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间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鸣犬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确实。浣:洗衣。

              下列选项中加 画线 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屋舍俨                      见四野禾油油

              B.有良田美池,桑竹 属 余顾而慕

              C.问 从来 有万物得 之意

              D.不足 外人道也 以 此一家之中
            • 2.

              包拯传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③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①第:只管。  ②鬻:(yù)卖。  ③茔:(yíng)墓地。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画线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下列选项中加画线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甚嫉恶,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A.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向所志(《桃花源记》)    
              B.率取数十倍 遗权贵/是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C.拯开正门, 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使人之所欲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D.不 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择其善者而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 3.

              下列各组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 此自矜   我酌油知之
              B.汝亦知 乎  吾 不亦精乎
              C.睨之久而不   我以日始出时 人近
              D.公亦以此 矜  钱孔入,而钱不湿
            • 4.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完全相同的是( )


              A.有仙则 中外
              B.谈笑有 鸿 大展 鸿
              C.可以调 不相识
              D.无案牍之 而获
            • 5.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④饰诈:作假骗人。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间:时时而 进 /又何
              B.数: 月之后/棹 小舟
              C.朝:于是入 见威王/皆 于齐源
              D.闻:燕、赵、韩、魏 之/ 寡人之耳者
            • 6.

              选出与“延年益寿”的“益”解释相同的一项( )

              A.斟酌损
              B.香远 清     
              C.自以为大有所
              D.良师
            • 7.

              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 行 (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 猎(约定)

              B.去后 至(才)              往,身自罢之(于是)

              C.远方入门不 (照顾)       野有麦场(回头看)

              D.太丘舍 (去某个地方)     天又 (下雨)
            • 8.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于·秋水》)

              【乙】黄帝将见大隗(1)乎具茨(2)之山,   适遇牧马童子,问涂(3)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4)。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5)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1)大隗(wěi )传说中的神名。(2)具茨:山名   (3)涂:同“途”,路。(4)辞:谢绝。(5)奚:何,什么。


              下列加下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1)河伯始旋 面目  (2)亦去 害马者而已矣
              B.(1)望洋向 而叹曰  (2) 知具茨之山乎
              C.(1)河伯欣 自喜    (2)曰:“ 。”
              D.(1)于 焉          (2) 进亦忧,退亦忧
            • 9.

              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            时人莫之
              B.及鲁肃 寻阳       人恒 ,然后能改
              C.执 而临之          勋十二转
              D.富贵,无相忘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 得也
            • 10.
              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盖 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不独 其亲,不独子其子.
              C.便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D.选贤 能,讲信修睦.
            0/40

            进入组卷