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面句子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2.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议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②箝(qián):夹住。③喙(huì):嘴。
              (1) 解释加横线的字

              ①赵伐燕

              ______

              ②以大众

              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字

              (1)但微之:_______    (2)以杓酌油沥之: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康肃笑而遣之”的“笑”字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卖油翁演示倒油技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①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辙②。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千里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缨薪菜③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求马。三日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④。”使人往取之,牡而骊⑤。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⑥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

              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节选自《列子·说符》 有删改

                 (注)①形容筋骨:形,指形体;容,指状貌。形容筋骨是名词性并列短语作动词“相”的状语。②绝尘弭辙:形容天下之马(千里马)跑得既快,还不扬起尘土,不留下车轮的痕迹。弭,消除。③担缮薪菜:扛东西打柴草。 绳索;担缮,指用绳索背负东西。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④牝而黄:黄色母马。牝,雌性的鸟兽。⑤牡而骊,纯黑色的雄马。⑥一,竟然

              (1)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

                 ①若灭没,若亡若失/未柳絮因风起   

                 ②此其马,非臣之下也/不戚戚贫贱

                 A.①组意思相同,②组不同             B.①②组意思均相同

                 C.①组意思不同,②组相同             D.①②组意思均不同


              (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译:                                                      

                 ②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译:                                                                                                            


              (3) 为了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作者运用了                       的写法,既赞扬了九方皋的相马本领,又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4) 阅读全文,请联系实际说说九方皋相马的方法对我们观察认识事物有什么启发?

                 答:                                                      


            • 5.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注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衽以从阴( )

              (2)其阴逾(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 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
            • 6.

              对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A.除非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B.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 7.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 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 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②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③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这是一篇赠序,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9.

               正午牡丹

              欧阳公①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②精粗。丞相正肃吴公③,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④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⑤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其:它,指古画。③正肃吴公:即吴育,北宋丞相,他谥号为“正肃”。④披哆(chǐ):下垂散开,此处指花朵蔫的样子。⑤房敛:花房紧收。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1)欧阳公得一古画牡丹丛(   )

              (2)何明之(    )

              (3)带露花(    )

              (2) 翻译句子: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_________的结果。
            • 10.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①。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占者②家见《书》疏义③,因请寓宿④,手抄归。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⑤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注释:①旨义:文章的内容要义。  ②占者:算命先生。  ③疏义:对经书的注释。  ④寓宿:借宿。  ⑤危坐:正襟端坐。

              (1) 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师大之:                    ②众争取之:                  .      

              (2) 翻译下面句子。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