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观画两则

              [甲]马正惠公尝珍其所藏戴嵩《斗牛图》,暇日展暴于厅前。有输租氓 见而窃笑。公 之,问其故。对曰:“农非知画,乃识真牛。方其斗时,夹尾于髀间, 壮夫膂力不能出之。 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公为之叹服。
               [乙]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 ,一日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 而色燥,此日中之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 敛而色泽。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 求古人笔意也。
              【注】:①输租氓:缴租的老农。②姻家:儿女亲家。③披哆(chǐ):指花张口开放。哆,张口的样子。④房:花心。



              (1) 解释文中加横线词语。

              (1)疑(         )   (2)虽(         )  (3)善(          )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此图皆举其尾,似不类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乙两文中农人和吴公能对画做出正确评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由此,我们能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

            • 2.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隗(wěi)①乎具茨②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①大隗:传说中的神名。②具茨:山名。③奚:何,什么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含义。

              (1)遇牧马童子(     )                 (2)问焉(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          (4)非知具茨之山(     )

            • 3.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二)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日:“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 4.

              阅读《刻舟求剑》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

              ⑴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__________   ⑵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止:__________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简要概括。

            • 5.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选项中,加横线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水陆草木之花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无案牍之劳形
            • 6.
              (1)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 志于学    择其善者 从之     
              B.之者不如好之者      人不 而不愠
              C.逝者 斯夫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好之者不如 之者  回也不改其
            • 7.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吏·欧阳修传》)

               [注释]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

              (1) 解释下面的词。

              (1)尝(   )

              (2)狱(   )

              (3)生(   )

              (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闻而服之终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释盗遗布

              陈寔,字仲弓,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I)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

              (1)为( ) (2)训( ) (3)乃( )

               (II)翻译下列句子。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请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并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②乎!杀人以媚③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②仕:指做官。③媚:取悦、巴结。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 爱菊/敦颐 与之辨       
              B.以 神/吾不
              C.水陆草木 花/  莲 爱, 同予者何人 
              D.陶后 有闻 /芳草
            • 10.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

              【乙】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厄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bì)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水经注·卷四·河水》)

              【注释】①巨阸(è):巨险。阸: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1)气云浮:______________      (2)非驷马追也: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