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村 行

              北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②晚簌:指秋声。簌,大自然的声响。③原树:原野上的树。

              (1)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菊初黄”间接交代时令是秋季,以“山径”间接点明地点是山间小路。
              B.颔联耳闻“有声”与目睹“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富有情趣。
              C.诗人在前六句诗里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景图。
              D.全诗描写了诗人在村中的所见所感。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3)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
            • 3.

              贾生(作者: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这两句的“求”“访”二字写出了文帝对贾谊的什么态度?从字面上看对文帝是褒是贬?

              (2) 对于汉文帝求贤若渴,夜半与贾谊促膝长谈的做法,诗人持什么态度?由此可见本诗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 4.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下面对这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 5.

              古诗鉴赏。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歌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这种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 

              (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 

            • 6.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中的“觅”字写出词人什么形象?

              (2)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来鹄①

              千形万象竟②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③。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注释】①来鹄(hú):即唐朝诗人来鹏,今江西南昌人。②竟:到底,终于。③片复重:形容云一会儿轻云片片,一会儿重重叠叠。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云,诗人关注的是云,自然应当将描摹云形象的句子放置首位。

              B.诗人先用“千形万象”将夏云描写得活灵活现,给读者设置暴雨即至得悬念。

              C.第三句介绍背景,便于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得对照,以取得更加强烈得艺术效果。

              D.第三句明显蕴含焦虑、怨愤之情,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这样安排使行文跌宕有致。
            • 8.

              早 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 9.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 本诗语言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应知故乡事”中的“应知”一词用得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岁 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廊中)。②雪岭:又名雪山,临近松州、维州、保州,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岁暮”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谈谈颈联“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