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蒹葭》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意味隽永,充分表达了诗人执著而细腻的思想感情。
              B.《蒹葭》诗分三章,熔写景、抒情于一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情调。
              C.《蒹葭》“兴”的特点突出。“蒹葭”“秋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D.《蒹葭》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全诗不着一个“思”字,然而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无边的痴情和喜悦。
            • 2.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本曲作者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 4.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5.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每一联都有“望”字的意思,但由远望到近望的角度不同,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的意思是:天地钟情于泰山的神奇和秀美,山南山北,明暗不同。拟人和夸张手法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有意。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以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祈望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D.全诗格调高亢,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诗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 6.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 7.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8.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9.

              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诗人的联想:诗人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忽然觉得置身于大好的春光之中,仿佛是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这个联想,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B.“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都生动地说明了边地雪天的奇寒叫人难以忍受。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也暗寓“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关的那一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特有的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着他的乡土之思。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是说一直走到“山回路转”处人马不见为止;“雪上空留马行处”是说所见惟有马蹄痕迹而已,其中最传神的是一个“空”字,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
            • 10.

              下面对《虞美人》表现手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B.这首词写景虚实结合,上阕两句都是由虚到实。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是实写,用了对比手法。
              D.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虚写,运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体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