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解词。神州: 兜鍪: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 2.

              对以下两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峨眉山月歌①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②不见下渝州。

              【注】①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②君:作者的友人。

              A.《峨眉山月歌》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B.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能够把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C.《峨眉山月歌》以记叙为主,诗人见月怀人,借月抒情,抒发江行思友之情。
              D.《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4.

              渔 家 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1)星河:银河。(2)谩有,空有。(3)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

                                                                                     

                                                                                    

              (2) 下阕“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 5.

              对下面两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是( )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望蓟门

                                 唐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萧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A.李贺的这首乐府旧题诗,以浓艳斑驳的色彩再现了将士们在边关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
              B.祖咏的七言律诗,紧扣一个“望”字,以“烽火”承“危旌”,以“云山”承“积雪”,呈现出辽阔雄伟的景象,盛唐之豪迈溢于言表。
              C.这两首诗都以边关战事为叙事抒怀之本,都有慷慨豪迈凄凉悲伤之意境。
              D.两首诗的最后两句都运用了引用典故的艺术手法,抒发了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情怀。
            • 6.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①促织:俗称蟋蟀

              (1)赏析诗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7.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本词中“插”“挪”等词语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 8.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人奉命出使边塞慰军,却为什么以“蓬”“雁”自比?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称为千古名句,试简要赏析。

            • 9.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0.

              【甲】登幽州台歌                          【乙】春夜洛城闻笛     

               陈子昂                                            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因作此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