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综合性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强调学生要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代词等词性。请同学们先阅读下面的例句,然后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例句: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重要的、影响深远的巨大转变。


              (1) 请判断出例句中三个加下划线“的”词性,并说说其作用。


              (2) 请判断出例句中两个加下划线 “最”的词性,并说说其作用。

            • 2.

              观画两则

              [甲]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暴于厅前。有输租氓 见而窃笑。公 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 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 ,一日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 而色燥,此日中之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 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 求古人笔意也。
              【注】:①输租氓:缴租的老农。②姻家:儿女亲家。③披哆(chǐ):指花张口开放。哆,张口的样子。④房:花心。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1)疑(         )   (2)虽(         )  (3)善(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中农人和吴公能对画做出正确评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由此,我们能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

            • 3.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 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副词)

              B.别人在赞美,在惊叹, 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连词)

              C.等 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介词)

              D.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拟声词)
            • 4.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以其境过 (        )

              ②心之(                    )

              佁然不动(                    )

              (2) 翻译下列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甲文:

              乙文:


              (4) 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告诉同学们在班级中每个人都是很小的 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但都要有班级主人翁的意识。
              B.这个小偷在市场行窃时被抓了个现行。因为 罪不容诛,警察只对他进行了拘留处罚。
              C.洛阳的牡丹节呈现出了 万人空巷的盛况。
              D.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 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 6.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开会有几百人,就你一个人迟到,真是 凤毛麟角了。
              B.照片上左边是一位武警战士,右边是一位 莘莘学子
              C.这篇文章很好了,我再加结尾,就是 狗尾续貂了。
              D.这两天台风来了,闹得 满城风雨
            • 7.

              下列选项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 8.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 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近年来,许多开发商纷纷以“绿色住宅”为招牌,但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却 不甚了然
              D.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凸.凹.卯.凼”都是五画.
              B.“鼠目寸光.德隆望尊.朝花夕拾.人情练达.巧妙绝伦”都是主谓短语.
              C.“《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此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火越烧越烈,与家人难通音信的现状.”此句主语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0.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①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从_____ 、_____ 到______ ,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②1965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现在 ,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1890年,荷兰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

              ③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2007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Velib在巴黎诞生。Velib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自行车”(Velo)与“免费”(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目前,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22.43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次数达1.3亿次。

              ④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24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300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15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年,伦敦的11500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blaze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⑤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2013年5月27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300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6000辆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

              ⑥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49个国家的535个城市 建立起来。

              ⑦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0增至1900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行。


              (1) 根据相关内容,给第①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请写出第③段中画线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40%的市民选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的“小黄车”和“Velib”,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典型案例。

              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24小时不停歇运营。使用者在相距15分钟车程的两个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

              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式也更加绿色、健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