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2) 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 2.

              对以下两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①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②不见下渝州。

              【注】①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②君:作者的友人。

              A.《峨眉山月歌》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B.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C.《峨眉山月歌》以记叙为主,诗人见月怀人,借月抒情,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D.《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 5.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注】①谭嗣同(1865—1898),汉族,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戊戌六君子”之一。本诗写成时诗人才17岁。②终古:久远。 ③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 6.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 7.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①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剩南②陌碾作尘。

                 【注释】①陂,池塘,水边。 ②陌,田间小路。

            • 8.

              对下面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是( )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望蓟门

                                 唐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A.李贺的这首乐府旧题诗,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再现了将士们在边关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
              B.祖咏的七言律诗,紧扣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云山”承“积雪”,呈现出辽阔雄伟的景象,盛唐之豪迈溢于言表。
              C.这两首诗都以边关战事为叙事抒怀之本,都有慷慨豪迈凄凉悲伤之意境。
              D.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引用典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
            • 9.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0.

              【甲】登幽州台歌                          【乙】春夜洛城闻笛     

               陈子昂                                            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