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烽火台的诉说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_______(zhōng)。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取材于陈芳烈的作品)

              (1) 第⑥段和第⑦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

              (2) 分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 2.

                自拍神器

              ①“你还拿着自拍这个……吓人哪……我这话出去了,就是你(播出去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看着崔永元举着的自拍杆,哈哈大笑。不止小崔,小米CEO雷军和多位记者也都在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使用了这种神器,自拍杆在两会上真是大放异彩。
                  ②神器“自拍杆”堪称自拍爱好者的福音。它的主要部件是伸缩杆、固定支架和蓝牙遥控自拍器。它曾是跳伞等极限运动发烧友的专业用品,但人们很快发现了它的其它好处——能把更多的人装进相框,这真是一大惊喜!因为“自拍”虽风靡已久,但伸长手臂自拍始终有难以突破的局限——镜头离人太近,能拍进来的人太少。而该“神器”使用者只需将手机或者傻瓜相机固定在自拍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③自拍大家都会,但如何正确使用自拍杆却是一门手艺活。
                  ④首先要选择和自拍杆重量相匹配的搭档。自拍杆原则上能像独脚架一样,固定手机、相机和平板电脑等多种拍摄工具,但自拍杆本身重量不过一两百克,要再加上平板电脑就成了双手武器,还是斧头造型的,一点都不酷,所以手机才是它的最佳“拍”档。
                  ⑤其次,拍照时还要注意伸缩杆的长度。自拍杆的伸缩范围一般是20到120厘米。自拍杆拿在手中,拍照时可能会因手抖而产生虚像,杆越长抖得越厉害,就像钓鱼时手一动鱼就溜了一样,所以不建议把杆调得过长。
                  ⑥仅注意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角度。除非要拍威廉王子的发际线,否则俯视众生的上帝视角毫无意义。45度才是自拍的最佳视角,具有瘦脸、遮盖双下巴和仰望星空等多重功效。要赢就赢在起跑线上,掌握好自拍角度能省去后期修图的诸多烦扰。
                  ⑦另外,由于自拍杆取景范围广,入镜的人还得注意着装是否无死角,在上半身西装领带、下半身大裤衩的直播间工作场景,自拍杆可能就不那么适用了。
                  ⑧“自拍杆”这个新鲜的小玩意,其实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年轻”,实际上它已经至少存在几十年了,而且几乎每十年都有不同的自拍杆诞生。
                  ⑨1983年,日本人上田宏申请了可扩展杆的专利,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自拍杆,可惜在商业上并未取得成功。1995年,自拍杆还曾出现在一本日本科技杂志讲述“无用日本发明”的章节里,那时数码相机还未得到广泛使用,人们想象不出咔嚓咔嚓走一堆胶片拍张大头贴有什么意义。21世纪初期,加拿大发明家Wayne Fromm发明了一个手持可伸缩自拍杆,并在2005年申请了专利,自拍杆开始在一些专业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⑩如今自拍杆样式五花八门,并随时可能有新的样式出现。随处都可见到使用自拍神器的年轻人,自拍杆迅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表达自我的新方式。它甚至成为中老年政客亲近年轻人的上好工具。去年10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在一个经济中心的成立仪式上,就拿出自拍杆与青年们合影。2014年《时代》杂志还把自拍杆评为年度25大发明之一。
                  ⑪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对自拍杆满怀好意。韩国政府已下令禁用未获认证的蓝牙“自拍神器”,因担心这些装置发出的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另一理由是可能干扰其他装置的信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如今都禁止在公共场合使用自拍杆,为的是预防可能发生的文物破坏或者伤人事件。一些体育馆、音乐会、博物馆,乃至最新的苹果发布会都明令禁止人们使用自拍 杆。
                  ⑫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或别人)的感觉。
                                              (选自2015年5月《青年文摘》有改动)

              (1) 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⑨⑩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自拍杆的出现迎合了人们喜欢自拍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自拍时的缺憾。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自拍杆一样的事物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两例,并就其中一例简单解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

                你一定在动画片中看到过这样的镜头:人类搭乘类似太空舱一类的交通工具,穿梭在高空中的管道里,高速往来于不同的城市之间;你也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架设在大地山川上的高铁,子弹头动车飞一般地在“半空”中穿梭。超级环正是受此启发设计出来的。

                2013年8月12日,美国科技巨头、民营航天公司创始人艾伦•莫斯克公布了一项名为“超级环”的超音速高架轨道运输系统设计方案。它将架设在两个城市间的特制钢铁管道作为轨道,座舱悬浮在管道中,依靠太阳能提供动力,在管道内高速运行。莫斯克预言,如果一切进展顺利,有望在未来7-10年内迎来第一批乘客。

                目前使用的常规交通工具最快的就是飞机了,一般波音客机的时速在800-1200公里,超过1220公里(音速)就会很危险--那可是战斗机才能达到的速度。”

                然而,超级环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800英里,约合1287公里。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一般民航飞机的速度,达到了超音速,堪比超音速战斗机。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以这样的速度,从洛杉矾到旧金山大约643公里的路程,乘坐超级环只要30分钟就能到达,比最先进的波音客机还缩短了一半的时间。有人担心,超级环如此高速,人坐在里面会不会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其实,超级环是建立在一系列高科技的基础上,高速运行的原理也是极为复杂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密封管道内空气稀薄、气压很低,减小了空气阻力。设计人员也会告诉你:“你绝对不会产生坐过山车的感觉。乘坐超级环就像坐飞机一样,不仅舒适安

              全,而且还可以使用个人专用的娱乐系统。所以,超级环有着私家车的舒适度、飞机的速度和高铁的乘坐感受。

                超级环的“列车”是一个如同胶囊的密封舱,每个密封舱独立运行。一个密封舱可以搭乘28名旅客,平均每两分钟就可以发出一班“胶囊车”,在高峰时段,还可以缩短为30秒一班。如此算来,这个超级环系统每小时可以运送840名旅客。设计者称,相比加利福尼亚州计划设计修建的高铁,超级环更加安全快速;专为搭乘人员设计的座舱将花费60亿美元,这只是修建同样里程高铁系统所需费用的1/10.因此,乘坐超级环的价格也会非常便宜,从洛杉矶到旧金山的单程票价只需20美元,约合人民币123元。这个价格也远比我们国内的动车便宜。

                唯一不方便的是,乘坐超级环时,每位乘客只能携带两个包,而且总重量不能超过50公斤。这看起来似乎很不方便,但是已经比我国铁路部门规定的40公斤重多了。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一定希望超级环能马上来到你的身边吧?不要急哦,这个设计方案目前还只存在图纸上,搬到现实中不仅不够完美,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在架设和建造管道时,该如何减小对周边社区、农场乃至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而且还必将面临着难以逾越的法律壁垒。

                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挡人类科技创新的脚步。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超级环一定会走进我们的生活。

              (1)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文章中介绍的内容能否颠倒顺序?你如何理解?

              (2) 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4.

                                                                  楹联趣话

              ①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②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

              ③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甲】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乙】

              ④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丙】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丁】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⑤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

              ⑥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⑦一曰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

              ⑧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1) 本文围绕着说明对象“楹联”第②一⑧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是怎样的?请补充完整。

               ( 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楹联的分类及标准;

              (3)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楹联的文化价值。          

              (2) 第 段中画线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甲、乙、丙、丁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

              放在_____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句“重要”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 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作者:胡宇齐。有删改)
              (1)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取得了哪些成果?
              (2)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第⑤-⑦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 6.

              大型动物灭绝的后果

                  ①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体形巨大的动物,比如恐龙、猛犸象、柱牙象、北美野牛、蓝鲸等,如今它们要么已经灭绝,要么数量大减,濒临灭绝。这些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最新研究发现,大型动物的灭绝,导致地球营养元素无法再像过去那样广泛而均匀地扩散,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②虽然没有准确的定义,但通常情况下所谓“大型动物”(Megafauna)指的是体重在45公斤以上的动物,地球上最近的一次大型动物集体灭绝出现在1.2万年之前,也就是上一个冰期结束之后,至少有120种大型动物在这一时期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气候变化是这场浩劫的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类的猎杀。

                  ③如果说河流是地球的动脉血管,那么这些大型动物就是地球的毛细血管。动脉固然重要,但毛细血管同样很重要,它们的存在保证了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有机会获得宝贵的营养元素,满足植物的生长。

                  ④陆地需要依靠动物来运输营养物质,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海洋也需要呢?洋流难道不够吗?答案很直接:还真是不够。营养物质通常比重较大,时间久了就会沉入海底,所以大部分海洋的表面都极度缺乏营养物质,所以才会有“蓝色沙漠”的说法。

                   ⑤2015年10月26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篇论文显示,鲸和海豚这类体形较大的海洋动物,同样可以为表层海水提供营养物质,因为它们大都在深海觅食,在浅海排泄。

                  ⑥这篇论文是由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鲸和海豚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种群密度的减少,导致磷元素从海底运到海面上的总量下降了75%,即从过去的每年35万吨下降到了现在的8万吨。

                  ⑦除此之外,海鸟和洄游鱼类也会把来自海洋的营养元素带到陆地上去。同样拿磷元素来说,300年前每年都有15万吨磷元素被带上陆地,如今这个数字下降了96%,只剩下大约6000吨了。

                  ⑧那么,家养牲畜能否代替大型野生动物的这个功能呢?答案是:极为有限。因为绝大部分家养动物都是圈养的,活动范围超不出栅栏。

                  ⑨这篇论文的作者们呼吁各国政府重视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扩大家养动物的活动范围。这么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地球上很多地方由于缺乏营养物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照到那里的阳光被白白浪费掉了。

              (选自《意林》2016年第5期,有改动)

              (1) 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自从300年前开始商业捕鲸之后,海洋中鲸的数量下降了66%~90%,其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300年前约有35万头,如今只剩下几千头了。

              (2) 选文第⑧段画线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绝大部分”能否删除?为什么?

              (3) “大型动物不但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价值,还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从生态价值的角度看,选文第③段形象地把大型动物比作地球的“毛细血管”,请说说理由。

            • 7.

              ①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余人死亡。

              ②究竟什么是海啸?

              ③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未增加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④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一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⑤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能量损失很小。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及般只、废墟等杂物,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⑥通常,如果岸边的海水出现异常的增高或降低,则预示着海啸即将来临,岸边的人应尽快转移。海啸的排浪与通常的涨潮不同,海啸的排浪非常整齐,浪头很高,像一堵墙一样,看到这样的排浪,必须立即设法逃生。海啸到达前会发出频率很低的吼声。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在海边旅游,如果听到奇怪的低频涛声,应当尽快撤离。

              (1) 全文从哪四个方面说明了海啸?
              (2) 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引起海啸。

              (3) 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4) 地震引发海啸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请用原文原话回答。)
              (5) 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8.

              用灯光也能上网

              ①无需Wi-Fi信号,只开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灯就能无线上网,这件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的事却已经成为现实。

              ②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它利用LED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具有传输数据率高、保密性强、无电磁干扰、无需频谱认证等优点,是理想的室内高速无线网络接入方案之一。LED发出的光是一闪一闪的,因为闪动频率极高,达到每秒数百万次,我们的肉眼分辨不出来,光敏接收器却能探测到。这种闪动其实就是一种“开”“关”过程,开就代表“1”,关就代表“0”,开开关关, 0与1的各种组合就可以通过灯光来传递了,这就是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白炽灯因为在亮灭的变化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损坏,且亮灭变化动作太慢,因而不具备这种通信功能。 

              ③与传统的无线网络相比,可见光通信技术拥有很多优势。首先,可见光通信技术传输速率更快。与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Wi-Fi、蓝牙等传统无线技术相比,被昵称为“LiFi”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数据传输速率更高,可达每秒数十MB至数百MB,未来传输速率还可能超过光纤通信。

              ④其次,该技术还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可见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因此只有处在光线传播直线上的人才有可能截获信息。用窗帘遮住光线,信息就不会外泄至室外。

              ⑤另外,可见光通信技术主要是利用无处不在的电灯资源。人们只需在LED灯泡中加入一个芯片,便可使其具有“无线路由器”“通信基站”“Wi-Fi接入点”,甚至“GPS卫星”的功能,从而无需再建任何新的基础设施。大规模实施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可以降低总体安装成本,同时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降低电费、维护费用等操作成本。

              ⑥最后,可见光通信技术辐射小,绿色环保,对人体无害,而且在对电磁信号敏感的环境中也能自由使用。如在医院,高频电磁波类型的无线通信干扰可能会对某些仪器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手术中,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用可见光通信技术安全、高效地控制某些设备或传输X光图像等。

              ⑦中国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国际相比仍然落后很多,尚没有比较成熟的商用化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系统。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中国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可见光通信技术理论、系统设计和计算机仿真、实验演示系统设计制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3年10月15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传出好消息。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瓦的LED灯,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离线最高传输速率可达每秒3.25GB,实时平均上网速率达到每秒150MB

              ⑧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解决网络融合“窘境”的融合剂,有巨大潜力等待挖掘。可见光通信技术可与Wi-Fi、电力线通信等其他技术融合。在现有网络之间,通过添加可见光通信技术这一新元素,实现业务互通、技术互补,可以形成完美的融合。

              (1) 结合选文,给“可见光通信技术”下一个定义。
              (2) 选文使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结合选文加以简析。

                                

              (3) 第⑦自然段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①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达尔文把这一行为称作“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达尔文早在研究进化论时就已注意到这个问题了。他发现,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在感到难为情时都会面红耳赤,而包括一些灵长类在内的高级动物却不会出现脸红。达尔文解释不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著名生物学家、美国埃默里大学的弗朗斯德瓦尔教授也把脸红描述为“进化史上最大的鸿沟”之一。他说:“我们是唯一在尴尬情境下或者谎言被揭穿时脸会变红的灵长类动物。”可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呢

              ②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脸红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当遇到特殊刺激时,人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受器官把刺激信号传给大脑皮质,而大脑皮质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肾上腺,而肾上腺受到刺激,就会分泌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在体内由酪氨酸转变而来,它作用的特点是,少量分泌时能够使血管扩张,尤其引起脸部的皮下小血管扩张;可是大量分泌肾上腺素的时候,反而会使血管收缩。当外界刺激比如害羞等信号传入大脑的时候会分泌少量肾上腺素,就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血的颜色是红的,所以容易引起心理性脸红。

              ③科学家认为,如果用“险恶、野蛮 和无礼”来描述人类早期社会是正确的话,那么冒犯是可能导致暴力冲突的。结果,人类就发展出了表达歉意的方法,以告诉别人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而感到后悔。

              ④想想你们家那条狗的表现,当它在你的院子里刨坑被你发现时,它就在地上打滚。你的狗躺在地上向你展示它的肚子,告诉你它不想在此时挑战你的愤怒,这是痛悔的表示。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与此类似,脸红可能是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的标志。通过脸红,我们可以告诉别人我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对,我们正为此付出代价。而此时看到我们脸红的人则可以了解我们在那一刻所经历的不快感受,脸红也许就是我们对所犯错误表示歉意的身体语言。

              ⑤当然,对人类来说,语言才是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但是语言是受意识控制的,可以进行欺骗,而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却能透露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有时是你想用语言掩饰的。脸红发出的信号有时甚至比语言还要准确。脸红会让人们的撒谎变得困难。因此脸红使人类保持诚实可信,促使群体更团结。

              在哺乳动物中,只有灵长类具有三色视觉,能够看到由三原色组成的彩色世界,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感谢造物主让人类有一双最敏感的眼睛,也只有这双眼睛才能捕捉到脸红的信息。                                     

              (1) 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本文说明了什么样的事理。
              (2)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运用设问,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下文说明内容.

              B. 人类需要脸红这种表达内心情感的信号,可能是为了告诉别人自己正因错误行为而懊悔,以避免冒犯可能导致的暴力冲突,从而促使人类讲诚信,更团结.

              C. 第④段“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对一条在地上翻滚的狗继续保持愤怒”中的“大多数”从范围上对对象加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 脸红和语言相比,不受意识控制的脸红更能传递人类的真情实感,脸红发出的信号比语言要更准确.

              (3) 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它的作用。
              (4) 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而懊悔时往往会脸红,但也有犯了错误却不脸红的情况出现,请从生活中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科学原理,简要探究其原因。
            • 10.

              (一)为什么女生害怕时爱尖叫

              (1)在日常生活中,当女生见到蛇、蜘蛛甚至“小强”时,或者被某个爱搞恶作剧的人藏匿在门后吓了一跳时,往往发出尖叫声。女生是否真的更容易因害怕而尖叫?心理学家为我们解答。

              (2)1998年,心理学家安·克林发现,当受试者观看能引起恐惧情绪的电影时,女生并不比男生产生更多的恐惧情绪,不过女生们的脸部表情、声音和自我报告都显示出她们的恐惧水平比男生更高。

              (3)女生喜欢将恐惧的情绪用尖叫表现出来,其真实原因是,她们的确爱表达。2006年,美国精神病学家布里曾丹的研究发现,女生平均每天能说大约2万个单词,而男生平均只说7000个左右,女生的说话量相当于男生的三倍。女生如此喜欢用更加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人受“刺激”吗?

              (4)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神经学家亚当·安德森在研究中发现,当人们惊声尖叫时,其典型的面部表情特征是:眉毛上扬,眼睛瞪大眼珠快动,面部肌肉向上提拉。眉毛上扬、眼睛圆瞪且快动,可以扩大视野和警觉;面部肌肉的向上提拉能扩大鼻腔体积,可以加大通气量提升嗅觉灵敏度。同时,当人尖叫时,身体会处于紧张状态,上肢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这些伴随尖叫发生的生理变化,能够让人体充满力量,有助于处在危险境地的人进行奋起回击或者迅速逃离。

              (5)尖叫对身体力量聚集的效果,可以从被称为“尖叫皇后”的网球名将莎拉波娃那里得到验证,像她这样采用尖叫策略的女性网球运动员不在少数。据测算,莎拉波娃的尖叫声响度能达到惊人的105分贝。由于人类祖先中男女主要社会分工不同,女性留守抚养后代,而男性主要负责外出狩猎,寻找猎物或接近猎物宜悄无声息,和同伴交换讯息也应语调低沉,因此男性并未进化出足以与女性媲美的尖细嗓音。

              (6)除了进化的因素以外,来自于社会规范的影响,也可能是造成男女在表达恐惧时有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在许多文化中,如果是女性面对恐惧而发出尖叫,通常更容易得到理解和宽容,而男性则会落得个被嘲笑奚落的下场。为了获得社会规范的认同,男性不得不采取措施忍住尖叫,处变不惊也就成了男人的优秀品质之一。

              (1) 11、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其说明作用是什么? 
              (2) 12、从全文看,为什么女生害怕时爱尖叫?请加以概括说明 
              (3) 13、第六段“也可能是造成男女在表达恐惧时有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一句中的“可能、之一”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 
              (4) 14、孙淑的爸爸常拿她和弟弟比较,抱怨孙淑胆小,一害怕就尖叫,不如弟弟沉稳。为此孙淑倍感苦恼,作为孙淑的朋友,请你把本文推荐给孙淑的爸爸,并简要谈谈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