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项对语法知识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柔美的身姿、娇贵的情态。
              B.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如“鱼塘”“公里”“自然”“包袱”。
              C.“令尊”“垂爱”“家君”“斧正”都是敬词。
              D.“奢侈”“ 思想”“谁”“ 惦念”分别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和动词。
            • 2.

              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古诗文中常用社稷、桑梓、汗青、须眉分别指代国家、家乡、史册、女子。
              B.词起于唐,盛于宋,又叫“诗余”“长短句”,词有词牌,词牌与词的内容有关。
              C.《江城子》《武陵春》《望江南》《天净沙·秋思》《渔家傲》都是词。
              D.《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分别选自纪传体史书《史记》、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纪传体国别体史书《三国志》。
            • 3.

              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是用简要文字,及时报道国内外具有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文体。
              B.《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撰写。
              C.“我更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句中加点的“更”字是表程度的介词。
              D.《骆驼祥子》作者是舒庆春,书中车厂老板的女儿是虎妞。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C.《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D.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垂髫”指童年,“加冠”表示男子年已十八,“花甲”指人六十岁,“耄耋”指人七八十岁。
            • 5.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契诃夫。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蒲松龄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 6.

              【材料一】2016年11月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继京剧、珠算等之后,第三十九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巧妙地安插了节气名称。他们反映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例如“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之意。因此,“清明节”也称作“踏青节”,习俗丰富有趣,也是历代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

              【材料二】近期某网站就中国申遗成功的“南音”“刺绣”“呼麦”等传统艺术,开展了一个关于“我国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喜爱程度”的调查。调查报告情况如图。


              【材料三】为保护文化遗产,韩国政府1962年颁布了《韩国文化财产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83年制定相关政策规定。韩国人重视传统文化,国民在传统节日或举行婚礼时,仍有许多人喜爱穿民族服装。——节选自“百度文库”

              【材料四】意大利各界每年都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维修全国各地的濒危古代建筑、壁画和雕塑。几年来,意大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得到了30多个以拯救名胜古迹为宗旨的民间组织的援助。以保护威尼斯为例,意大利通过设立募捐箱筹集专项保护资金、在旅游手册上公布基金会联系方式等行动,为拯救威尼斯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节选自“知网”

            • 7.

              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的称谓很有讲究。“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到十五六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B.“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C.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又叫“春闱”,属于国家级考试,由乡试考上的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会试第一名为解元。
              D.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 8.

              下面这幅书法作品是节选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局部,对这副字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势变化多端,别具情态
              B.笔法丰富多彩,各得其宜
              C.笔法偏重骨力,刚柔相济
              D.书写丰腴雄浑,结体宽博
            •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中的“三父子”是指苏洵、苏轼、苏辙,他们都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列。
              B.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书写。贴挂时的顺序是从右向左,即我们面向张贴处站立时,上联在右手边,下联在左手边。
              C.《论语》的作者是孔子,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它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是我国儒家经典之一。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 10.

              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

                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