份证明。拐杖有点长,他弯腰想把它塞进前方座椅下面,一阵忙乱,服务员来了,把它抽出来,拿到前面去搁置。老伯伯伸出手臂,用很浓的甘陕乡音向着小姐的背影说:“要记得还给我啊。”

              ②我低头读报。

              ③台北往香港的飞机,一般都是满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去香港的。他们的手,紧紧握着台胞证,在香港机场下机、上机,下楼,上楼,再飞。到了彼岸,就消失在大江南北的版图上,像一小滴水无声无息地落入茫茫大漠里。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太知道他的身世。

              ④他曾经是个眼睛清亮,被母亲疼爱的少年,心里怀着莺飞草长的轻快欢欣,期盼自己长大,幻想人生大开大合的种种方式。唯一他没想到的方式,却来临了,战争像突来的飓风把他连根拔起,然后恶意弃置于陌生的荒地。在那里,他成为时代的孤儿,堕入社会底层,从此一生流离,半生坎坷。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⑤我不敢看他,因为即使是眼角余光瞥见他颓然的背影,我都无法遏止地想起自己的父亲。

              ⑥父亲离开三年了,我在想,如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让我再度陪他返乡——我会做什么?

              ⑦我会陪着他坐飞机,一路牵着他瘦弱的手。

              ⑧我会一路听他说话,不厌烦。我会固执地请他把他当年做宪兵队长的事迹讲完,会敲问每一个细节——哪年?驻扎在镇江还是无锡还是杭州?我会问清每一个环节,我会拿出我的笔记本,用一种认真到不能再认真的态度,仿佛我在访问一个超强大国的国家元首,聚精会神地听他每一句话。对每一个听不懂的地名、弄不清的时间,坚持请他“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三点水的“淞”?“江水”的“水”?“羊坝头”怎么写?怎么来台湾的?坐什么船?船叫什么名字?几吨的船?

              ⑨我会陪他吃难吃的机舱饭。我会把面包撕成一条一条,跟空中小姐要一杯热牛奶,然后把一条一条面包浸泡牛奶,让他慢慢咀嚼。他颤抖的手打翻了牛奶,我会再叫一杯,但是他的衣服不会太湿,因为我会在之前就把雪白的餐巾打开铺在他的胸口。

              ⑩下机转机的时候,我会牵着他的手,慢慢地走。任何人从我们身边挤过而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故意给我们看,我会很大声地对他说:“你有教养没有!”

              ⑪长长的队伍排起来,等着过关,上楼,重新搭机。我会牵着他的手,走到队伍最前端。我会把他的包放在行李检查转轮上,扶着他穿过电检拱门。如果检查人员说:“请你退回去,他必须一个人穿过。”我会坚持说:“不行,他跌倒怎么办?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牵着他的手,穿过。

              ⑫当飞机“砰”一声触到长沙的土地,当飞机还在滑行,我会转过身来,亲吻他的额头——连他的额头都布满了老人黑斑,我会亲吻他的额头,用我此生最温柔的声音,附在他耳边,跟他说:“爸爸,你到家了。”

              ⑬“砰”的一声,飞机真的着陆了,这是香港机场。我的报纸,在降落的倾斜中散落一地。机舱仍在滑行,左前方那位老伯伯突然颤巍巍站了起来,我听见空服员急促的声音:“飞机还没停稳,请不要离开座位!”

              (本文有删改)

            • 10.

               永远的香椿树

              (1)我特别喜欢吃香椿芽。

              (2)刚摘下的、嫩嫩的香椿芽,用水那么轻轻一焯,只需放些盐和香油,顿时,香味就溢了出来;或者把香椿芽切碎,拌上蛋清儿,在吱吱冒油、焌过葱花的热锅里,翻上几个跟斗儿,煎成金黄、淡绿相间的坨子,煞是好看,又相当的美味。在我的老家太行山区,到处都长满了香椿树。每年春天,等到香椿树上的芽长到寸把长时,乡亲们便把嫩芽掐下来,当作下饭的菜肴。

              (3)十几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刚到北京,住的这个小院,有几棵三四人高、碗口粗的香椿树。虽然市场上也卖香椿,但那些香椿芽掰下许久,已经蔫了,没有刚掰下的水灵。遥想在老家吃香椿芽的情景和美味,我不由得来到香椿树下,想伸手掰几片叶芽儿。

              (4)“不可!”老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操着浓重的安徽口音阻止。

              (5)原来,这几棵香椿树都是“名花有主”的。其实,这树是谁栽的早就说不清了,但“主人”不让人掰,就只能不掰了。这与太行山区那种纯朴的风俗不同,在那里,香椿树的主人会主动邀请大家分享,有人甚至把掰好的芽子热情地送到别人家去……

              ⑹老陈拒绝了我,我便把不悦的目光送给他。

              ⑺老陈是小院的门卫,看起来六十多岁的样子。不过显然不是,因为六十已经是退休的年龄。他个子不高,头皮裸露,仅剩几缕软软的、发黄的头发;有时戴着一副老花镜。每次早起,一定会看到他,不是挥舞扫帚、就是推着垃圾车,打扫小院,清理洗手间。晚归的人,只要轻敲他的门窗,他就会马上披件大衣或挂条短裤出来开门。

              ⑻香椿树的芽被“主人”蚕食得很快。很快,几棵香椿树像被剃光了头,紫红色的枝干上,露出断裂的白痕,像一只只含泪的眼睛,可怜巴巴地注视着人们。但是,到了秋后,香椿树的叶子还是顽强地长全了。不过却明显没有杨树叶、柳树叶那样健壮,大小不一,厚薄不齐,只要一经雨霜,便纷纷凋零。冬天的夜晚,狂风呼啸,香椿树独自伫立在皑皑的白雪中。令人惊奇的是寒冬一过,每到春天,那光光的香椿树上又吐出了嫩芽。

              ⑼这些年,我逐渐了解到一些关于老陈的事。他在香港回归那年,从安徽老家来到北京,做了我们小院的门卫。因为小院就他一个门卫,无人顶替,他离家后就再没回过一次家。起初,他的老伴和小外孙还住在这里,之后小外孙回老家上学,老伴又得了糖尿病,也回了老家。剩下他自己,一年又一年,为小院、为单位,默默地、尽职尽责地做着每一件事。

              ⑽了解多了,我慢慢地对他产生了同情……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给老陈买些酒送去,好让他打发孤独的时光。起初,我买了一捆啤酒,后来他跟我说,价钱一样,啤酒不禁喝,还是买两瓶白酒实惠。

                ⑾有一次,他突然给了我一把第一茬香椿芽。而且一再强调,这是他多次请求香椿树的主人,才得来的。

              ⑿初春的香椿芽,翠绿水灵、鲜嫩喷香!

              ⒀临走时,他嗫嚅地请我帮他写个老年证申请。我说,办老年证要六十二岁以上,你还不到六十吧,不符合规定。他这才拿出身份证……我惊住了,连手上的香椿芽都不由自主地掉到了地上。

              ⒁原来老陈都已经六十七岁了!

              ⒂他帮我捡起香椿芽。我真的不敢想象,在我品尝这美味时,是在享受大自然的赐予,还是在咀嚼老陈人生的酸甜苦辣?

              ⒃一年又一年,香椿树秃了再繁,香椿叶落了又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那屡遭蹂躏的香椿树,永远保持了不屈的形象,永远在积蓄执着的力量,永远都有一股春风吹又生的活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