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板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1) 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中画线句写了有关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预报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 3.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这些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河流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洋流难道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磷元素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总量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选自《意林》2016年第5期,有改动)

              (1) 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2)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3) “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③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

            • 4.

              中国天眼———黑暗宇宙中一盏耀眼的明灯

              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环形山,成为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第一人。400多年后,代表中国科技高度的大射电望远镜,将首批观测目标锁定在直径10万光年的银河系边缘,探究恒星起源的秘密,也将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刻度。

              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2017年9月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了重大原创突破。

              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由我国天文学家于1994年提出构想,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天眼”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介绍,借助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员可以窥探星际之间互动的信息,观测暗物质,测定黑洞质量,甚至搜寻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众多独门绝技让其成为世界射电望远镜中的佼佼者。

              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天眼”工程由主动反射面系统、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接收机与终端及观测基地等几大部分构成。主动反射面是由上万根钢索和4450个反射单元组成的球冠型索膜结构,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

              “天眼”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为台址,洼坑内铺设数千块单元组成冠状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接收机高精度定位,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提高了约10倍;与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综合性能也提高了约10倍。“天眼”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观测范围可达宇宙边缘。

              “天眼”另一大创新在于采用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的索网结构。据FAST工程总工艺师王启明介绍,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贯穿索网的设计、制造及安装全过程,仅以高应力幅钢索研制为例,从2010年开始,历经上百次拉索实验,才满足了FAST工程对拉索疲劳性能高于国际标准1倍的要求。

              从25日起,“天眼”方圆5公里将成为“静默区”。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睁开“慧眼”,专注地捕捉来自宇宙深空的信号。据悉,“天眼”运行后,还将开展一系列国际科研合作,但在这之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参数修正和状态调整,以便达到最佳观测效果。

              FAST启用后,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总控协调整个系统运行。这么大尺度的望远镜,如果没有共同的时间基准和位置基准,根本没有办法让望远镜在特定时刻走到科学家想要的位置,接受到他们想要的信号。

              天文学的发展,是全人类认识宇宙的智慧结晶。未来20年是射电天文乃至天文学的‘黄金时代’,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力,让我们拥有向宇宙更深处探索、实现前沿科学领域突破的信心。

              (1) 选文标题有什么作用?
              (2) 中国天眼有哪些独门绝技?
              (3) 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约”可否删去?为什么?

              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

            • 5.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抹不去的记忆,小时候受到的委屈,得到自己最想要的礼物、被老师当众表扬等等,无论时隔多久,都依然历历在目,仿佛事情就是发生在昨天。然而一个月前考试的内容、一个星期前查阅的资料、甚至一天前早饭的食谱,虽然才刚刚过去不久,但是却早已被我们遗忘,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你产生的情绪越激烈,你对于当时场景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越生动。这意味着,并非是时间和重复次数,而是情感左右了你的记忆强度。

              在我们的大脑中,负责与情绪有关的部位叫做杏仁核,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杏仁核不仅对产生情绪、调节与控制情绪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负责情绪记忆的重要脑部组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杏仁核记忆了对蛇的恐惧心理,从而使人再一次见到蛇时唤醒自己心底的恐惧。

              而科学家们发现,在事情发生时的情景越生动,杏仁核的活动也就越激烈。杏仁核激烈的活动会转而影响视觉皮层,增强人们的记忆与所看到的画面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这种活动还会影响大脑中的岛叶组织,岛叶是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

              因此,一件事在多年后还保持着生动的记忆,那么当初这件事发生时的画面也一定是“栩栩如生”的,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容易被记起;反之,一件毫不生动、无法调动感情的事件,譬如课后复习,我们则很难记忆其中的细节,因为当时的情景未能激发大脑情感区域的活动,因此我们也就不能通过感觉来记忆当时的场景了。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想要快速而有效地记忆某些事情或者一些知识,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再枯燥无味地重复,而是将我们的情感融入其中。比如在记忆英语单词时,如果单独记忆“dog、cup、table”几个词或许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几天之后,大部分人都会将其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我们的记忆是“The dog broke a cup on the table into pieces.”这句话会自然地在我们脑海中产生一个生动的影像片段,那么即使过了一个星期甚至更久,我们也还会记住这几个单词。

              想要记忆好,快去酝酿你的情绪吧!

              (选自《大科技》)

              (1) 下面有关“杏仁核”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 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位于海马体的末端,是重要的脑部组织,其负责产生情绪、调节和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记忆。
              B.杏仁核会记忆人们对蛇的恐惧并使人在又见到蛇时唤醒这种恐惧,从而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说法。
              C.只有一件事发生时的场景生动,多年后依旧保持生动的记忆,杏仁核的活动才会更加激烈。
              D.杏仁核对记忆而言也非常重要,它主管人们对事物的渴望情绪,是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6.

              中国竹,意无穷

              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

              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

              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

              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珠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类美的享受。

              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

              (1)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

                                                                                   

              (2) 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3)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 7.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2) 试结合文章内容,运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碳中和”。

                                                                                            

              (3) 第3段中加下划线词语“甚至”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 请说说文章第3、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如何过低碳生活。
            • 8.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②究竟什么是海啸?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未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④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一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⑤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般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⑥通常,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岸边的人应尽快转移。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看到这样的排浪,必须立即设法逃生。海啸到达前会发出频率很低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旅游,如果听到奇怪的低频涛声,应当尽快撤离。

              (1) 全文从哪四个方面说明了海啸?
              (2) 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引起海啸。

              (3)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4) 地震引发海啸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原文原话回答。)
              (5)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9.

              用灯光也能上网

              ①无需Wi-Fi信号,只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灯就能无线上网,这件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的事却已经成为现实。

              ②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具有传输数据率高、保密性强、无电磁干扰、无需频谱认证等优点,是理想的室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方案之一。LED发出的光是一闪一闪的,因为闪动频率极高,达到每秒数百万次,我们的肉眼分辨不出来,光敏接收器却能探测到。这种闪动其实就是一种“开”“关”过程,开就代表“1”,关就代表“0”,开开关关, 0与1的各种组合就可以通过灯光来传递了,这就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白炽灯因为在亮灭的变化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损坏,且亮灭变化动作太慢,因而不具备这种通信功能。 

              ③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可见光通信技术拥有很多优势。首先,可见光通信技术传输速率更快。与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Wi-Fi、蓝牙等传统无线技术相比,被昵称为“LiFi”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可达每秒数十MB至数百MB,未来传输速率还可能超过光纤通信。

              ④其次,该技术还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用窗帘遮住光线,信息就不会外泄至室外。

              ⑤另外,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电灯资源。人们只需在LED灯泡中加入一个芯片,便可使其具有“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Wi-Fi接入点”,甚至“GPS卫星”的功能,从而无需再建任何新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实施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可以降低总体安装成本,同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降低电费、维护费用等操作成本。

              ⑥最后,可见光通信技术辐射小,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对电磁信号敏感的环境中也能自由使用。如在医院,高频电磁波类型的无线通信干扰可能会对某些仪器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手术中,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安全、高效地控制某些设备或传输X光图像等。

              ⑦中国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相比仍然落后很多,尚没有比较成熟的商用化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可见光通信技术理论、系统设计和计算机仿真、实验演示系统设计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3年10月15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出好消息。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瓦的LED灯,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离线最高传输速率可达每秒3.25GB,实时平均上网速率达到每秒150MB

              ⑧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网络融合“窘境”的融合剂,有巨大潜力等待挖掘。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与Wi-Fi、电力线通信等其他技术融合。在现有网络之间,通过添加可见光通信技术这一新元素,实现业务互通、技术互补,可以形成完美的融合。

              (1) 结合选文,给“可见光通信技术”下一个定义。
              (2) 选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选文加以简析。

                                

              (3) 第⑦自然段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10.

              细说电子垃圾

              刘  露

              ①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起来越短,这也使得世界上报废或“被报废”的各类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增量惊人。

              ②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18%的速度增长。根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计划”组织发布的交互式全球电子垃圾在线地图预测,到2017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至6540万吨。

              ③有研究表明,电子垃圾蕴含着巨大价值。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里贵金属的含量往往比矿石更高,一吨电路板包含的金是一吨金矿石的40~800倍。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 400克黄金、 200千克铜及 500克其他贵金属。

              ④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炼金”是赚钱了,但实际上,电子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废物,对空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给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电子垃圾是继工业时代化工、冶金、造纸、印染等废弃物污染后又一新的环境杀手。

              ⑤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事实上,在回收电子垃圾方面发达国家已经有一套可行的制度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⑥在欧洲,德国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堪称典范,制度规范及技术均较为发达。早在1991年,德国就颁布了欧洲第一个专门处理电子垃圾的法律——《电子废弃物法规》。1996年德国公布了更为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德国在电子垃圾回收方面走在了欧洲的前列,它利用各市区直属的市政企业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提供网络化服务,上门为消费者收集废旧电器。德国废旧电器回收厂普遍采用一种电子破碎机来分选废旧电器中的有用物和废物,分选出来的金属会根据含金量再转售给终端处理厂,其废旧电器的回收再利用率达90%以上。

              ⑦日本早期对废旧电子产品处理采用粉碎后用磁铁筛选一部分金属、然后再掩埋的方法,这样不仅使掩埋场地日益难觅,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公众健康。自2001年4月起,日本开始实施《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该法中规定生产厂家有义务回收废旧电脑并将其进行再商品化或再生资源化处理。目前日本已经有2000多个上门服务的废旧电脑收集点和400多个厂商服务站点,再生制造厂有几十家。

              ⑧面对不断涌入的电子垃圾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我国必须从法律制度建设、电子废弃物体系化管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主要方面着手,积极行动,采取多管齐下的强力应对措施,全力阻止电子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1) 20、阅读选文,说说电子垃圾有哪些特点。
              (2) 21、根据文章内容,用“∥”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3) 22、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里贵金属的含量往往比矿石更高,一吨电路板包含的金是一吨金矿石的40~800倍。

              (4) 23、下列句中的加划线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18%的速度增长。

              (5) 24、结合本文,联系实际,请你向当地的相关部门提出三条回收电子垃圾的建议。
              (6) 25、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学校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围绕主题为这次活动拟写一个活动标语。

              (2)【方案设计】这次活动的方案,同学们已经设计好了两种形式,请你再设计两种.

              形式一:编一辑“春天日志”

              形式二:谱一支“春天赞歌”

              形式三:                                              

              形式四:                                              

              (3)【妙笔绘春】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