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①: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代指京城长安。

              对诗歌赏析不正确一项是_____

              A.《城东早春》写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B.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
              C.②句是对早春景色的概括的描写。      
              D.③④句一转,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
            • 3.

                                《望岳》                                         《登飞来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飞来山上千寻塔,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闻说鸡鸣见日升。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不畏浮云遮望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面对《望岳》、《登飞来峰》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岳》诗中“钟”为“聚集”之意,借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有加,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割”字写泰山高耸入云、矗立挺拔的气势,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意。
              B.“阴阳”,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登飞来峰》中的“千寻”形容塔非常高。
              C.两首诗都抒发诗人登顶后的感受,表达了他们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D.两首诗歌体裁不同,《望岳》是一首五言绝句;《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律诗。
            • 4.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人”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